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晚报讯 赵媛媛,中国海洋大学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一年级学生。2003年8月,她考取研究生后,申请保留学籍一年,作为该校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一员,赴贵州省德江县民族中学支教。在“蚊子满屋飞,老鼠遍地跑”的宿舍里,赵媛媛写下了十万字的《支教手记》。2005年4月,她的《支教手记》开始在海大校报上连载,在校园里引起不小的轰动。
支教第一天就给了赵媛媛“当头一棒”:教学楼破烂的窗棂上没有玻璃,学校没有办公室,老师们蹲在门口备课。教室里一张桌子旁坐了三个孩子,合看一本教材。一个学生竟然问她:“老师,青岛是在上海吗?”
更让她受刺激的是当地的师资力量,有一次在电脑课上,她的同伴告诉当地一老师双击可以打开一个文件,没想到那位老师竟然拿起鼠标在桌子上重重敲了两下……“神舟五号”上天了,可当地的老师根本就不知道……
有一次,她由于学生们不能理解她的良苦用心而在课堂上大发雷霆,此后发生的一幕让她惊呆了:“下午,我拉开宿舍门,初秋午后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整整齐齐站着68名学生,人手一份检查,孩子们把检查一份份交到我的手中,深鞠一躬……
6月下旬,记者在青岛美丽的中国海洋大学校园内见到了赵媛媛——该校企业管理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一位漂亮女生。找到赵媛媛是因为读了她在海洋大学校报上连载的十万字《支教手记》,手记是在300多个“蚊子满屋飞,老鼠遍地跑”的支教夜晚写成的,不仅真实感人,而且还有许多她对贫困地区教育状况的理性分析。
第一天上课
校长称为
天兵天将
2003年8月,22岁的赵媛媛暂时告别了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和支教团其他四位同学一起前往贵州省铜仁地区德江县——一个16个少数民族聚居的贫困县。
支教第一天就给了赵媛媛“当头一棒”,赵媛媛一直记得自己第一眼看到德江县民族中学的感受:四层的高中部教学楼,破烂的窗棂上没有玻璃,学校没有办公室,老师们蹲在门口备课。教室里是瘸腿的桌子板凳,一张桌子旁坐了三个孩子,合看一本书,赵媛媛想借支笔,但她借遍了整个班级,也没有学生能拿出第二支笔……
“你知道校长是怎么介绍我们的吗!”赵媛媛说:“他对孩子们说:这些老师都来自山东,他们都是中国海洋大学的研究生,是团中央派到咱们这里来支教的,他们是天兵天将,是咱德江县学历最高的老师……”
让赵媛媛万万没想到的是,她说自己来自青岛,一个学生竟然问她:“老师,青岛是在上海吗?”
另一个学生则问:“老师,什么是研究生?是不是上完研究生就可以读大学了?”
最大的苦恼
班里孩子
越来越少
第一次和学生们见面的情景,被从小就养成写日记习惯的赵媛媛记了下来,从那天起,赵媛媛决定写一部《支教手记》,她要给下一届来支教的同学们留下真实而理性的资料,要让他们知道,这个地方最缺什么,支教团员们应该带来什么。
“受德江方言影响,他们的英语发音很有问题,把字母H念做‘爱吃’,把字母G念做‘摘’,把‘NAME’念做‘累木’,把‘THREE’念做‘是瑞’……我的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级,可他们还是听不懂,一位男生小心翼翼地站起来对我说:‘老师,您用我们德江话讲课好吗?用普通话说的英语我听不懂,也不会说。’我听后,愕然……”
在手记里,赵媛媛说出了她的苦恼:她如何困难地用普通话和孩子们交流,如何困难地生活——学校没有宿舍,赵媛媛五个人必须借住在附近的县委党校;房间里许多老鼠大摇大摆地走来走去,长着坚硬外壳的蚊子三巴掌拍不死;报纸要晚一个星期,还要到县城去买;“神舟五号”上天了,可当地的老师根本就不知道……
如果说物质上的贫困赵媛媛等五个人还可以忍受的话,那精神上的贫困几乎快要让他们发疯了。赵媛媛教初一(四)和初一(六)两个班的英语,可她发现,她的学生人数总在减少。2004年春节,赵媛媛回山东过年,回去后她一清点人数,当时脑袋就炸了——学生又少了五六个!
“我去找校长,我说可以拿自己的生活费帮他们,校长叹了口气,说:‘这不光是学费问题,他们就是不想读了’。你没有到过那里不知道,有的是家长认为读书没用,不让孩子读书,有的是孩子自己不愿读,他们从来没走出过大山,不知道读书是为了什么。”
眼看着自己的学生越来越少,赵媛媛五个人认识到光在课堂上讲好课是没用的,他们要尽己所能改变这一切,哪怕只能改变一点点,也决不会放弃。
走进大山里
为孩子们
倾尽心力
从此以后,赵媛媛五个人把所有的节假日都放弃了,他们开始用脚来丈量孩子每天翻山越岭走过的羊肠小路,寻找那些因贫穷而辍学的孩子,劝说无奈而愧疚的家长。
为了掌握更多关于当地基础教育状况的资料,赵媛媛和同伴们坚持去德江县最基层的学校。在煎茶镇石板塘小学,五个本来想考察的支教队员惊呆了:学校门前的石桥已经被冲毁,湍急的河流里只剩下几个桥墩,教室的门是个“大洞”,窗户是“小洞”,从“洞里”钻进钻出的孩子接受的是复式教学,老师前20分钟讲给高年级孩子听,后20分钟讲给低年级孩子听……
五个本打算去考察的学生将当月所有的补贴拿出来,凑了3000块钱,一部分资助十个孩子重新上学,一部分用于补助修建被山洪冲毁的石桥,当赵媛媛将钱递给一个辍学的孩子,问他将来想干什么时,孩子木然地回答:“干活挣钱。”
孩子的回答深深刺激了赵媛媛,而更让她受刺激的是当地的师资力量,有一次在电脑课上,她的同伴告诉当地一老师双击可以打开一个文件,没想到那位老师竟然拿起鼠标在桌子上重重敲了两下……
“重重的大山将这个小城与繁华的城市文明远远隔离开来——这里消息闭塞,资料匮乏,使他们在学习的竞争中处于极其不利的地位,想要学习点新知识一点门路也没有,如此薄弱的师资力量怎么可以给孩子们指引求知的道路呢?”赵媛媛在手记里发问。
此后,赵媛媛等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给贵州民族学院德江函授站英语专业的学生上课,那些学生大部分都是当地的老师,“他们学习起来很是专心和刻苦,那劲头,丝毫不逊于一个刚学习英语的小学生……”
“我们多做一点,德江县的教育状况就能改变一点”,在尽己所能教书的同时,赵媛媛和同学们还积极和海洋大学联系,为当地中小学捐赠电脑、图书、桌椅等学习用具,还决定捐资30万元筹建希望小学。后来,赵媛媛和队友们又多方联系,争取到33.6元社会资金,将德江县民族中学门前的一条土路硬化,当地人感激地把这条路取名为“海大路”。
难忘的一刻
盼望月亮
只圆不缺
回忆起这一年来的支教生活,赵媛媛说她有好多次都想放声大哭,让她最想哭的几个镜头,赵媛媛都一一记在手记里。
就在赵媛媛刚登上讲台不久,因为学生们基础太差,而且不能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使得赵媛媛在课堂上大发雷霆。“下午,我拉开宿舍门,眼前的一幕让我惊呆了。初秋午后火辣辣的太阳底下,整整齐齐站着我的68名学生,人手一份检查,孩子们把检查一份份交到我的手中,深鞠一躬……”
而另一个让赵媛媛眼含热泪的镜头是她去学生宿舍的经历,有一次,赵媛媛收到一些青岛寄来的食品,是些真空包装的鱿鱼丝、蛤蜊之类,赵媛媛抱着去给孩子们尝尝鲜,几个孩子吃了老师带来的食品后,说出来的话让人倍感辛酸。
一个孩子说:“我只听说过海边有海鲜,想不到真有海鲜。”另一个孩子说:“老师,真比龙肉还好吃。”
赵媛媛强忍着泪水走出宿舍,下楼时,她发现两个孩子就在月光下,用粉笔头在水泥地上写字背单词,远处,还有一个孩子趴在石沿儿上借着月光写作业。抬起头,望着天空那一轮皎洁的圆月,赵媛媛第一次这么盼望天只晴不阴,月亮只圆不缺。
悄悄地离开
不忍看到
孩子流泪
“我曾经迷茫过,因为自己个人力量的渺小,因为自己所能给予的物质帮助有限,但是一年之后,我终于明白了,我所能给予他们的是一种意识: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态度,百折不挠、乘风破浪的勇气和信心,面对艰难困苦永不言败的心理承受能力,我真的希望这里的孩子能够和我一样的生活,一样的收获,一样的奋斗,一样的成功,一样的感受新世界……”
一年时间飞快过去了,在支教工作结束的那一天,赵媛媛轻轻合上了她写了整整一年的支教手记。这部手记,是她在300多个难眠的夜晚,驱赶着脚边的老鼠和头顶的蚊子写成的,里面浸透着她的思索,满含着她的眼泪。
一切都要结束了,五个同伴开始打点行李,他们带来的东西什么也没拿走,但人人都装了一大包袱——学生的成绩单、照片、信件、漫画像等等。他们是悄悄走的,没有告诉一个学生,他们不想看到孩子们追着车奔跑,不想看到一个个哭花的小脸。
返回青岛后
发表手记
呼唤爱心
直到回到青岛,赵媛媛才知道,他们在德江的宿舍门口摆满了野花和小礼物,孩子们一直以为自己的老师去下乡了,他们等了好多天,直到花都枯萎了。
“在那个地方呆上一年还行,呆上一辈子,我办不到。那时我真的很向往即将开始的研究生生活,”赵媛媛诚恳而酸楚地对记者说:“刚开始我选择去支教,只是凭着一腔热情,到了那里之后,我才觉得那是一种责任,以前我总想做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业,现在想,只要能尽自己能力帮助身边的人,我就感到很满足,我终于明白了以后该怎么做。”
赵媛媛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对支教手记的整理中,后来,她的十万字支教手记在海洋大学校报上连载,引起很大轰动,许多同学在了解到德江县真实教育状况后,纷纷报名参加第四届研究生支教团。
“想改变贫困山区的教育状况,仅靠站在讲台上,多教几个学生是不够的,我写手记,是为了引起更多人的注意。”赵媛媛说。
新闻来源:《齐鲁晚报》2005年7月3日 作者:张洪波 于健 本站编辑:李连菊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