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来过青岛,看着那大片大片的绿,看着那一点点的红隐在树丛中,感觉到从心底升起的恬静。那时走在青岛,还是个匆匆过客。如今,正要渐渐的融入青岛,溶入海大。
我从海报上看,从宣传手册上看,从网络上看,但直到自己亲身来到海大,才看见了真正的海大。小巧的门楼精致而古朴,不显奢华而又不失气度。站在门前望进去,只看见一座略显沧桑的楼,然后是满眼葱翠。校园全景在门楼处只可略窥一斑。走在进门的小道上,我不禁想起宝玉题在大观园门前假山上的“曲径通幽处”。
小道两旁的松树开始了海大的绿色世界。那么多的树,和那么多的历史,组成了海大。看海大的一切,都是隐在绿色身后。隐隐约约的露出一角石青色或一抹粉白,永远是那样的矜持。海大的建筑,抱着它的绿树琵琶半遮面,显得格外的别致。
六二楼随着长长的小道一路延伸,仿佛在为我们指引进入海大这座圣殿的方向。她那气势宏大的身体经历多年风雨,依然为我们守望着海大的校园。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就能看到古老的地质馆。地质馆带有明显的欧式建筑的风格,尖尖的钟塔式的房顶显得古老而又极具异国风味。
转过弯,可以看见已有上百年历史的水产馆。半隐在绿树群中,它见证了海大诞生以来的历史。作为海大最古老的建筑,水产馆给人一种震慑感,经过它的身边时,总有深深的敬意从心底涌出。科学馆那石青色的石质外墙让它看起来是那样的古色古香,而那些缠绕的绿色植物又给它增添了丝丝生机。
一直觉得海大就像是青岛的一个缩影。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站在宿舍的露台上就能看见蔚蓝的大海,看见青岛的灵魂。所以,海大的风格就像青岛一样,具有异国情调而又有中国气息。青岛不像南京那样的六朝古都,然而青岛自有它独特的历史。海大亦是如此。现代但并非物质堆砌,古韵但并非苍老。
最喜欢那些石砌的小楼,斑驳的石头砌出了一种古韵,看上去有一种厚重的质感。藤蔓植物缀在楼的上端,为这些古老的建筑带来了新的气息。这些小楼都是德国人侵占青岛后,在现海大本部修建的。建筑风格明显带有19世纪德国市镇建筑的痕迹。每每经过,都忍不住想去抚摸一下那些粗糙的石头墙壁,忍不住想要触碰那一页已经远去的历史。
海大的最大特点莫过于那些树了。它们隐去了喧嚣,隐去了浮华,隐去了张扬,隐去了尘杂。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海大避开了城市的纷扰,安静的守在小鱼山一角,隐于一片绿荫中。海大学子,也在校园中,各自找寻属于自己的那一片绿荫。
在即将来临的海大八十周年校庆中,我们能更完全的了解海大,了解这个深藏着八十年文化底蕴的学校,了解这个隐于绿树丛中的学校。所以,期待海大校庆。因为它将使我对海大不再只是“印象”,因为它将使我真正的走入海大。在海大里,我的那一片绿荫,正在等着我。
实习记者 姚琼 编辑 杨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