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海大补充采集

在科研开发、产业化方面多有建树 青岛机器人产业“初长成”

作者:张子倩 吴新来源:青岛日报发布时间:2004-03-27

字体:
2004年3月20日青岛日报讯 (记者张子倩 通讯员吴新) 机器人不仅是一台高智商的机器,而且还可以做出规模,做成产业。记者通过各方面渠道了解到,经过几年的悉心培育,海尔集团、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海洋所等高校院所和企业在机器人的科研开发、产业化方面成效显著,工业机器人、海洋腐蚀检测机器人和智能导医导游机器人等一批高科技产品相继在岛城诞生,机器人产业极有希望成为青岛发展先进制造业的新经济增长点。

  在产业化方面最卓有成效的当属海尔机器人有限公司。自2000年11月被确定为国家“863计划”机器人产业化基地后,短短几年间,一个集机器人研究开发、大批量生产于一体的高科技企业已在开发区茁壮成长。目前,海尔机器人已经形成了以注塑机器人、搬运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机器人控制器、机器人生产线、自动化专机设备、自动化物流设备及仓储系统等几大系列多种型号工业机器人为主的产品群。仅在注塑机器人方面,海尔已形成旋臂式、迷你式、全气动式、横走式、电动调整式、单轴伺服电动调整式、三轴伺服式、侧取式八大系列三十余种规格的机器人产品,去年实现产值近3000万元。此外,公司还承制了数十条家电自动化生产线、钣金线、汽车部件自动化机器人生产线,实现产值约4000万元。

  中国海洋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智能技术与系统实验室孟庆春教授认为,机器人产业属于基础制造业,也是发展先进制造业的应有之义。据了解,海大在省内高校中最早开展智能机器人技术研究,部分项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智能导游机器人已正式通过省级鉴定,该机器人成功应用光电综合传感技术,从而解决了机器人的多目标识别和定位问题。其显著特点是利用计算机语音合成技术实现多语种导游,解说内容实时在线更新,突出了实用性和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服务领域如商场导购、展览馆解说、会展接待、观光景点导游等,因而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中科院海洋所的 RM-1型海洋腐蚀检测机器人去年年底已经研制成功。这种海洋腐蚀检测机器人可针对水下钢结构物的腐蚀状况实施检测,具有数据及图像采集功能,可代替潜水员对海洋环境中的钢结构物进行遥检,完成电位、温度、深度等数据采集及昏暗海水中摄像等工作。据了解,这也是目前国内首台用于海洋腐蚀检测的机器人,它的研制成功对于青岛在海洋高科技领域抢占市场份额、进而推出中国首台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下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市科技局有关专家认为,青岛要建设高新技术产业中心城市,智能机器人是必须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通过发展第三代智能机器人可以带动多个领域中新技术的发展,同时机器人单元技术也可以在经济社会的许多领域中得到应用。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应尽快着手加以规划,根据城市产业的优势集中力量开发主导产品,力争早日在全国形成青岛机器人产业的绝对优势。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赵杰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