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文理学科没有一个阶段像现在这样分明过,学文的不知罗斯贝的罗斯贝波,学理的没听过M•艾布拉姆斯的《镜与灯》。当你在一条路上走的越来越远时,却失去了与另一个领域大师们相遇的机会;当你在一片知识的海洋里流连忘返时,却错过了此时彼处的另一派旖旎风光。
鱼与熊掌不可得兼,即便如此,我们依然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和彼此关注,开一扇窗,看一看我们在对方眼中的模样。
文科生:“理科生,我眼中的你”
文科的同学普遍反映,从着装上、谈吐上很容易分辨出理科男生。大多数理科男生着装比较正统,以单调的灰黑色为主(运动装、球服除外)。他们性格内向者居多,沉默少言,说话做事比较实际,直来直去,大大咧咧;而文科的男生显得随性和自由一些,他们衣服的款式、色调能体现出自己的喜好,在谈吐表达上他们也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言辞丰富,幽默风趣,恣意豪情中更兼浪漫。在文科生看来,理科课程单调乏味、枯燥难啃,所以他们眼中的理科生有着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干劲,看上去更精明强干、沉稳利落。
女孩子的着装都很注重时尚,差别似乎没有文理男生那样泾渭分明。但不少文科女生认为,在其他方面还是能看出差异。文科女孩爱幻想,多愁善感,容易跟着感觉走,有时还爱走极端;而理科女孩想问题做事情略显稳重和条理,比较注重客观实际,但不善于表达自己。
外语系2003级研究生施蕾说:“理科班的男孩子普遍较多,在这种氛围下,学习理科的女孩子不仅拥有女孩天生的温柔贤淑,而且在与男同学的日常接触中又吸纳了男同学的热情、大方、果敢、干练等特点,使她们多了女强人的气质和能力。对于男孩子,我很羡慕他们对学术的深入研究,比如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在我看来有些高深莫测的东西,可他们玩得游刃有余。”
“文科生看问题容易感性化、细腻化,而理科同学更偏重于逻辑思维,看问题严谨、全面、深入、透彻。理科生比较看重成绩和知识的深层探究,但有些同学却不太重视社交能力的培养。”汉语言文学2003级的一位同学如是说。
另外,不少文科生对理科生毕业后的高收入很是羡慕,但又觉得理科生所学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比文科快的多,这就意味着理科生想要有所成就,就必须终生学习,始终站在学术前沿,跟上时代的步伐。而这点在文科领域里显得稍微弱一些。
记者还找到一位从理工科转到文学院的同学。她的感觉是文科需要的文化积淀比较深,有些课程的理解是需要有一些悟性的;而理科的继承性比较重,格外注重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攀登。“文科生给你洒脱的韵味,而理科生则留给你稳重的感觉。”
理科生的自白
“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 对文科生理解的理科生的幸福,科学殿堂里的他们却满是无奈和苦笑。
“当我们为物理题、化学题、数学题忙的不可开交时,我就希望自己不是理科生,因为这些高深莫测的理论让脑细胞死得太快,太多了,想想都头疼。”一位理科生从砖头厚的物理课本上抬起迷茫的双眼说道。
小说,当然包括武侠、言情类,可以被文科生堂而皇之地列为学习书目,而理科生却有不少无奈:“像我这样,看看武侠小说和言情小说,对于我们这些把课余时间都奉献给作业的理科生,说轻了是不务正业,说重了简直就是犯罪。作业太多了,不过这也是必需的,因为你不做练习,根本无法将知识融会贯通。所以,文科生的享受到了我们这里成了无聊消遣。
“另外,我们的就业也不是人人都乐观。用人单位永远只盯着那些功课优秀,成绩突出的学生。而这些优秀学生是在大家的残酷竞争中胜出的,所以并非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好机会。所以我们也面临就业危机。”这位同学补充说。
考虑到诸多困难,大多数的理科生还是愿意让理想栖息在理性的枝头。2003级的阎泽娟同学说:“理科的生活尽管有些枯燥,但我还是喜欢理科,自己做出一道难题,或者找到解决疑难问题的方法,那种兴奋的感觉妙不可言,估计文科学生体会没有我们这么深刻。”
与阎泽娟同学有同感的理科生并非少见,2002级的一位同学觉得文科生活让人羡慕,但如果让他选择,他还是学理,毕竟理科的就业面广一些。
而且不少人认为文科的知识比较容易掌握,以后如果需要用到可以随时补充,但是如果想从文转到理则难如登天,所以坚持选择学理。
〔专家观点〕
化学化工学院张教授:文理科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特别是理科学习对文科知识的渴求更显得突出。因为任何学科的学习都离不开语言表达和文字写作功底,只会做题却无法表述是一种悲哀。理科生平时也应该重视文学素养的提高,没事看看文学著作,写些文章。深厚的文学功底会让你在竞争中脱颖而出。”
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在《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中谈道:“每一个不甘心沦为工具的青年,都应该去打破专业的‘囚笼’。探天地之间,究心灵宇宙,悟人生哲理。”
记者:陈博 孟霞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