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项成果喜获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

作者:廖巍 褚嘉杰来源:科学技术处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6-24 字号:

本站讯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于6月24日上午在京召开。习近平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中国海洋大学共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其中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奖1项,参与获奖1项。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艾庆辉教授应邀赴京参会并上台领奖。

由中国海洋大学艾庆辉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成果“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是本年度水产领域唯一一项获奖项目,充分体现了学校水产学科在全国的引领地位。由中国海洋大学杰出校友代表蔡锋领衔、中国海洋大学作为主要参与单位、工程学院梁丙臣教授作为第三完成人的成果“复杂海岸环境沙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连续四年共斩获5项国家科学技术奖,彰显了学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为“双一流”建设和重点学科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艾庆辉教授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应邀赴京领奖

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建设“蓝色粮仓”,是践行大食物观理念,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作为“蓝色粮仓”的重要组成,海水鱼养殖产业长期以来面临精准营养研究缺乏及由此导致的高效配合饲料开发技术落后等“卡脖子”问题,严重阻碍了海水鱼养殖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为解决上述问题,艾庆辉教授带领科研团队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支持下,历经数十年的产学研联合攻关,以大黄鱼、花鲈、石斑鱼等我国海水鱼养殖代表种为研究对象,采用传统营养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技术手段深入开展了海水鱼精准营养研究,构建和完善了基于营养代谢和营养免疫理论的海水鱼精准营养需求数据库。成功开发了非鱼源饲料原料高效利用技术和绿色靶向添加剂应用技术。构建了海水鱼精准营养配方体系,并研制了一系列海水鱼绿色高效配合饲料,为海水鱼定制了“健康营养食谱”。通过与水产饲料龙头企业推广应用,目前研究成果已覆盖超过全国80%的海水鱼配合饲料,累计推广超过400万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有力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转型升级和健康可持续发展。

艾庆辉教授(左二)与团队成员讨论问题

2023年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竞争异常激烈,评奖周期时隔三年导致拟参评项目激增,授奖数量一定幅度缩减,而采取限额提名方式导致提名指标获取异常困难,面对以上巨大压力和严峻形势,学校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有效整合、厚积薄发,逐步完善大成果集成培育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有组织科研,细化全过程精准跟踪的科技奖励组织模式,分奖种、按学科评审组合理布局,统筹推进,重点突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的6项高水平成果通过提名单位的严格遴选,成功获得了参评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资格,参评数量为近年来最多,2项成果顺利通过网络评审参加初评答辩,1项成果最终通过会议初评,并经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评审委员会评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审定和科技部审核,报党中央、国务院批准等程序,脱颖而出,为学校争得了宝贵的奖项。

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家自然科学奖49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48项);国家技术发明奖62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54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139项(特等奖3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20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

通讯员:廖巍 褚嘉杰

附:中国海洋大学2023年度国家科技奖励获奖项目信息

(一)项目名称:海水养殖鱼类精准营养技术体系构建及产业化应用

主要完成人:艾庆辉,张璐,麦康森,谭北平,张春晓,梁萌青,张海涛,郑石轩,钱雪桥,徐玮。

主要完成单位:中国海洋大学,通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广东海洋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集美大学,广东恒兴饲料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二)项目名称:复杂海岸环境沙滩保护修复关键技术与应用

主要完成人:蔡锋,郑金海,梁丙臣,戚洪帅,张弛,于永海,雷刚,刘建辉,朱君,武国相。

主要完成单位: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河海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自然资源部海岛研究中心。

编辑:刘莅

责任编辑:李华昌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