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科技发展纪实

作者:新闻中心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3-12-20 字号:

  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十三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力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在过去的十三年里,我校科技工作始终瞄准世界科学发展的前沿,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大力加强基础研究和高新技术研究,积极开展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取得了较显著成绩。

学校科技发展思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学校拥有丰富的青年人才资源和高水平的科技专家,人员更新流动快、学术思想活跃、学科门类齐全,适于进行自由探索式的、好奇心驱动的、多学科交叉的基础研究。我校通过多学科综合与合作,积极开展具有目标导向的应用基础研究。在推进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中,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形成促进我校科技创新的新的体制和机制,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学校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优势,又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努力使我校真正成为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摇篮、科技创新的基地、新产业培育发展的源泉、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科技支撑。通过整合我校现有人才计划,推动人才资源的有效结合,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形成一批充满活力的科技创新群体,成为科技创新的突击队和排头兵。

  通过学校科研体制改革,加大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充分发挥高校多学科交叉和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进一步提高它们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领域承担国家科研任务和培养高水平科研人才的能力,逐步使我校成为具有较强科研力量和较高科研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加强我校的科研条件建设,建立对学校的大型科学仪器实行开放、共享的新型管理制度。近年来,海大已经和即将打造以下几个平台:一、资料数据与信息的共享平台;二、数值模式开发与服务平台;三、集学校整体优势,构建更多、更高级别的科技服务资质支持平台;四、构建管理共享信息平台,以实现管理信息传递的无纸化、信息登录的远距离化、搜集信息的整体化等;五、注重标准的研究和制订,实施标准战略,重点做好资源库建设标准、实验数据与信息的计量标准和实验室的标准、科技服务数据的计量标准、科技成果的刻化标准等工作。同时,学校加强与企业在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合作,学校与三九医药、内蒙古兰太实业有限公司等许多国内外企业共建实验室、研究开发中心等研究机构。

  学校科技工作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市场导向和市场机制的作用,加强科技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联系,努力使科技成果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促进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服务,为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服务。学校通过加大对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服务网络等基础设施的支持力度,努力提高大学科技园等孵化机构为创新创业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创造社会资金与高校师生科技知识相结合、共同创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和平台,推动高校成立技术转让机构;通过加强知识产权管理,促进专利申请工作,运用专利许可、技术转让、技术入股等各种方式推进高校所开发技术的扩散应用。

学校科技综合实力显著增强,成绩斐然

  改革开放20年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13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每年均有较高增长,尤其是近几年增长有加快的趋势。学校科技经费从1988年的 300万元左右到2001年的6670万元,增长了近23倍,人均年度科技经费强度多年居教育部直属综合性高校前列。

  我校承担的国家级课题已涉及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和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及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等多项国家级计划,表明我校科学研究层次与水平不断提高,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高技术研究的各个领域不断发展壮大。目前,我校承担国家、省(部)级科技项目已占项目总数的50%以上。

  十三年来,共主持国家科技攻关计划专题36项;“863”计划课题80项;“973”项目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1项,课题第一主持人15项,第二主持人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0项,成为承担国家级计划较多的高等院校之一。承担国家“大科学工程”进展顺利,我校目前正在积极以“东方红2”海洋科学调查船为主体推动国家“大科学工程”建设。同时,我校社会科学研究在原有基础上有了长足发展,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学科)项目、国家教育部社科规划项目及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余项,科研经费达50多万元,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十五”以来,海大在承担“十五”国家计划项目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进一步确立了国家海洋科研主力军的地位: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国家重大基础研究规划项目1项,经费3000万元;承担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前期研究专项3项;在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领域中,学校主持课题45项,总经费5700万元;主持科技攻关课题2项;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8项,其中重点基金项目2项,总经费1600万元。

  十三年来,我校共获得国家级奖励11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国家发明奖2项、国际合作奖1项,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奖励137项。特别有两个项目“大型海藻生物技术及其研究”和“中国沿岸现代海平面变化及其应用研究”获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十三年来,发表论文8000篇以上,其中SCI/EI/ISTP论文400余篇,申请专利151项,获准专利66项,鉴定成果数百项。2001年海大共鉴定验收成果26项;SCI、 EI文章都有大幅增长,并在SCIENCE上发表论文,实现了山东省零的突破;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5项,其中1项被推荐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奖,教育部科技进步奖数目居全国高校第8位。

  综合性研究平台和大型仪器设备方面。我单位目前管理的“东方红2”号海洋科学调查船将先进的船舶性能与先进的海上调查仪器设备和设施有机的融合为一体,建立起从海洋内部、海洋界面(海底和海面)、海洋地层和海洋外部(空间)同时对海洋进行观测与探测的立体框架,为海洋多学科以及学科间的交叉、渗透、综合研究和应用提供基本技术支撑,是良好的海上综合性研究平台。学校在2001年启动海洋基础数据平台建设已初见成效,目前已汇集海洋、大气、生物、化学、地质等学科及海洋调查的相关基础数据并已开始进行数据集成,将于今年建成数据中心,并提供网络服务,为海洋科学研究提供基础性科学数据。

  学校实验室建设方面。实验室是学科建设和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织高水平科学研究、聚集和培养优秀科学技术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主要任务是根据国家科技发展方针,围绕国家发展战略目标,针对学科发展前沿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家安全的重大科技问题,开展创新性研究;其目标是获取原始创新成果和自主知识产权。为促进我校科技发展,提高科技可持续发展和创新能力,稳定研究队伍,培养和吸引优秀科技人才,学校将在“十五”期间加强已有重点建设实验室,经过2-3年的建设后,建成数个具有国家学术水平的实验室,通过集中投入、滚动支持、重点建设逐步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内科学研究、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中心。

  在科技开发方面,通过自行产业化、技术转让、技术合作和股份合作等形式进行成果转化,推动产学研结合,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科技服务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由1988年的120万,到2001年则增加为3870万,13年增长约32倍,“九五”期间,应用成果和技术服务项目比“八五”期间增加75%,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60%。

  近年来,学校转化科技成果几百项,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海洋药物PSS、甘糖酯等产业化,已实现利税20多亿元;新型对虾、鲍鱼和牙鲆等海水养殖全价配合饲料的产业化,实现直接经济效益近20亿元;以海水素为核心产品的海水素厂,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达50%,并开始批量出口;研制开发的含有海洋活性物质的“海洋丽姿”系列化妆品,投产不到三年就成为山东省化妆品第一品牌。

  学校充分发挥多学科、综合性和海洋科技人才密集的优势,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利用现代生物技术研制的“荣海1号"等海带新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近50万亩,每亩增产30%以上,以该项技术为主的“大型海藻生物技术及其研究”获得200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栉孔扇贝半人工采苗技术的推广,完全改变了栉孔扇贝苗种的生产方式,为栉孔扇贝养殖业大发展奠定基础;“碱厂白泥脱硫技术”研究,开创了“以废治废”的脱硫新思路,已通过中试,被青岛市列为市长项目,即将产业化;尤其是我校承担的国家海洋“863”计划重中之重项目“牡蛎三倍体育苗与养殖技术”,已在全国推广并产生显著经济效益,项目负责人王如才教授也因此获得“863突出贡献奖”(全国海洋方面仅3人)。

  积极与企业合作,与三九企业集团强强联合开发海洋药物并进行合作办学;以管华诗院士主持研究的3个国家一类新药“新型抗艾滋病海洋药物—911”、“抗心脑血管疾病海洋生物新药D-聚甘酯” 和“抗动脉粥样硬化海洋药物916”作价入股与山东中鲁远洋渔业股份有限公司组建的中鲁海大爱华海洋药业有限公司,目前已完成资产重组,公司进入运营阶段;类似的还合作成立了山东恩贝饲料股份公司、山东海汇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寻山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新海大海洋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新疆艾比湖生物制品有限公司、青岛海洋世纪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合作公司。

  这一切标志着我校科技综合势力不断增强,学校已成为我国海洋和水产科学基础研究及高技术研究的主要力量之一。

  面对新世纪新发展,我们站在中国海洋大学新的起跑线上,全面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努力为我国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发展,为维护和实现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贡献智慧和力量已成为每一位科技工作者的历史使命。“成为学科特色显著、世界知名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已作为学校新时期的长远发展目标。这就要求我们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邓小平“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对一流大学的“四项要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高水平学科建设为主线,以教育改革和创新为动力,通过调整、优化学科及专业结构,强化优势学科,加快重点学科建设,调整科技工作战略,提高科研和服务于社会经济建设的能力,提高自我发展水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