阳春三月,春风和煦,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根据会议日程,本次大会以书面形式,提请全国人大代表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等进行了审查。此次规划纲要(草案)以专章的篇幅明确提出,要合理利用海洋资源,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海洋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中终于有了一席之地。据了解,这是海洋首次被以专章的形式明确写入国家五年规划。
规划纲要(草案)在第二十六章明确提出,要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气候资源。在第一节规划纲要(草案)首先提出要保护和开发海洋资源。要强化海洋意识,维护海洋权益,保护海洋生态,开发海洋资源,实施海洋综合管理,促进海洋经济发展。综合治理重点海域环境,遏制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近岸海域生态恶化趋势。恢复近海海洋生态功能,保护红树林、海滨湿地和珊瑚礁等海洋、海岸带生态系统,加强海岛保护和海洋自然保护区管理。完善海洋功能区划,规范海域使用秩序,严格限制开采海砂。有重点地勘探开发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和国际海洋资源。
此外,规划纲要(草案)还在有关章节中对“海洋”内容作出了相应安排。
在《振兴装备制造业》中提出,加强船舶自主创新能力、船用装备配套能力和大型造船设施建设,重点发展高技术、高附加值的新型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在环渤海、长江口和珠江口等区域建设造船基地,引导其他地区造船企业合理布局和集聚发展。
在《优先发展能源工业》中提出,加快发展石油天然气。加强油气资源调查评价,扩大勘探范围,重点开拓海域、主要油气盆地和陆地油气新区,开展煤层气、油页岩、油砂、天然气水合物等非常规油气资源调查勘探。要加快深海海域和塔里木、准噶尔、鄂尔多斯、柴达木、四川盆地等地区的油气资源开发;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积极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能和海洋能。
在《拓展生产性服务业》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水路运输。完善沿海港口布局,推进江海联运,建设上海、天津、大连等国际航运中心。
在《丰富消费性服务业》中提出,继续发展观光旅游,开发休闲度假以及科普、农业、工业、海洋等专题旅游。
在《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中提出,严禁向江河湖海排放超标污水。
在《加快科学技术创新和跨越》中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在信息、生命、空间、海洋、纳米及新材料等领域超前部署,集中优势力量,加大投入力度,力争取得重要突破,等等。
不仅如此,规划纲要(草案)还将海洋卫星研制,建设对地观测和导航定位卫星系统、地面系统设施及应用示范工程;振兴大型海洋石油工程设备、海水利用设备;在大连、唐山、天津、青岛、上海、宁波、舟山、福州、厦门、深圳、广州、湛江及防城港等沿海港口建设煤炭、进口油气、进口铁矿石中转运输系统和集装箱运输系统;苏北沿海湿地生态功能区停止围垦,扩大湿地保护范围,保护鸟类南北迁徙通道及建设海洋综合考察船等项目,列入到有今后五年“工作抓手”之称的专栏中。
全国人大代表、国家海洋局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高之国就此对记者表示:这次规划对海洋作出了重要安排,不仅一些章节涉及,还有专章专节的表述,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我国是个陆源国家,从“一五”到“九五”就没有提到过海洋,“十五”提了两个字、一句话。而从“十五”到“十一五”短短5年时间,海洋就被写入了规划,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很不简单。这也表明,21世纪是海洋世纪的观念正在深入人心。这对促进我国海洋事业及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整个民族的幸事。
一些来自非海洋系统的全国人大代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纷纷表示:我国有300万平方公里的管辖海域,这一块非常重要。对海洋作出规划,体现了国家对海洋的重视。
新闻来源:中国海洋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