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之友】浩海求索路 以工强国梦

作者:邢华 冯文波来源:党员干部之友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4-04-15 字号:

□记者:邢华 通讯员:新闻中心 冯文波
  当前,人类已进入海洋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开发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与能源的过程中,人们建造了大量的海堤、码头、人工岛、采油平台以及施工作业装备等,这些设施与装备不仅时常受到波浪、狂风、洋流的拍打和冲刷,而且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结构物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如何消除隐患,使海中设施与装备不惧风吹浪打?如何为人类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30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带领海洋工程团队紧密围绕海洋强国重大战略与产业需求,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负笈求学:一名青年技术员的科研梦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是李华军的故乡。在他的记忆中,尽管父母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品格对他影响很大。正是在这种温暖朴实、团结和睦的家风熏陶下,使他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1978年7月,李华军考入山东工学院(2000年并入山东大学)的内燃机专业。就这样,16岁的他步入了大学的校门。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李华军被分配至广饶县播种机厂工作。车、铣、刨、磨、钻、热处理,这些他都干过,还当过汽车修理工。后来,他被调至技术科从事设计工作。当时,国内正在推广太阳能开发,他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成功设计出一款太阳灶,可以烧开水。在工作中,他注意到一个技术问题。当时,农业机械的许多零部件都是用薄钢板或铁皮折叠、卷曲制成的,工人师傅下料时既费时,又费力。李华军运用画法几何知识,可准确地确定每个部件的用料,不仅效率高,而且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当时,这成了他的一项特长,工人需要做什么,就拿过来让他计算一下,再下料。
  播种机厂的工作虽然轻松,但他深刻感受到我国机械设备的陈旧与技术落后,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于是萌生了报考研究生到大学深造的念头。在距离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里,李华军充分利用晚上和早晨的时间看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8月,怀着从事科研的梦想,他成功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从此与海洋结缘。
  因从小就对解放军有崇拜和仰慕之情,1986年研究生毕业时,李华军主动申请到部队工作,并如愿成为一名海军军官,被分配至海军潜艇学院,从事有关潜艇方面的研究工作。
  奋斗不辍:在蔚蓝大海创新攻坚
  1992年,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华军从部队转业到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任教。“既然到海大来,肯定要研究海洋。既然在工程学院,肯定要走海洋特色的工科发展之路。”李华军说。
  1999年,李华军在南京开会时,得知渤海南部的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但迟迟找不到原因。于是,李华军与埕岛油田取得联系,希望承担该平台的诊断和治理工作。
  “一开始,他们对我们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以前委托专业公司治理过,但没找到原因,也就谈不上治理了。”谈及当时的情景,李华军记忆犹新。几经周折,李华军要来了当时的检测报告,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前期检测时传感器布设的点数过少,不能涵盖和反映整个平台的振动状况。最终,李华军说服了埕岛油田的负责人,允许他们登台检测。
  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检测选在风大浪高的冬天进行,团队成员顶着寒风、迎着波浪在平台上架设备、布仪器。“每次检测都要在上面待十几天,天气严寒和食宿条件差不算啥,更大的压力是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作为负责人,李老师不断给我们鼓劲,说我们要用事实和实力说话。”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树青说。
  经过不懈努力,李华军团队利用自己创新的检测技术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并给出了治理方案。1年后,团队重返埕岛油田,受到热情接待。管理方说,原本打算拆除的平台保住了,避免了数亿元损失。在此基础上,团队形成的系列相关成果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谈及创新,李华军说,创新不仅需要兴趣,更要有责任感,要胸怀家国,为行业的进步、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创新争先。为减少海洋动力因素对涉海结构物的破坏,李华军带领他的团队,历时10余年,构建起了海洋工程设施安全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在50余项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也因此于2010年获得了第二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直以来,严酷复杂的环境和海洋环保的红线始终是摆在海洋工程界的两大挑战。李华军带领他的团队直面挑战,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最终创建了近浅海工程安全防浪、水下自动测控安装、损伤检测与修复加固新技术等一整套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成为新时代开发利用海洋,逐梦蔚蓝的坚实保障。基于此,李华军和他的团队于2019年获得了第三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十五年,三获国家奖。李华军带领团队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不断刷新海洋工程创新“加速度”。面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重任,李华军说:“我们唯有瞄准涉海产业需求以及海洋科技‘卡脖子’难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海洋工程基础理论创新和高端海洋装备研发上发力,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才能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蓄势期远:以工兴海强起来
  面对一系列创新成就,李华军说,一切成绩、荣誉只是代表过去,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已经确立,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而这里面必须有海工人的贡献。
  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领域,尚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中国海洋开发利用是由近浅海开始的,在早期的粗放式发展中,存在对海洋的污染问题,如何将其转换成环保式、质量效益型工程结构,还需不断探索完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大海洋工程如何布局,当地的海洋环境难题如何克服,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作为一个在海洋领域摸爬滚打30余年的“老海工”,面对挑战,李华军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先于2011年开始依托“973计划”课题着手大型深海平台攻关研究,2013年,他的团队与中集来福士公司合作开展了“高端系列化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并得到了山东省泰山学者蓝色产业支撑计划的大力支持。2014年,他领衔申报了“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项目,并获批立项,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海洋工程领域资助的首个重大基金项目,并于2020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结题评审排名第一。2020年,李华军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一点一滴,一步一印,他带领团队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努力描绘着工程世界里的那抹海洋蓝。
  李华军坦言,海洋工程是一个综合性领域,既需要不同学科、技术和知识的融合,也需要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齐心协力、协同发展。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谈及海洋工程,李华军满怀憧憬,他说:“等到我们的海洋工程做强了,距离海洋强国的目标就更近了!”

新闻链接:【党员干部之友】浩海求索路 以工强国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工程专家李华军(2024年4月刊)


编辑:左伟

责任编辑:左伟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