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补充采集

赵媛媛:情牵大山的使者

作者:薄克国来源:本站原创发布时间:2005-07-25

字体:

在遥远的贵州德江县山区,有一条“海大路”,有一座“海大桥”,更有一群为贫困山区托起明天的太阳的“海大人”,正把知识的阳光和希望的种子深深播撒在山里娃心头。
  

2002年以来,中国海洋大学赴贵州
  

德江研究生支教团一届届传递着情系西部的接力棒,执著地播种着、收获着。7月4日,记者采访了他们中的赵媛媛。

赵媛媛与她资助的学生

68名学生人手一份检查

  

:你是怎样走上支教路的?
  

赵媛媛2002年,我和海大管理学院的老师、同学一起到济南市长清区进行“三下乡”活动,在参观大山中的于盘小学时,看着简陋的教室,听着老师和孩子们朴实而真诚的话语,我的心被震撼了。我突然萌发了毕业后去山区做一名支教老师的想法。2003年8月,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的成员之一,站在贵州省德江县那片红土地上时,我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志愿支教之前,我就多次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在成武县第一中学读高二时,,我作为班级的团支书,和同学们到当地聋哑学校,和那里的孩子举行联谊活动。后来到中国海洋大学读书,参加了青岛国际啤酒节志愿者活动、崂山风景区志愿者活动、青岛市敬老院志愿者活动等各种公益活动。今年6月,我还作为青岛市奥运志愿者微笑使者,代表青岛赴北京参加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项目启动仪式,受到了罗格等国际奥委会领导的检阅。
  

:虽然是一名大学生,但毕竟没有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初为人师,也遇到挑战了吧?
  

赵媛媛:大山里的孩子,他们看我的目光也是怯怯的,但是他们的目光如山泉一般的清澈透明……
  

上了几天课,初为人师的新鲜感很快就被学生们的表现冲淡了。我教初一两个班的英语课。一个普通班,一个尖子班,学习水平相差甚远。刚开始真是“苦不堪言”。
  

我在课堂上讲得声嘶力竭,可学生们依然瞪着一双迷茫的大眼睛;知识点强调了一遍又一遍,第二天课堂提问时又忘得一干二净……
  

大约是第4天,失望的情绪终于爆发了。我情绪激动地向学生们讲述着我对他们的期望,我在他们身上寄托着的梦想,当然还包括对他们的失望。我的声音比平日里上课的声音要小得多,而且沙哑,但是教室里出奇地安静,只有我颤抖的声音和几个学生轻轻的抽泣声。
  

下午,我拉开宿舍门,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午后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整整齐齐地站着68名学生,人手一份检查,没有说什么,孩子们把检查一份份交到我的手中,深鞠一躬……我的双眼顿时湿润了。
  

静下心来想想,我怎么能把责任全推在孩子们身上呢?大部分的孩子是勤奋的,晨曦中、夕阳中甚至路灯下都有他们的身影,他们是积极上进的,只是学习方法不科学。
  

山里的孩子小学没有学过英语,和城市里的孩子相比基础差距很大。总要给他们一个适应新老师的过程。于是我制定了新的教学方案,然后给学生们制定了“各个击破”的战略战术。

孩子们的朴实无华感动着我

  

:在你和学生们之间一定有很多难忘的故事?
  

赵媛媛:是的,刚去没几天,就赶上了教师节。那天早上,我散步后回到宿舍,一下子就愣住了。门把手上插着一束小野花,用一根橡皮筋扎得整整齐齐的,花盘上还带着露珠,里面有张小纸条:“赵老师,今天是教师节,是您的节日,祝您节日快乐,我会努力学习,不辜负您的期望。”落款是初一(6)班的杨琼。
  

窗台上,是几颗新鲜的山芋,带着湿湿的泥土,一看就知道是从地里刚挖出来的,还有一个小信封,打开一看,是一张我的肖像画,画得还真挺像我的,画上的我手里还拿着英语书,是四班的班长送的。
  

我的眼睛马上湿润了,他们的一颗晶莹剔透的水晶一般的心,是如此地纯净。只要你给他们一点关爱和鼓励,他们就会回报给你无尽的感动。
  

还有一件事,是我22周岁生日,这个生日也许是我自出生以来过得最原始、最简朴而又最充满情谊、最让我感动的一个。
  

从我第一天踏上讲台,学生们就对我的生日极感兴趣,同学们选派的不同的“代表”不停地来问我最喜欢什么?
  

我说,最好的礼物莫过于你们的一点点进步和优异的成绩。
  

在我生日的当天,我走进教室,发现整个班68名同学齐刷刷地站着,静静地等待着我。我一走进教室,孩子们齐声喊道:“祝赵老师生日快乐,永远快乐!”讲台上堆满了孩子们亲手制作的小礼物,教室后墙的黑板上,是孩子们连夜办出的崭新的板报,稚嫩的手笔,真挚的话语。
  

孩子们的朴实无华让我泪流满面……
  

:你回到青岛读研后,还与学生们有联系吗?
  

赵媛媛:学生们经常给我写信。有时我因忙碌回信不及时,他们就让家长给我打电话催问:“赵老师,你什么时候给我们家孩子回信呀!“

母校给了我们最大的支持

  

:听说通过你们支教团的努力,当地有了“海大路”和“海大桥”?
  

赵媛媛:那是在我们母校领导的支持下建立起来的。一年的支教让我们明白,母校就是我们背后的一片海,一有困难我们首先就想起向母校求助,单凭我们几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母校一直在我们背后以实际行动关注支教工作,关注西部教育的发展,以此来坚定大家在西部踏实工作的信心。
  

德江民族中学与326国道之间有800多米路段基础已铺平,但由于缺乏资金,一直没有对路面进行水泥硬化。我们便向母校反映了这个情况。通过学校领导的积极牵线搭桥,最终投资33.6万元用于该路段道路硬化,解决了当地群众多年来苦不堪言的大问题。为了表示感激之情,当地人把这条路取名为“海大路”。
  

“海大桥”呢,那是在我们到附近的煎茶镇石板塘小学调查时发现的事。2004年3月,我们看到,在从各村寨到石板塘小学的必经之路是一座小石桥,一场山洪将石桥冲毁,只剩下几个石桥墩立在河里,孩子们只能踩着这几个桥墩去上学,若是遇到下雨天,孩子们只能趟水过河,十分危险。
  

我们5名支教队员便从600元的生活费里,凑足了3000元钱,一部分用于资助10名面临失学的孩子,一部分用于修缮被山洪冲毁的小桥。
  

一个月后,中国海洋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耀臻率考察团到德江慰问我们时,发现修过的桥又被大水冲坏了。考察团当即决定捐资2.3万元在此处修一座水泥桥。为了表达感激之情,石板塘全体师生称此桥为“海大桥”。
  

那天,考察团一行还每人捐资200元,资助了石板塘小学12名家庭十分贫困的学生。
  

后来,母校分期分批购置了20台电脑、近千册图书捐赠给民族中学,充实了该校的微机室、图书室,还捐赠助学金5万余元,同时还向煎茶镇小学捐赠了5000元的桌椅和图书。
  

采访中,就现在海大在德江的支教工作等情况,记者还采访了中国海洋大学团委书记初建松。
  

初建松告诉记者,自2002年以来,海大连续三届研究生支教团15人在贵州接力支教,赵媛媛等人都表现得比较出色,克服了气候条件不适应、饮食风俗不习惯、精神生活匮乏等困难,人员一年一换,但经风雨、见世面、作奉献、长才干的宗旨没有变,发扬海大精神、打造研究生支教闪光品牌的信念和追求没有变。为改变当地困难家庭多、辍学率高的现状,海大已决定捐资30万元筹建希望小学,等选好地址,就可以动工了。
  

初建松说,第四批赴贵州支教团9人将于今年8月份出发,其中有7人是到德江民族中学任教。
  

海大一直重视支教的延续性。像爱心接力赛一样,教鞭一届届传递下去,大山里的孩子们便增添了更多希望。

赵媛媛在德江民族中学附近的橘林前留影

赵媛媛简介

赵媛媛,女,菏泽市成武县人,中共党员,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2003年8月至2004年7月,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赴贵州省德江县扶贫支教。支教一年间,担任德江县民族中学英语教师、德江县山川育才中学特聘英语教师,获得德江县“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教师”称号。著有十万字支教手记一部。
  

最近当选首届“山东省大学生公益之星”,并作为山东省候选人参加由共青团中央、教育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在北京举办的首届“中国大学生公益之星”评选。
  

今年6月,作为青岛市奥运志愿者微笑使者,代表青岛赴北京参加2008年奥运会志愿者项目启动仪式。

新闻来源:《大众日报2005年7月8日 记者:薄克国 本站编辑:李连菊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