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奋好学铸英才
1994年,“雪龙”船开始其首次南极之行,沈权以三副身份登上“雪龙”船,至今见证了“雪龙”勇闯极地11年的风风雨雨。作为一名船员,他喜欢大海广阔的胸襟,向往神秘的南极。虽然长期在海上生活十分辛苦,待遇不是很高,但“雪龙”船全体船员紧密团结、互相协作的氛围使他深爱上了这个集体。通过不断努力学习新知识、钻研新业务,沈权逐渐成长起来。从三副到二副、大副,从见习船长到第二船长、船长,沈权扎扎实实地走过来了。他自己经常打趣地说,“我是1982年考入宁波海洋学校的,这是宁波海校第一年面向社会招生,我们自称是‘黄埔一期’。既然是‘黄埔一期’,就绝不能作孬种。”
南极遇险沉着应对
在沈权的心中,他从事的是一份特殊而光荣的工作,但这其中又饱含了一份艰辛与风险。虽然,我国已经进行过21次南极考察,但我们考察的手段和方式在某些环节上还是比较落后的。沈权对此有深刻的感受。他说,南极考察最辛苦的地方还是到达站区后的卸货。冰上卸货主要采取手拉肩扛的方式进行,无论是普通船员还是科学家都积极参与其中,加班加点,趁着好天气抢运物资。
一次沈权驾驶小艇往中山站拖运集装箱,船刚一驶出就赶上了下降风,风速达到7级,把海湾内的浮冰全都吹过来,挤压得小艇咯吱咯吱地响,随时都有翻船的危险。沈权沉着应对,他先把集装箱和小艇断开,然后驾驶小艇一点一点地推开水面上的浮冰,推开一片,再连上集装箱前行一段。就这样总共
最放不下的是妻女
沈权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和“雪龙”船服役南极同龄。他说,上了船最思念的还是老婆和孩子。孩子刚一出生,他就开始跑南极,每次孩子见到父亲感觉都很陌生,这是让沈权感到最痛苦的事情。孩子懂事以后,一到每年的10月份左右,就老是缠着他,不想让他出海。沈权放下千万个舍不得,毅然上船。他说,除非自己倒下了,否则决不下船。但船一回到国内,他谢绝一切应酬,回到家里洗衣、做饭、看孩子,样样全包,他觉得欠老婆和孩子的实在太多。
沈权特别感谢自己的爱人,支持他走上一次又一次南极之旅,他说更要感谢船上所有船员的家属,是他们的无私奉献使得全体船员一次又一次安全、圆满地完成任务。
新闻来源:中国海洋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