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报的副刊经常出现一个名字,他的文章有《悠悠小城漫漫风》,《寂寞如烟》,《祖国,我想对你说》等。我的许多朋友有时谈起校报时也常常说起这个名字,说他的作品具有一种细腻柔和的美。在最近工程学院和信息学院组织的校庆征文中他两次夺魁:《蓝色信仰》和《蓝色恋歌》,他没有说自己喜欢蓝色,但他却告诉我如果有机会让他重新选择一次,他还会择选海大,他热爱海大,他喜欢文学,他是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02级海洋技术专业的学生。他就是殷宝友。
写作:关键是写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
面前的殷宝友是一个随和开朗的人,而非此前听说的他不善言谈。我们是从写作聊起。他从小就喜欢文学,也经常参加各种征文比赛并且获奖,为此他的爷爷颇感骄傲和自豪,而这种骄傲与自豪对激发他的写作的兴趣又有很深的影响。当问到他在校报上发表过多少篇文章时,他说发表不是目的,他自己没有统计过。“关键是写出自己喜欢的东西,这才是最重要的。”写文章于他而言只是一种兴趣爱好,就像许多同学喜欢上网打游戏,文学也可以是一种宣泄的方式和工具。他的文章大部分以散文的形式展现在读者面前。他听说过一句话:“文学什么都是,文学什么都不是”,既然如此,那写就应该是自由的,而散文这种文学样式就具备了这种自主自由的特征。他也写小说,有些也受到同学很高的评价。而不管写什么样的形式他的写都是自由的。说起《草样年华》等一些当代大学生的作品,他说觉得大学并不像他们所描述的那样复杂,起码自己看到的生活是简单的、纯洁的。他的文章是热情积极的,表达是是令人感动和让人联想的东西,或许有一些幼稚和不成熟的地方,有一些柔和的倾向,但却是另一种风格,殷宝友的风格。
读书:一般情况下,什么书都读
他喜欢作家毕淑敏,不是因为她有名,甚至不是缘于她的作品,而是由于毕淑敏看起来是一个普通人,没有许多作家给他的那种感觉。也读名著,却没能读完《红楼梦》,只是因为搞不清楚里面的人物关系。他说希望以后可以读完这部伟大的作品。一般情况下,他什么书都读,《读者》《青年文摘》等,上面的一些小故事带有哲理和深意常能给他一些启发。
梦想:在大学期间出一本自己的书
“以后的事毕竟是难说的,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性。专业课成绩一直都是不错的,也从来没因为写而耽误学习,所以不一定会走上从文的路,但是有一个梦想就是在大学期间出一本自己的书。”他用同样平和的语气说出了这番话。“在大学里要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发展自己,这才是最重要的。”
记者:陈蕾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