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人格塑造完美人生:吉大博导谈人格教育

作者:陈静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4-03-29 字号:

    2004年3月29日下午,吉林大学博士生导师、知名德育专家陈秉公教授应我校邀请为全体学生工作干部做题为"校本:完全人格教育的理念与模式"的报告。党委副书记李耀臻、宣传部副部长丁林及全体专职学生工作干部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由党委副书记张静主持。

报告中陈教授指出,21世纪中国教育主要面临着全球化、知识经济和教育改革的严峻挑战。有没有世界性的眼光?有没有走向世界的气魄?有没有赢得世界性的胜利?这三个问题决定了一个国家能不能迎接全球化的挑战。而知识的创新水平和知识的应用能力将直接决定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也将决定中国在世界上的位置。

教育改革面临的挑战问题是教授今天报告的重点。教授说,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成绩不小,但最终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另外,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将最终导致高等学校的分化。现在大致可以分成三种类型:一是研究性大学;二是一般大学;三是职业性大学。一流的大学必须要有一流的大师,21世纪要办一流的大学必须有个性化的办学理念。对于马家爵事件,教授的解释是“精神残疾”,他没有接受完全的人格教育。青年需要鼓励,需要爱,学校不要牺牲“淘气包”,不要把全部的爱奉献给4%的优秀学生。

谈到“校本:完全人格教育的本质”,教授强调一定不要把教育工具化,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完全人格最为根本目标。21世纪,我们不需要只懂得专业知识的“空心人”、“知识半人”和“精神残疾人”。要达到这一目标,首先必须摆正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要从社会的某一现象推断出教育是上层建筑的一部分所以就能政治化,教育是经济基础的一部分所以就可以产业化,教育既是上层建筑又是经济基础所以就能政治化和产业化。这些推断都不到位。教育的本质应该是教会人类生存的哲学。人一生的四个目的:生存、发展、幸福、永恒。要达到这些目的,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即: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人本身的关系。而处理好这三个关系又必须通过人类的生存斗争实践,社会关系实践和人格疏导实践。这三种实践互为目的、互为手段;互相支撑、互相限制;互相渗透、互相规定。人格疏导是教育本身具有的特质,开发人的潜能、塑造完全人格、建设完全文明是发挥这一特质的途径。

教授还说,完全人格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具有完全人格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类公民必须集多种人格力量和多种人格特征于一身。多种人格力量是指:思想道德力量、智慧力量、意志力量和反省力量。按捺不住的好奇心、丰富的想象力、如饥似渴的知识渴望这些创造性的行为,“一专多通、一专多能”的知识结构,进攻性、发散性、求异性、严密性的思维方式,自学、交际、管理、调查研究和表达等创造性的能力,都是思想道德力量和智慧力量的集中体现。顽强的意志力量是人格的支撑力量,也是一个人情商的核心问题。进取性、创造性、协调性和超越性的精神品质充实了多种人格特征的内涵。

历史上的大师级人物,无论是中国的孔子还是西方学者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都将完全的人格归结为“智、仁、勇”和“知识、道德、勇敢”。21世纪社会仍然把“真、善、美”作为完美人格的评判标准,但是这并不完整。教授说:除了“真、善、美”,人类一个必不可少的精神品质是“勇”。“勇”包含了进取性和意志力两大特点,缺少了“勇”恐怕是举步维艰。“真、善、勇、美”齐备了,互相包含才能充分综合的发展。

教授最后讲到完全人格的理念、双主体理念、对话与共享理念、校本理念的几个原则及贯彻完全人格教育理念的方法系统。张静书记表示所有专职学生工作干部需要消化和吸收教授的理论和方法,并希望教授再次来海大讲学。

李耀臻副书记曾三次听陈秉公教授做报告,本次报告的最后,他称教授是一个学者、一个教育家、一个科学家。

记者:陈静   编辑:陈静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