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经济区:海洋科技创新延伸蓝色产业链

作者:王晓文来源:齐鲁网2012年4月16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2-04-16 字号:

    山东作为海洋大省,目前聚集了全国一半以上的海洋科技人员。凭借雄厚的科研优势,山东用技术创新打通制约海洋产业发展的瓶颈,推动蓝色经济加快发展。

  在中国海洋大学的实验室,这些正在接受体检的兔子,是世界上首批成功移植人工全层眼角膜的动物。和人体捐献角膜不同,人工眼角膜是科研人员利用深海鳕鱼皮胶原蛋白培养而成的。

  中国海洋大学角膜组织工程重点实验室研究人员赵君告诉记者:“我们已经给大约30只兔子移植了人工眼角膜,目前最长时间已经超过384天,通过我们的观察实验,这些人工眼角膜进入临床是不存在问题的。”

  我国有400万角膜疾病患者,每年通过捐献角膜得到治愈的却只有几千例。全程参与研发的青岛中皓生物公司,眼下正准备投资4亿元,建设一个年产50万片人工眼角膜的产业园区。

  青岛中皓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宝全向记者透露:“要建立我们的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国际研发中心、角膜移植中心,我们就会吸引全世界的角膜盲患者到青岛来医治角膜,带动起上百亿的产业应该是没问题的。”

  在科研人员的努力下,海藻、螃蟹壳、鱼皮鱼骨这些生产“下脚料”,变成了壳聚糖、硫酸软骨素等高端制品,价值一下翻了几千倍。在国家级海洋科研成果中,山东每年都占近一半。为了尽快把技术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眼下青岛、烟台都在加紧建设海洋生物产业园区。仅在青岛崂山区生物产业园,就有13个项目在建,投资25亿元。

  山东蓝色经济区咨询专家王诗成说:“我们的海洋生物技术会形成一个大的产业,省蓝色经济区有个规划,光海洋生物这一块,将来(产值)就会达到6000亿以上。”

  技术突破同样让海洋装备产业不断崛起。在烟台,中集来福士正在建设的这座半潜式钻井平台,是为挪威建造的第三座钻井平台。在挪威附近海域所有服役的钻井平台中,它的钻探速度位居第一。能源源不断的取得海外订单,企业过硬的技术水平和质量管控是关键。

  中集来福士公司代理技术总监贺昌海向记者介绍道:“它要求我们整个平台在挪威恶劣海况情况下,保持一个原点基本不动,来实现整个平台的钻采。我们这个平台不仅能达到这个要求,还能达到在整个平台一个防火区失掉的情况下,还保持在这个原点不动。”

  骨干企业带动,山东已形成以青岛海西湾为中心的大型船舶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集群,以烟台为中心的大型海洋工程装备制造集群,以威海为中心的中小船舶制造集群和以东营为中心石油装备制造集群。以集群为载体,山东正谋求在更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上有所突破。到2015年,全省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产值将达到1500亿元,占全国七成左右。

   作者 王晓文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