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郭平:中国要在北极建站了

作者:中国海洋大学报通讯员来源:中国海洋大学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03-12-20 字号:

李明军刚从南极归来,和他同院的高郭平又在积极参与建立中国北极科学考察站和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各项准备工作了。对于极地高郭平不陌生,近年来一直在这一领域进行相关研究工作,先后参加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和中国第18次南极科学考察,并任南大洋科学考察队队长。

  采访中高郭平说,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决定,今年夏天我国政府将在北极的斯瓦尔巴特群岛上新奥尔松(78°55'N,11°56'E),建立第一个永久性科学考察站,这将成为我国科学家在北极高纬地区的一个跨学科的、功能完善的、开放式的综合考察研究基地,中国的科学家将常年驻扎在那里,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共同研究北极。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对南极进行科学考察,逐渐形成极地科学考察和研究体系。自上世纪90年代起,陆续开展了北极地区的考察活动。但与南极考察不同的是,除早期由国家派出少数人员曾前往北极地区考察外,多数北极考察是科研人员采取国际合作或民间团体赞助自行组织方式前往的。考察地区主要集中在美国阿拉斯加、加拿大北部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地区。国家海洋局于1999年组织了较大规模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对北冰洋区域进行了综合科学考察。但到目前为止,在北极地区,我国还未建立国家北极科学考察站。

  高郭平说我国北极考察站的建立意义十分重大,这将填补我国在北极研究方面的空白,也将是继南极“长城站”和“中山站”后,我国建立的第三个极地科学考察站。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将有助于提高我国北极科学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在国际北极事务中的影响力,维护国家权益和国家安全,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更深层次上参与北极科学研究的国际事务。北极考察站的科学考察工作将主要围绕全球变化及其对我国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极区空间环境与空间天气、极地环境中的生命特征与过程等领域,重点开展海洋、大气、冰雪环境、空间物理、遥感、地质、地球物理、生物和生态的长期观测和研究,进行矿产和生物资源调查。

  高郭平进一步透露说,今年夏天7-9月我国还将实施第二次北极科学考察,紧围绕北极对全球变化的响应和反馈,北极变化对我国气候环境的影响这两大科学目标,以"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为依托,辅以其他观测手段,在白令海、白令海峡、楚科奇海、加拿大海盆、东西伯利亚海等区域,开展海洋、大气、海冰等多学科、立体综合观测、采样和研究工作。

  据了解,我校师生和校友从中国开展南极科学考察以来,一直积极参与其中,多次派教师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组织下前往极地地区进行科学考察,并深入开展研究工作,客观地说我校在极地科学考察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充分反映了我校的特色和在该领域的研究水平。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