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学校建校90周年之际,70多位来自国内外顶尖海洋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一流学者聚首青岛,参加海洋科学与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全球海洋峰会

回顾学校留学生教育的悠久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1924年,学校创立之初便招收了来自南洋和朝鲜的9名留学生。1960年,学校招收首批来自越南的本科留学生。

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2012年,学校推进实施国际化战略;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2015年,教育部全面推动“一带一路”教育行动。随着来校留学生数量稳步增长,留学生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并与全球科教发展与时代进步一道,展现了国际人才培养的不同方面和重点领域。

从“合作”到“共生”,高校国际合作进入新时代,国际化战略迎来新的历史起点。2014年,学校建校90周年,70多位来自国内外顶尖海洋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的一流学者聚首青岛,达成《未来海洋青岛共识》;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建设行列。

2021年10月20日,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成立大会暨签约仪式举行(摄影:刘莅)

学校一方面不断拓展深化和欧美国家、科教机构在优势学科领域的密切合作,建设新的高层次国际合作平台;另一方面,积极拓展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涉海科教机构的合作,培养具有海大底蕴的、“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人才。学校代表国家先后加入了北极大学联盟、“东盟水产教育网络+”等,牵头成立了全球涉海大学联盟、中挪海洋大学联盟,在合作中践行“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

《发挥海洋学科优势,提升“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创新实践》便是其中的代表性成果。这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学院教授李华军带领团队牵头申报的项目,在今年7月份获得2022年(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发展海洋特色来华留学生教育,团队交出了海大答卷,也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成果。

锚定“三个服务”,打造“留学海大”品牌

“希望的明天就在眼前,此刻虽然是黑暗,但是黎明就要到来,别放弃,继续前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一首Keep on Keeping on的原创歌曲在海大园中孕育流传。

2016级汉语言专业的Blessing Kataware和2017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Simbarashe Chari,共同作词作曲,为大家加油打气,献上了温暖与爱心。他们正是“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项目”的学生,这也是学校首个“政校企”合作来华留学项目,被联合国作为中国对南南合作贡献的优秀案例并入选“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分会首批优秀案例。

“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项目”开学典礼(摄影:刘莅)

2015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中津两国“守望相助、精诚合作”,是“真正的全天候朋友”。对此,学校积极推动建成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和青岛恒顺众昇集团共同出资设立“津巴布韦来华留学生委托培养项目”,得到了两国政府的高度重视。

2016年和2017年,时任津巴布韦总统穆加贝亲自送学生启程赴华留学,涵风与辛巴分别是其中的一员。他们与同伴们从遥远的非洲东南部大陆,跨越山海来到海大,学习汉语言、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也在课余时间感受学校学习氛围、体验青岛的文化生活。

目前,141名学生顺利毕业回国。回国后,他们有的在中国中铁津巴布韦子公司、中电集团津巴布韦分公司等工作,继续为中津友谊注入力量,担当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两国交流的友好使者。

从非洲大陆到欧亚大陆,学校的国际化教育进程与时代同频,多线并行。

2017年11月1日,“中泰海洋和水产中心”揭牌仪式举行(摄影:刘海波 )

2017年11月1日,泰国曼谷,于志刚校长与泰国农业大学Chongrak Wachrinrat校长为“中泰海洋和水产中心”揭牌,也揭开了两校崭新合作的新篇章。

泰国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学为特色的大学,水产学科在泰国水产渔业研究领域中建立最早、排名第一,学术资源丰富;而学校海洋科学、水产学科在全国名列前茅。两校优势学科“强强联手”,于2018年面向全球招收硕士研究生,共同制定培养方案、由双方导师共同指导并组成答辩委员会,符合各自授位条件后由两校分别授予渔业科学与技术、水产品加工与贮藏、水产养殖、微生物和生化药学等学位。

一流的学科需要一流的课程。为提高“中泰中心”人才培养质量,水产学院、医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共建了 11 门国际化专业课程,构建了水产学科群全英文硕士课程体系,从招生、师资、课程、培养计划、培养过程到毕业条件等方面严把培养质量关,同时与科学研究与产业推动挂钩,为留学生提供深造和就业机会。

“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一度进展缓慢,但双方携手应对,通过线上授课、线上指导、更换实验材料、邮寄实验样品和试剂、将实验移至泰国农大开展等方式,最大程度地保障了留学生学业的推进,完成了双方师生合作发表同行评议期刊论文的毕业要求。”中泰海洋和水产中心执行主任、水产学院教授李景玉介绍道,截至2022年,4届32名学生在海大留下了学习的足迹,部分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作为学校第一个海外办学机构,“中泰中心”是两国建立的第一家联合中心,也是中国面向东盟国家人才培养、海洋和水产科教研究的桥头堡,对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打造“留学海大”品牌提供了可供借鉴和示范的案例。同时,将来华留学生教育纳入学校“双一流”建设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服务学校一流大学建设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多次赢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赞扬。

“来华留学生是促进世界各国人民民心相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中坚力量,来华留学生教育也是搭建国家与国家之间沟通与交流的桥梁,我们一定要服务党和国家的外交大局,发挥来华留学生教育积极的作用。”海德学院党委书记、原国际教育学院院长秦尚海谈道,基里巴斯来华留学生项目以实际行动落实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的号召。

2019年9月,中国与基里巴斯恢复大使级外交关系。得知国家留学基金委拟将在我国台湾地区留学的基里巴斯学生转学至大陆高校的信息后,国际教育学院主动联系、积极争取,校领导高度重视并表示:“将尽最大努力支持国家外交大局,特殊事宜给予特殊政策,各部门、各学院全力支持,共同做好接收工作。”

来到学校后,基里巴斯学生在充实的校园生活之余,也尽情感受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氛围。在2022年青岛电视台春晚舞台,他们穿起自己的民族服饰,跳起热情洋溢的舞蹈,给北半球的寒冬带来了浓郁的热带岛国风情。由3位基里巴斯籍学生创作的“我眼中的中国”短视频,发布在中国驻基里巴斯使馆FACEBOOK主页,在基里巴斯当地获得了热烈反响。

两国政府都十分关心基里巴斯学生。今年3月,基里巴斯共和国内政部长来校访问,提出了“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基里巴斯的留学生来到中国海洋大学学习”的期许。校长于志刚说到:“学校将在巩固现行培养专业的基础上,探索在海洋和水产方面的人才培养和科技合作,聚焦海洋空间规划、海洋资源开发等领域,为中基友好关系发展作贡献。”

聚焦“海上丝路”,构建国际涉海科教平台

2013年9月和10月,习近平主席先后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2015年3月28日,《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发布,“一带一路”教育行动开始全面推进。国家就持续加大对中国-东盟科教合作制定了细致的支持计划和项目,设立“中国-东盟海上丝绸之路奖学金”,面向东盟10国提供1000个奖学金名额。这些政策的出台为“一带一路”教育国际交流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2017年4月,学校主办“中国-东盟水产教育网络校长论坛暨海洋与水产科技研讨会”(摄影:刘邦华)

2017年4月,学校主办“中国-东盟水产教育网络校长论坛暨海洋与水产科技研讨会”。来自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越南、束埔寨、老挝、缅旬等东盟国家的20余所科教机构、国际组织和中国高校的12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会议聚焦“海上丝绸之路”水产科教合作和推进“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计划,以“共商、共建、共享,推动中国东盟水产科教协同创新”为主题,交流学术,凝聚共识。

“十三五”期间,学校先后与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东盟国家十余所科教机构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打造“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战略支撑平台,中泰中心和中马中心是代表性实践项目。

2019年10月28日,学校与马来西亚登嘉楼大学共同推动的“海洋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举行。中心以海洋生命技术为核心,汇聚海洋生命、水产、海洋药物、海洋地质、海洋工程等多学科优势资源,通过联合培养研究生、开展海洋领域科技合作等,进一步提升合作层次,推动作为水产教育东盟网络+成员的学校与东盟国家的密切合作,为构筑“海洋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

由此,中泰中心以国际化人才培养为主体,中马中心以科技合作和产业推动为两翼,形成了“—体双翼” 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2020年学校申报山东省与东盟交流合作研究中心建设并成功获批,形成了集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产业推动和教育智库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

从“海上丝路”到“冰上丝路”,从“理论研究先行”到实践探索检验,学校一直行走在开放办学、实施国际化战略的探索之路上。

2012年,学校发起创立中俄北极论坛,至今已成功举办11届,见证了我国在极地深远海领域话语权和影响力的稳步提升,这对于中俄两国在北极的交流合作有着重要作用,已发展成为中俄两国北极学者之间制度化、常态化的交流平台。

4月23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建军节。在2015年海军节,学校创办了“极地与门户”网站,更新极地与海洋每周新闻、智库动态、要闻评论,开辟极地政治、极地法律、极地开发等9个栏目更新学术与新闻动态,这是国内迄今为止唯一具有新闻报道和学术研究双重功能的极地研究交流平台。研究团队和顾问团队几乎囊括了北极八国和域外国家一流的北极研究者,累计访问人次达百万之巨,访客逾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为研究人员和实业界提供了“公共产品”,初步实现占据话语高地和议题引导的目标。网站的作用得到了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和自然资源部国际合作司的高度评价。

团队还与北京理工大学成立联合研究团队,引入大数据方法,建成系列大数据库和质量监测模型,建成了“一带一路”教育政策大数据库、留学生招生大数据库、学术人才简历大数据库、“全痕迹”大数据库和问卷大数据等五大类数据库,厘清招生质量与规律,绘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流动图谱,追踪高质量生源流动轨迹。团队据此向教育部、外交部等高层管理部门提供咨政建议,受到国家重视。

契合“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构建国际涉海科教平台与网络,形成了协同育人新模式:拓展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海洋岛国的生源分布,搭建国际涉海大学联盟,牵头中国-挪威海洋大学联盟,参与北极大学、国际南极学院……学校形成了“国际涉海组织-国家-高校-院系-学生”多层面交流互动的来华留学生培养机制以及集人才培养、科技合作、产业推动和教育智库为一体的国际合作平台。

这些布局和探索既契合“一带一路”倡议,又凸显了学科特色和优势,成为引领“海上丝路”来华留学生教育的样板。目前,学校来华留学生来自五大洲80多个国家,覆盖了“一带一路”沿线的主要国家,其中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来华留学生占到80%。

引入“新海洋观”,讲好中国故事

“国际课程非常棒,教学质量也好,当涉及到科研督导时,还有最好的支持与指导系统。”

“学校拥有卓越的科研能力,配备了最先进的实验室和现代化的设备,还有强大的师资力量,像我们实验室的现代化设施和设备支持前沿的研究和创新。”

谈起在海大读书的“吸引力”,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法2021级博士生Alida和化学工程2022级博士生Afzal Ali便打开了话匣子,在海大读完研,他们都选择了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他们喜爱这里“最好的学习环境”,也对海滨城市青岛“宜人的气候”“理想的环境”“舒适的生活”赞不绝口。

留学生们的交口称誉自然得益于学校在提升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上的探索与实践,一流的平台、模式与敬业向上的团队,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平台建设上,学校整合教育资源,与青岛市政府合作,聚焦海洋科技转化、海洋产业升级、蓝色智库等研究热点,开展“一带一路”建设研究,培养来华留学生;探索“高校+政府+企业”培养新模式,获得教育部和省、市的来华留学生奖学金支持,与政府和企业共同设立来华留学生培养项目。

以中印高级商务硕士项目教学培养为例,来自印度企业、政府、高校等各行各业的学生每周会到中国企业访学参观、实习实训,走进物流仓库、银行港口、海尔海信的厂房车间,现场学习中国企业管理经验、流水线工作办法,亲身感受中国速度,探究中国高速发展背后的故事,回到印度后,在自己的实践领域应用、传播这些先进经验、技术,对项目高度赞扬,也为学校带来连续不断的生源。这个项目因而被印度总理称赞是中印两国高等教育机构合作的典范。

这种“双向奔赴”还发生在留学生与授课老师之间。经济学院副院长李剑教授及其团队为留学生讲过很多课,深知其中的酸甜苦辣。“给留学生上课,光是英语水平过关是不够的,这个过程不是把教给中国学生的内容翻译成英语,整个教学内容、方式方法都要进行调整,因为教学对象改变了,是拥有不同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的留学生们。”

这意味着,从上课开始,授课教师们就面临很多难题:是否记住留学生的名字,国际教材如何融入中国案例,分组讨论如何开展,小组展示如何控场,授课过程中面对时不时的提问如何调整教学节奏……一路“过五关斩六将”下来,老师们也练就了一身本领,不仅能帮助留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还能反馈到对中国学生的教育教学上,“老师们必须热爱这个工作、投入这个工作才有可能做好”,李剑多次说道。

此外,各学院立足专业特色,开展了形式丰富的文化活动。“‘国际范系列沙龙’邀请来自不同国家的留学生主讲多样的文化趣事,为促进相互理解、开拓师生视野、打通国际交流渠道提供了机会。”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宋文红教授介绍道。

在各学院教师们全身心的指导下,留学生们打通第一、第二课堂,在学习中成长,在生活中体悟,也在丰富多彩的文化体验活动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国际教育学院统筹协调,国际合作与交流处、教务处、研究生院等职能部门建立全链条质量保障体系,坚持质量为先、趋同管理、同质教育、提质增效,做好管理与服务工作;开设系列中国传统文化课程,传递中国文化精髓;开展校园文化主题活动,设立国际月、国际文化节、国际美食节,培养传播中国文化的国际使者;搭建实习实践平台,组织全球海洋夏令营、企业参观实习等活动,讲好中国故事。

李华军院士(右二)与留学生交流(摄影:吴涛)

团队还创造性地提出了“和平和谐、生态保护、文化交融、合作共享”的“新海洋观”,与“海洋命运共同体”一脉相承,依托海洋与水产学科优势,创新海洋科技体系,开设“海洋知识英文系列讲座”,组织留学生进行航海实践和“东方红3”船科考活动,培养留学生对海洋研究的兴趣。

经过近十年的实践,学校“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探索与实践成效显著,李华军院士这样总结:“我们在开展理论研究先导、海洋特色引领、科教产融通、政校企协作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创新与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成果,为培育谋海济世、‘知华友华爱华’的国际化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看,来华留学生结构不断优化、层次和质量得到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学历生达到553人,比例从2016年的33.2%增加到90%左右;2020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研究生学历生达294人,海洋、水产优势学科研究生比例达到40.5%;2022年来华留学生论文盲评通过率达90%,论文质量不断提升。学校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他们有的成为巴基斯坦、印度的杰出科学家,有的在IBM等世界知名企业任职,有的获得尼泊尔总统授予个人的最高荣誉、尼日利亚地球科学领域的国家最高奖,有的成为斯里兰卡“一带一路”组织创始人之一,持续致力与中国的合作交流……一系列成果对国内外其他涉海高校产生了示范与借鉴作用。

值得高兴的是,今年5月,学校通过了来华留学生高等教育质量再认证,获得了“学校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提质增效、稳步发展阶段”的评价,这标志着在第一次认证后的7年里,来华留学生教育进入内涵建设、稳步发展阶段,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展望未来,学校将继续深入实施国际化战略,逐梦“一带一路”,引领“海上丝路”来华留学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着力打造开放合作的海大格局,朝着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破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