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的主要议题为:总结2005年海洋环境监测业务工作;讨论2006年海洋环境监测工作方案的主要编制内容;听取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2006年海洋环境监测工作的执行意见;探讨开展滨海旅游度假区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工作的方式与途径;完善《全国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中长期发展规划》。在3天的会期中,与会代表们认真听取了沿海各地海洋环境监测业务的工作介绍。沿海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的监测业务工作人员在今年的监测工作中,认真贯彻国务院“24号文件”精神,在完成海洋环境国家监测方案的基础上,均根据本地区海洋环境管理的实际需要,适当增加了监测内容。各地海洋环境监测工作逐步深入,监测机构的能力建设得以显著提高。
然而,随着监测工作的深入,影响海洋环境监测业务长足进步的深层次问题也日趋明显,主要体现在各地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发展不均衡,监测新技术亟待研发和孵化、海洋环境评价水平和质量亟需提高。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代表们结合2006年拟开展的监测业务,对陆源污染物、近岸海洋生态脆弱区和滨海旅游度假区等监测工作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共同探讨了解决问题的对策。
国家海洋局环境保护司副司长林山青在大会发言中强调了在全国范围内形成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一个体系,一支队伍,一个声音”的重要性,阐述了海洋管理工作对海洋环境评价的迫切需求。他要求各级海洋环境监测机构更加重视海洋环境评价工作,同时,他表示,国家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在2006年将继续加大对沿海地级市海洋环境监测机构能力建设的支持力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马德毅在大会的总结发言中对2005年海洋监测工作的总体完成情况给予了充分肯定,并要求监测机构工作者在2006年的海洋环境监测工作中,再接再厉,高质量地完成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交付的年度监测业务任务,逐步实现监测人员岗位化、监测工作业务化、监测组织体系化、监测服务社会化,使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能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行政管理、国防建设、群众生活等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