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海上日升了又落,海鸥的翅膀间擦过四年间的每日每夜。树上叶茂了又零,树杈间吱吱呀呀生长出新的一年。2005级的研究生亦是海大新生中不可忽视的身影,而在这个队伍中又活跃着熟悉海大一草一木的“新生”。他们在这里生活了四年,因此报到的几天对他们也是忙碌于帮助别人的几天。迎新结束后终于有机会联系到他们,听海大的老朋友谈又为“新生”的感受。
01大气科学的陈静和本科时熟稔的室友从熟悉的超市拎回了日常用品,绕过天天都见的槐树,进入了仍然可以看海的宿舍。唯一不同的是,她现在是05气象学的研一新生。
“和新生积极地趁早报名比起来,我是一直等到9月6号下午才去报到的,也许是本科四年对海大熟悉了的缘故吧。”这是陈静提起报到时说的第一句话。
“报到时工作人员很热情,很周到地告诉我关于这个学校的一切,我都没有机会告诉他我曾经在这个学校生活过四年。不过看到他们不厌其烦的讲解还是满怀感激。”来到风格相似的宿舍,巧合的是宿舍里还有自己本科时的舍友兼同学郝燕。这一切的一切,都是无比的熟悉。每一寸的甬道都有过她的足迹,每一间教室都有过她的身影。
说起本科班里的其他同学,陈静笑着说:“我挺羡慕一些同学有了很好的归宿,可以在工作环境中锻炼自己。但是对于我来说,其实想想,还是学校的环境更适合我。”陈静一边说一边拿了课表给记者看,虽然陈静在研究生入学考试取得了英语免修资格,但她还是像本科的时候一样严格要求自己。“我在本科四年里没有很好地调整学习和社团工作的时间,所幸我还可以在海大读研究生的几年中弥补一下。”记者知道这是她在自谦,先后担任过观海听涛新闻网站长、海大之声广播台台长和海之子网站记者团团长的她曾多次拿到院里的奖学金。
当记者问及她和大一新生有没有做过交流时,陈静说:“作为同是一年级的新生,我和大一的新生也有接触。我本科时的一个河北籍同学的表妹今年考来海大,就住在5号楼,我刚刚还去看她了。小姑娘初来新的环境,很不适应,我从她说话时扭扭捏捏的神态看得出她很害羞,她总是不经意间用手碰一下胳膊。我觉得这样子是不自信的表现,是一种对她极其不利的心理暗示。我建议他去听海洋环境学院院长徐天真院长的讲座,我想这会对她在大学里的新生活会有一定帮助。”陈静希望自己的小学妹可以在新的环境中有很好的发展,记者也是同样祝福陈静的。
记者:王慧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