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生命与世界相连

作者:刘 淼来源:青岛新闻网-青岛日报2011年04月18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1-04-18 字号:


    “亲爱的海大同学们,大家上午好!我知道你们累了,我们用两分钟自由地伸展自己的身体,想跳一下也可以。”这是著名作家毕淑敏昨日在中国海洋大学人文讲坛2011年第一讲上非常特殊的开场白,当时和平之船总负责人吉冈刚做了一小时的报告。体贴入微的话语,总是向上抿着的嘴角,标志性的短发,处处闪现着慈祥的圆润,联想起她在方块字中展现出生活的千姿百态,感到更加亲切。

  距9:00报告时间还有10分钟时,报告厅已经限制进入了。屋里边边角角、过道,甚至讲台下的地上都挤满了学生。没有想到在90后的大学生中,也同样追捧妈妈级作家毕淑敏的文字。因为面对的是大学生,毕淑敏演讲的题目有些不同以往:“怎样成为国际型人才”。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和平才是最终的出路,因为海风是没有国界的”

  2008年毕淑敏乘和平之船绕环地球一周,她感到最大的收获就是用全部感官体会到,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活的人们不论国籍、肤色、信仰,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只有和平才是最终的出路,因为海风是没有国界的,海豚是没有国界的,污染是没有国界的,战争是没有国界的……她说,讲到利益时,现在常常会说“把蛋糕做得更大一些”。这句话的潜台词是可以分得更多,但是,作为地球之子人、动物、植物,都能够深切地体会,地球只有一个,她是一个脆弱的家园。

  毕淑敏说,我们星球上70%的表面覆盖着海水。如果说大学生要有全球视野,中国海洋大学首当其冲。因为中国海洋人才太少,中国海洋大学学生任重道远。

  “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为一己幸福。与世界命运相连,你们的生命将无比灿烂”

  “你们如樱花般的笑脸,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毕淑敏看着眼前渴望求知的青年学生,由衷地赞叹起来。她说,人生一定要有目标,因为生命是一张单程票,尽管年轻,但在远方也是生命的终点。并且生命是唯一的,是不可逆的。人生不会回到出发点,年轻人要确定向何方射出自己的生命之箭。

  “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毕淑敏嘱咐在场的青年学生,要强健身体,拓展视野,坚定意志,要有一个良好的身心状态,面向世界为自己确立的目标。毕淑敏说自己这些年特别热衷幸福这个话题。有的人认为有一个好工作、好丈夫或好妻子,甚至开多大排量的车就是幸福。中国在快速发展轨道上,物质过多地蒙蔽了众人的双眼。其实,人生最大的幸福,不能为一己幸福,要与世界命运相连,你们的生命将无比灿烂。

  “直视死亡的境遇存在,这么多年一以贯之,以后的写作也会这样”

  昨天下午,毕淑敏还来到海大附中,与中学生互动。当被问及自己为何弃医从文时,她说因为对人有好奇心。人看起来差不多,为什么做出的事差异那么大?世界万事皆有可能,都有非常复杂的逻辑,她希望把自己的思考与多人分享,因此就有了她写的那些文章。

  毕淑敏说,从医20年是她写作最宝贵的财富。因为20年从医给了她两个重要烙印:一是让她知道人是那么容易死。和平时期大城市的生活让死亡显得那么遥远,可是自己17岁去阿里,尽管不愿意,但是在一般人不知道死亡是何事时,她必须直视死亡。战友牺牲死亡是她最早触及的死亡,让她知道死亡是真实的存在,不会因为闭上眼睛就消失,他非常冷硬地死在那里,让她联想到有一天自己也会那样死去。有了这些体会,让毕淑敏有了第二个烙印,想趁自己活着时,抓紧时间,珍惜生命,好好生活。

  直视死亡的境遇存在,是毕淑敏这么多年在她的作品中一以贯之的事情,她说自己以后的写作也会这样。中国文化中拒绝死亡。但她认为,每一个生命的尽头都伫立着死亡,越年轻体味到这些忧伤后,生命会更加生机勃勃。

  王蒙给热爱写作的中学生的建议:

  身上要有想记录新意的驱动软件

  著名作家王蒙昨日下午与毕淑敏一同来到海大附中。他对热爱写作的中学生提出建议。

  “写作离不开对生活的热爱,对每一天的热爱,对父母、老师,对居住的城市、对海洋,对国家,对地球,星空,什么时候能够表达对世界的爱,写得就有意思,写得舒服。写作不是为了作文的分数,而是从心底里流淌出的生活的赞歌。”

  “学生身上要有想记录新意的驱动软件。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有好的,或不太赞成的东西。人最怕的是感觉每天都一样,而实际生活中上课、学习、生活总会有一些重复的东西,人生重要的是发现新意。”

图/文 刘 淼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