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会场,大发布!由中国海大承担主持的《北极蓝皮书》第六卷出炉!

作者:杨海涛 董跃 左伟来源:观海听涛观海听涛发布时间:2020-11-11 字号:


发布会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11月6日讯 11月6日,《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发布会暨“北极前沿问题学术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举办。这场发布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午9时,观海新闻记者来到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407会议室,在这个仅约40平方米大小的房间内,见证了我国极地社科研究制高点的一场报告发布及研讨。

包含治理、航运等六大部分

《北极蓝皮书》第六卷出炉

  会议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和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承办,来自国内各高校、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的专家学者们出席。
  《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是由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承担、由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惠荣教授主持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北极地区发展报告”的研究成果。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是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北极地区发展报告》是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研究团队的品牌成果之一,自2014卷发布之后,迄今已经连续出版五卷,当天发布的2019卷是第六卷。

  会议第一阶段举行的是《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发布会。社科文献出版社社长王绯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顺利出版的祝贺,并对未来2020卷的出版提出了新要求和展望。

  《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主编、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刘惠荣教授就《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的主要内容、重点关注及北极相关研究进展情况作了介绍。她介绍说,《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19卷)包含总报告、治理篇、开发篇、航运篇、国别篇、附录六大部分。其中总报告主要涉及2019年度北极事物动态及中国的战略选择;治理篇包含北极治理进程中的国际行为体及其运行、《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制定百年的回顾与展望,法律争议、政治形式变化与中国应对等;开发篇包括缔约方批准《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的进展及对中国的影响,“冰上丝绸之路”建设中的国际税收优惠问题研究等;航运篇包括《联合国海洋公约》视角下的北极航道问题与中国策略等;国别篇包括俄罗斯200海里外大陆架申请案历史回顾与形势分析,加拿大联邦大选折射其北极政策走向等。

发布会现场

  随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政策规划处副处长吴雷钊致辞,希望各位专家继续贡献智慧、开展合作。

  会议第二阶段为北极问题青年学者论坛,来自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山东科技大学文法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六位教师、博士就北极热点问题进行了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国际论坛》编辑部王明进副主编、《边界与海洋研究》编辑部章成副教授以及《国际法研究》编辑部何田田副研究员分别对报告内容进行了评议,认为报告内容应时、应势、应需,全面反映了北极地区的最新研究进展,跟踪并评估相关各方态势变化,今后要更加注重在决策层面建言献策,做好形势研判,发挥更大影响。

  会议第三阶段为《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2020卷)选题策划会,编写组在回顾2020年北极地区重大事件和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对2020卷发展报告的分卷内容、写作重点进行了部署,到会专家进行了热烈讨论。

报告发布会已成为国内社科研究领域

十分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

  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作为“近北极国家”以及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方,是北极事务的积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阐释了中国在北极问题上的基本立场和政策主张。2019卷蓝皮书延续以往发展报告的形式,以2019年以及2020年初的北极重大事件为研究对象,总报告对北极国家在北极地区的动态进行研判,之后以治理篇、开发篇、航运篇和国别篇组成报告主体内容,时值《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诞生百年,本卷特别对有关斯匹次卑尔根群岛的法律争议进行研究。

  《北极蓝皮书:北极地区发展报告》的连续高质量出版不仅集中展示了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最新研究成果,报告发布会也已成为国内社科研究领域十分有影响力的学术交流和成果展示平台。

极地研究本身就是学科交叉且融入教学

是一条对新文科先行先试的“破冰”渠道

  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早在十余年前便开始了新文科的探索和建设,在学科交叉方面先行先试,其中有关极地的研究便是一条对学科壁垒潜移默化的“破冰”渠道,就宏观而言,《北极地区发展报告》本身就是国际法、海洋大气学等文科与理科的共同结晶,同时还有相关兄弟院校比如大连海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的共同努力;就微观而言,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将有关极地的研究渗透到平时的本、硕、博教学授课过程及论文设计中,文+理、文+文,让传统的法学专业因时代新因素、新课题的引入而变得更具魅力和吸引力。记者了解到,自刘惠荣教授发起并主持该项目以来,在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团队的努力下,已有70余位研究生在毕业论文设计上选择了极地研究方向,他们毕业后也走上了相应的重要岗位,将极地研究成果予以实际运用或进一步扩大、深化。

新闻相关一: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始创于2009年,原名“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法学、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下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两个二级学科,专注于极地问题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研究,培养国际法学专业博硕士研究生及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2017年获批备案中心,更名为“极地研究中心”。

  中国海洋大学极地研究中心以建设国家极地战略核心智库为目标,多年来为全国人大环资委,国家海洋局战略规划司、极地办、大洋办,外交部条法司提供咨政服务,深度参与南极立法工作以及BBNJ文本谈判支撑工作,是我国极地立法与政策制定的核心支持团队。致力于打造国家海洋与极地管理事业的人才培养高地,建立融贯本硕博的“海洋通”“极地通”的教学体系。承担教育部《北极地区发展报告》蓝皮书编写,建立国内第一个社科学报“极地问题专栏”,创建“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网站及公众微信号,是国际上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极地跨学科研究机构。同时在第二轨道外交方面建树颇丰,推动海大成为北极大学联盟首家中国高校成员,连续主办“中俄北极论坛”。

中心机制建设及队伍建设

  2007年俄罗斯北冰洋底插旗事件后,刘惠荣教授为带头人的国际法团队承担了国家第一个北极战略研究重大课题中的“北极国际法律环境”课题,以此为契机在2009年正式创建“极地法律与政治研究所”,依托于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2018年分建为法学院、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法学和政治学两个一级学科。2015年开始,中国海洋大学将研究所列入文科十大重点研究团队,定名为“极地与深远海问题”研究团队。2017年按备案中心要求更名为“极地研究中心”。“双一流”建设中,中国海洋大学在文科唯一的重点建设学科群“海洋发展”的目标中提出“极地深远海问题研究”要达到“国内领先、世界先进水平”,并将其作为人才培养以及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中心自身定位为“国家极地战略核心智库”“国家极地立法与决策核心支撑团队”“国家海洋与极地管理事业的人才培养高地”“国际知名、中国特色的极地跨学科研究中心”“极地问题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中心共有专职教师8人,科研博士后2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博导3人,硕导5人,均具有博士学位;教育部“新世纪计划”人才1人,山东省“泰山青年学者”1人;此外,中心是国内为数极少的长期参与国家极地科学考察的社科团队。刘惠荣、董跃均参加过南北极科考,郭培清、曹亚伟分别参加北极科考和南极科考。中心长期参与国家《海洋基本法》《南极法》《海警法》等立法的咨询会议。陈奕彤是北极大学联盟唯一中国籍理事。

新闻相关二:

立足极地,走向深海

她带领团队占领中国极地社科研究的制高点

  在普通人眼中,南北极遥远而神秘。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南极考察与研究,1999年开始北极考察,但都是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主。然而,南北两极地区所蕴藏的巨大政治、经济、科技和军事价值早已引起各国重视。

  2007年8月,俄罗斯北极科考队乘坐2艘“和平号”微型潜水艇潜至4千米以下的洋底成功插下俄罗斯国旗。插旗事件发生后,世界各国反响强烈,我国开始重视北极法律体系及北极治理研究。刘惠荣敏锐地捕捉到北极治理这一重大转变,将自己的研究视野和对象锁定极地法律和极地战略,“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需要社科研究者的参与。随着全球变暖趋势加剧,以及极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成为可能,原来遥远荒凉的极地在近年世界各国责任与权益之争中衍生出一系列问题,仅仅对其进行自然科学考察是不够的,亟须社会科学参与。”她说。

  就在当年,有关部门设立了我国第一个研究北极战略问题的重大课题。受国家海洋局委托,刘惠荣主持了我国首个北极战略研究专项的子课题“国际北极法律对我国极地开发与科考的影响分析及对策研究”。当时国内极地社科研究领域几近空白,没有先例和经验可循,一切需要从零做起。“极地研究给传统国际法提出了极大挑战。”刘惠荣说,南极条约体系与《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如何衔接、南极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能否借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类似制度等构成了南极问题对国际法的挑战;而北极地区法律更为复杂,可分为全球性法律、区域性法律以及国内法,极地法律问题无法用传统的国内法与国际法二元结构加以解析,急需理论上的重大突破。

  万事开头难,那就得摸着石头过河。“这里没有名家,没有权威,只要你有思想,你就是王者,这是一个思想为王的团队!”科研中刘惠荣如是告诫课题组成员,我们不做大而化之的研究,更不做西方理论的搬运工;我们注重实际,也重视思辨和理论。在她的倡导下,民主、不唯书、不唯上的风气在成员中蔚然成风,大家创新热情空前高涨。研究生董利民同学(现为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提出的“中国应该慎用‘非北极国家’标识自己”的建议,被广泛接受,不但中国官方在对外政策中不再使用“非北极国家”这个术语,就连美国学者和官员在第二届中美北极论坛上也不再使用“非北极国家”称呼中国。

  在刘惠荣的带动下,课题组成员众志成城,课题圆满结项,最终提交了30多万字的研究报告和70多万字的我国第一部有关北极的专题法律法规汇编,研究报告中关于我国极地战略特别是国际法视角下开展国际合作的策略成为我国极地考察十二五规划相关部分的重要参考。

此后她又主持了我国首个有关北极法律问题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海洋法视角下的北极法律问题研究”,中国极地战略研究基金重大课题“北极考察与开发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专项课题“保障和拓展我国北极权益的法律途径研究”、国家海洋局委托课题“南极生物勘探的法律规制与我国相关战略研究”等。

  2013年7月31日至8月12日,刘惠荣作为我国2013年第四批北极科学考察队员,远赴位于北纬79度新奥尔松的中国北极黄河站进行科学考察,对中国极地战略研究项目作实证研究。在黄河站,刘惠荣对站里的管理制度、后勤保障和周边环境保护情况等进行了详细调研,最终形成了详实的考察报告。在做完本职工作之余,她还冒着低温和不识水性随时可能落水的危险,自愿做科学家的助手,随船采集冰川水样。在黄河站的几天里,刘惠荣看到不少中国科学家或通宵达旦地忙着做实验,或者出海采集数据,甚至顾不上就餐休息。“我每天都被中国科学家表现出来的执著和敬业精神感动着。”她更加感觉到自己所从事的极地社科研究事业的神圣和壮丽,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科研之路走下去的决心。

  四年之后,2017年1月8日至19日,刘惠荣作为极地社科专家和中国第33次南极科考第二批科考队员,首次登陆中国南极长城站开展科考。在南极,刘惠荣开展了 “南极活动行政管理现场执法评估考察”项目的研究,围绕我国南极活动行政管理现场执法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开展调研,目的在于根据《南极条约》体系要求提出完善我国南极活动行政执法的建议,并为《南极活动与环境保护法》立法以及构建配套行政管理制度提供立法素材。刘惠荣查阅了长城站管理文件,并对部分科考队员以及在站管理和后勤保障人员进行了个别访谈和问卷调查。她还访问了韩国世宗王站、俄罗斯别林斯高晋站,智利和乌拉圭等国的科考站,考察了他们的管理情况,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比较研究。她在南极收获满满的,在结束科考的前一天也完成了项目报告和考察站执法评估指标,该项目的开展将有助于规范和完善我国南极活动现场管理执法制度,并为我国南极活动的科学立法奠定理论和实证基础。

  “每一项成绩,每一点进步都得益于我们这个团队的精诚合作、联合攻关,我们这些有不同专长、不同性格、不同思路的人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互相交流,互相促进,这才是取得成功的关键。”刘惠荣将每一次成功、每一项荣誉都归功于她的极地与深远海研究团队。

刘惠荣是这个团队的负责人,国际法、国际政治两位学科带头人分别是她和郭培清教授,成员共9人(2017年11月数据),队伍一天天壮大。团队定位为国家极地战略核心智库、国家极地立法与政策制定核心支持团队、国家海洋与极地管理事业的人才培养高地、国际一流的以极地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为重心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和极地问题国际学术交流中心;研究方向为极地地缘政治与极地战略,极地法律环境与极地治理,极地开发、利用与保护,极地安全和深海法律与政治问题等。

  “用‘累并快乐着’形容我们这个团队很贴切,”刘惠荣说,“怀着探索极地社会科学的梦想,大家会集到这个小团队中,真正营造出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氛围。”每个周四的中午,大家都会不约而同地会集到学院会议室圆桌前,没有繁文缛节,自掏腰包每人一份一二十元的盒饭就着茶水,边吃边谈,不亦乐乎。话题不外乎近期科研的最新进展和遇到的问题,针对大家的“症候”,刘惠荣和郭培清会“妙手施药”,及时清除大家的“症结”,保证科研的顺利进行。

  “你看到我的时候,我在课堂上,看不到我的时候,我在实验室里。”这是团队成员科研生活的真实写照。一周团队成员至少工作六天时间,从团队负责人到外围的学生,没有例外。刘惠荣笑言:“社科研究也需要大量时间的投入,‘运气’只是个传说。”她认为,作为团队负责人,除了搞好自己的科研外,最重要的就是责任和担当。

  2013年,团队成为国内唯一一个承担极地方面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北极地区发展报告》的主持单位。《北极地区发展报告》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报告培育项目“北极地区发展报告”系列的阶段性成果,每年一卷,连续出版。参编人员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编纂工作有序进展。但作为主编的刘惠荣没有懈怠,在2014和2015两卷书稿分别交付出版社之前,她花费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把近70万字的书稿认真审阅了一遍。她看得很仔细,除了订正专业错误外,小到标点符号、错字别字,大到一句话的逻辑顺序,都作了修改标记。一些参编人员看到自己本以为可以过关的书稿有些页面缀满红红绿绿的修订符号时,不禁有些汗颜,但看到刘惠荣熬夜审稿布满血丝的双眼时,心里不禁充满敬佩。

  刘惠荣说,十多年过去了,如今极地研究不仅从冷门变得逐渐热门起来,极地事业还让她真切体会到了家国情怀所饱含的深刻内涵,“靠着这种情怀,胸怀使命,兴致盎然地投身极地事业,特别是听到《我和我的祖国》,优美的旋律响起,心潮澎湃,仿佛唱出了自己的心声。”

  在刘惠荣看来,南北极的考察经历,对于一个社会科学研究者来说,弥足珍贵。她说:“极地事业是国家的大事,更是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这个事业,从学术角度说,有很多未开垦的‘处女地’值得我探索,去啃硬骨头,去为中国如何在国际舞台上更好地增强自己的话语权贡献智库力量,我和我的团队愿意为中国的极地事业作出应有的贡献。”

  观海新闻记者了解到,目前刘惠荣教授正在编写一部新著——《极地深海法》,对于付梓日期,她没有给出具体年份,她说,著作必须保证一个底线,那就是严谨和权威。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 董跃 左伟)


会议现场

蓝皮书

刘惠荣

编辑:黄瑜晴

责任编辑:黄瑜晴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