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字号”海洋机构缘何齐聚青岛

作者:徐增娥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2011年05月23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1-05-23 字号:

 

  处于蓝色经济区域前沿的青岛,拥有其他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海洋科技。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海洋地质研究所……目前,全国三分之一的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高科技人才汇聚于此,成为青岛蓝色经济发展最大的动力。

  “甚希望在青岛设一国立海洋研究所”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才。早在新中国成立前,青岛就汇集了童第周、曾呈奎、朱树屏等海洋领域的著名科学家,青岛海洋科研机构的引进,最初就是借助了这些海洋人才之利。

  1934年,童第周从比利时学成回国后来到青岛,在国立山东大学任教授,开始从事海洋生物研究。抗战胜利后,童第周重返山大任教,提出的“将生物系分成动物系和植物系,另外新建水产学系、成立海洋生物标本厂和海洋研究所”建议均被校长赵太侔采纳。

  1947年,童第周和刚从美国回来的曾呈奎创办了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由此,山大海洋研究所成为青岛乃至全国海洋研究机构的先驱之一。1948年,童第周到美国考察访问,担任美国耶鲁大学客座研究员。虽身在异国,但当他听到青岛即将解放的喜讯后,立即谢绝美国研究机构的挽留,回到了青岛。

  1949年7月,应全国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筹备会邀请,童第周和曾呈奎进京赴会,此次会议决定成立中国科学院。童第周、曾呈奎针对我国海洋科学研究状况,从国家对未来海洋科技的需求出发,向筹建中国科学院的负责人之一竺可桢口头提出在青岛建立全国性海洋研究所的建议,得到了竺可桢的支持。

  10月26日,童第周与曾呈奎联名写信给中科院副院长陶孟和、竺可桢,正式向中科院提出在青建立海洋生物研究所的建议:“海洋之发展,亦为中国目前要务之一,盖不但渔业、水产之研究,在经济上有莫大之价值,即国防、航海、气象等问题有待于海洋之研究者甚多。中国海岸线长达1万8千余公里,迄今尚无一较有规模可作研究之所……青岛地点适合,气候宜人,为太平洋西岸最适于研究海洋之处……现科学院业已成立,对于海洋科学,谅必有详细之计划,甚希望能在青岛设一国立海洋研究所。”

  11月1日,中科院正式挂牌办公。11月21日,陶孟和、竺可桢给童第周、曾呈奎答复称:“和等职责所在,对于各种科学研究,应求次第发展以应建设之需。承示各节,当在专门委员会中提出讨论也。”不久,讨论得以通过,在青岛建立海洋研究机构一事最终确定下来。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组建始末

  由于新中国成立初期海洋科研力量薄弱,当时在大陆从事海洋研究工作的只有20多人,且多数为研究海洋生物学,领域较窄。因此中科院决定采取循序渐进的办法,先成立海洋生物研究室,同时注意吸收物理、化学及地质方面人才,条件成熟时再成立多学科、综合性海洋研究所。

  1950年春,中科院派出以吴征镒为首的联系组到青岛商调童第周、曾呈奎二人参加中科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筹备工作。在仍然兼任山东大学教学任务的条件下,童、曾二人获准调入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这样,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部分工作人员成为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最早的一批成员。童第周又从北平研究院动物研究所调来一批干部和图书、仪器,筹建工作进展顺利。据吴征镒回忆:“这是解放初期科学院贯彻党的政策得力,与高级知识分子认识到自己主人翁地位后团结协作、振兴科学的热情相结合的结果。童第周所表现出来的直爽、民主、宽厚、不计得失,是促进这一过程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给人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1950年8月1日,新中国第一个专业海洋研究机构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在莱阳路28号正式成立,童第周任主任,曾呈奎、张玺任副主任,全室共28人,设有海洋无脊椎动物、海洋植物、浮游生物、鱼类、生理胚胎和环境等6个研究组,标志着中国现代海洋科学全面、系统、规模化发展的开端。

  针对学科空白和研究力量薄弱之状,童第周等在短时间内争取到几位刚回国的海洋领域专家学者,建立发展起鱼类生态学、资源生物学、繁殖生物学、浮游动物学、沉积生物学研究和物理海洋学研究等。与此同时,招收了大批优秀青年学生,培养壮大起物理化学、海洋学和海洋地质学队伍。

  1954年,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从上海迁往武汉,中科院就把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独立出来,改为直属中国科学院的独立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童第周仍任主任。1956年,在讨论《1956-1967年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时,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的童第周、曾呈奎、毛汉礼提出两条意见:一是非生物学的人员必须大量增加,二是必须有一艘自己的海洋调查船。他们的意见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赞同,他们提出的 “中国海洋的综合调查及其开发方案”,也成功地进入国家重点科学技术任务的规划中。当年夏天,国家就给海洋生物研究室分配了几十名大学毕业生。1957年,中国第一艘海洋调查船“金星号”改建成功并投入到渤海湾及北黄海西部海洋进行综合调查。1957年,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改为中科院海洋生物研究所。

  1959年1月1日,中科院以“海洋研究工作在国防和国家经济建设上均有重大意义”,将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扩建为全国性的海洋研究机构,定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童第周任所长,成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多学科、综合性的海洋研究机构。

  1961年中科院长春地质研究所和中科院山东分院海洋化学研究所并入中科院海洋研究所。

  集聚效应持续放大

  1949年10月,在中科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仍在酝酿时,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由上海迁至青岛,由著名水产学家朱树屏任所长。

  新中国成立初期,山东大学水产系和海洋系培养了大批海洋科研人才,成为各海洋科研机构顺利发展的重要条件。早在1946年,厦门大学曾设海洋系,但1952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其大部分师生并入山东大学海洋系。上海则在1952年才成立上海水产学院。因此在发展海洋科技方面,青岛比厦门、上海有着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基础的优势。1958年10月山东大学迁往济南,但留下的海洋、水产、地质等系在第二年就迅速组建了山东海洋学院(今中国海洋大学)。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等共同支撑起了青岛乃至全国海洋科研的中坚,新中国海洋科技事业就此起步。1953年4月,上述3家机构开始在烟台、威海渔场及其附近海区进行鲐鱼生物特征、浮游生物及理化环境条件等项目调查。10月,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室曾呈奎等创造了海带夏苗培育法,有力地推动了海带养殖业发展。1957年,在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海洋组统一领导下,由中国科学院、水产部和山东大学等合作,在渤海、渤海海峡及北黄海西部进行了为期一年的多船同步观测,揭开了我国大规模海洋综合调查的序幕。

  青岛海洋科技发展产生了强大的“虹吸”效应,从60年代至80年代,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地质矿产部海洋地质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院渔业工程研究所、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山东省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山东省社科院海洋经济研究所等纷纷在青成立,全国海洋科技领域的“两院”院士绝大部分在青岛,青岛由此成为国家海洋科研机构和海洋科研人才最大聚集之地。

  进入21世纪,青岛市实施引进大院大所战略,在六个“国家队”基础上,又引进组建了国家海洋科学研究中心、国家深潜基地、中国海洋发展研究院(设在海大)等海洋科研机构,形成了愈加明显的海洋科研优势。

作者:徐增娥

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