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蓝色经济重视教育

作者:佚名来源:半岛都市报2011年4月1日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1-04-01 字号:

    《青岛市蓝色经济区改革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已经通过市长办公会原则通过,近日将试行。记者了解到,在科技、科研等方面,《实施方案》还明确提出了加强海洋高等教育建设、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等几个“大项目”。其中提到到 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将建成具有世界较高水准的综合类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建设完成,校区完全投入使用。到 2015年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技术装备和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海大要建世界一流

  《实施方案》提出,加强海洋高等教育建设,把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学科门类齐全、优势学科突出的世界一流综合类海洋大学。支持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等高等院校重点发展海洋学科和专业学院。

  到2013年,高等院校的重点海洋学科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到2015年,重点海洋学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把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具有世界较高水准的综合类海洋大学,多数海洋专业学院初具规模。

  其中,2011年,研究确定海大三期共建投入额度及实施方案,签署“四方”共建协议。与山东大学签署青岛校区建设协议,启动山东大学青岛校区建设。开展“市校重点学科共建工程”前期工作。2012年,启动驻青本科院校“市校重点学科共建工程”,支持高校发展海洋新能源、船舶制造、海洋环保等海洋学科及专业学院。

 2013年,完成中国海洋大学三期共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学科和专业学院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一期建设完成。2014到2015年,对中国海洋大学三期共建验收,中国海洋大学建成具有世界较高水准的综合类海洋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校区二期建设完成,校区完全投入使用。完成驻青本科院校重点学科一期共建,启动二期共建。

  同时,实施示范性职业技术院校建设计划,建设一批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到2013年,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初具规模,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在校生增长30% 左右。到2015年,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海洋职业技术教育基地。

  建国家级创新平台

  《实施方案》提出,加快推进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建设,提升高校、科研机构研发水平,打造国家级海洋科技综合性创新平台。

  2013年,基本完成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主体工程建设,在建和规划新建的国家级海洋科技创新平台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完成。2015年,技术装备和研发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中,2011年,完成“高性能仿真平台”计算环境构建方案、计算设备招投标等有关事宜。参与筹建国有股份有限公司,完善规划方案,协调落实省、市政府3亿元建设资金。2012年,全面启动海洋国家实验室二期工程相关立项和规划工作,二期建设计划征地359亩,新建4个公共实验平台和 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其配套设施。2013年,增建海洋调查观测平台和滨海综合实验平台的剩余部分,建成3个整合实验平台。2014到2015年,建设6个工程技术中心和海洋科技博物馆。

  加强海洋气象观测预报建设

  《实施方案》还提到,要加强青岛近海海域气象探测系统和海洋气象灾害预报预警能力建设。

  其中,到2012年,在青岛近海岛屿新建、更新8个自动气象观测站,建设2个船舶自动气象观测站、1个气象浮标站、1座卫星通信中心站,建成高性能计算集群及数值预报系统。建设青岛胶州湾高速公路气象监测预警服务系统。开发专门针对港口作业和船舶引航的港口气象服务预报预警系统。

2013年,建设海上重大活动和应急突发事件气象服务系统,建立相应的服务流程。建设海洋气象探测设备保障和海上应急气象服务船。调查、分析、评估青岛近海及海岛风能等清洁资源,建立青岛近海气候资源数据库。

  2014到2015年,积极开展海洋渔业、航运物流和海洋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建设海洋气象专业服务产品制作发布平台,建立与海洋服务用户的专用高速网络系统和“3G”移动通讯系统。开展滨海城市群建设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分析、模拟和定量评估。建设低空气象探测服务系统。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