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鬼才魏明伦来海大讲述从人到“鬼”的故事

作者:冯文波来源:华禹教育网2014年3月25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4-03-26 字号:

    魏明伦,当代著名剧作家、杂文家、辞赋家,1941年生于四川内江,现居成都。其于改革开放后创作的《易胆大》、《四姑娘》、《巴山秀才》、《岁岁重阳》、《潘金莲》等多部戏都在国内轰动一时,甚至声名远播世界各地。作家贾平凹称其为“巴山之鬼”,学界誉其为“巴蜀鬼才”。
 

    2014年3月22日上午,应王蒙先生之邀,73岁的魏明伦走出巴蜀之地,来到青岛,走进中国海洋大学,以“自学成才与独立思考”为题,讲述他那从人到“鬼”的成长故事。
  
  ■九龄童练就三种“童子功”
  
  1941年8月14日,魏明伦生于四川内江,父亲魏楷儒是内江川剧界的知名鼓师、编剧,母亲又是戏迷,魏氏家族这种浓厚的戏剧艺术氛围,使得魏明伦在耳濡目染中喜欢上了这一行当。魏明伦兄弟姊妹五个,家大口阔,全凭父亲一人养活,日子过的捉襟见肘。因魏明伦从小就有艺术天赋,于是9岁那年,正读小学三年级的他就辍学登台唱戏,帮助父亲养家糊口,当时他还有一个名噪内江小城的艺名——九龄童。魏明伦说,“我的学历在文化界是最低的,和我的个头一样的矮,连进修班、讲习所也没进过。”
  
  魏明伦自小练就了三种“童子功”:戏曲“童子功”、文学“童子功”、政治运动“童子功”,这为他自学成才,在小地方成才,在逆境中成才创造了条件。
  
  魏明伦生性聪明好学,台上认真唱戏,台下刻苦读书,使他戏功与文学修养共同提高,相得益彰。十三、四岁就学写诗歌、散文、杂文,十五、六岁就在全国性的报刊上发表剧评。兴许是他过于聪明、早熟、锋芒太露,使他不得不走上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十六岁那年,因撰文对诗人流沙河的《草木篇》提出不同看法而被打成“右派”,但还未到法定公民年龄,就没戴帽子,但享受右派待遇,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吃尽了苦头,看遍了悲情。
  
  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才从政治运动的漩涡中解放出来。魏明伦获得自由以后,才华犹如被压抑多年的火山岩浆,一下子迸发了出来。他以极大的热情投人创作,连续写出了好几台颇受观众欢迎的好戏。1979年,他描写旧社会艺人生活的川剧《易胆大》获得了一致好评。1980年,他根据小说《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改编的《四姑娘》也获得较好的反响。1982年推出的《巴山秀才》在四川、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演出轰动一时。1984年,根据小说、电影《被爱情遗忘的角落》改编的川剧《岁岁重阳》,又获得极大的成功。1985年推出的荒诞川剧《潘金莲》,是他大胆探索的一个典型,使沉寂多年的中国剧坛掀起了一股“魏明伦旋风”。
  
  ■魏明伦崇尚的“三独”
  
  魏明伦说自己的成功得益于天赋、勤奋加机遇,还说自己是一个崇尚“三独”的人,即“独立思考,独家发现,独特表述”。
  
  他认为“人云亦云,分文不值,独立思考,无价之宝”,要善于运用逆向思维来完成自己的戏剧创作,而荒诞川剧《潘金莲》的成功就得益于这一点。魏明伦十岁不到就登台演出,在《潘金莲》剧目中饰演卖梨小贩郓哥,同时就开始了打量这个从宋代带着历史泼给的污水一路走来的女人。那时,他也喜欢读郭沫若的自传小说《少年时代》,文中少年时代的郭沫若暗恋自己的嫂子,并自认这种感情并非是见不得人的,而是干净和美好的。可是舞台上的潘金莲暗恋她的小叔子武松,却被说成是荡妇、祸水,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热销文学作品的描述和古典历史剧目的演绎形成的矛盾冲突让年幼的魏明伦萌生了大胆的想法——假如恋嫂的郭沫若遇上爱小叔子的潘金莲,又当如何?正是凭着这样的存疑精神和独特思维方式,1985年他创作了全新的川剧《潘金莲》。魏明伦写的《潘金莲》,以《水浒》故事为主线,运用荒诞的艺术手法,让武则天、贾宝玉、安娜·卡列尼娜等古今中外人物的经历与潘金莲的行为作比较,为千古“淫妇”潘金莲鸣不平,在全社会掀起新旧思想碰撞的浪花,争论的浪潮甚至蔓延至港台地区及欧美。
  
  ■“两不上”与“三无世界”
  
  魏明伦说他有“两不上”,即不上学,不上网。但是,他却对网络上流传的信息具有独特的获取渠道和敏感性。在现场,他对当下网络语言的不恰当、不严谨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剩女”一词含有贬低女性之意,“剩女”之“剩”与“剩菜剩饭”之“剩”毫无差别,故用其形容尚未找到对象的大龄女性并不恰当。他还对“双刃剑”一词进行了解释,说其本意应是齐头并进、双管齐下,作用相同,而不是事物的正反面,那应该用“双面镜”比较合适。此外,对“驴友”一词他也给出了与众不同的解释。
  
  针对时下年轻人盲目追星,崇拜偶像的现象,魏明伦说,偶像崇拜是一种返祖现象,类似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五四”运动以来的思想解放运动就是以打破偶像崇拜为前提的,古往今来的科学家、作家在心目中都会树立先驱、确立榜样,并向他们学习,激励个人不断成长,而不是依靠偶像的力量。魏明伦说,在创作的道路上我追求的是“三无世界”——无偶像、无禁区(微观和宏观世界都可以想)、无顶峰(成功的路上只有高峰,没有顶峰)。我的人生格言就是“不迷信一切格言”。
  
  魏氏之才,以“鬼”行世。“委”、“鬼”成“魏”,这位梨园作家之姓先天就注定了他一辈子跟这“鬼”字有扯不脱割不断的联系。甚至希望将来在自己的墓碑上也刻下这样两行文字:“没有白活的人,值得研究的鬼。”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