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崂山校区学生宿舍项目封顶”“浮山校区人才公寓项目封顶”“西海岸校区东区学生宿舍主体结构顺利封顶”……日前,中国海洋大学先后有多项惠及师生的基建项目迎来封顶,成为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为师生办实事、解难题的典型案例,在改善住宿环境,提升师生幸福感方面赢得连连点赞。
顺应师生期盼,改善居住条件只是中国海洋大学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扎实开展“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的一个缩影。在创新育人方式、提升育人成效,改善民生、增进师生福祉,智慧赋能提质增效解民忧,开展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等方面学校也屡出新招。在获得广泛赞誉的同时,广大师生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大大提升,全校上下加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干劲更足了,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热情更加高涨。
大学之道,育人为本。
作为一所综合性海洋大学,工科是中国海洋大学实现一流大学建设的关键支柱,以工兴海是中国海大人始终如一的追求。在国家大力倡导新工科建设的时代背景下,学校以“我为师生办实事”为契机,加强育人平台建设,以新理念扎实推进新工科建设新态势,不断取得新成效。
“终于有了我们自己的工程训练中心”“再也不用一早坐车去校外借用别人的场地进行实习实训了”“这样的工程训练中心太高大上了”……2021年8月26日,中国海洋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正式揭牌运行。该中心突出海洋装备与仪器特色,着力培养学生的海洋工程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保证工程实训教学任务的同时,还承担大学生科技竞赛和科学研究项目的实践、试验工作,为培养担当强国重任的海洋工程人才保驾护航。
在中国海洋大学有一门十分火热的“宝藏课”——《“海大味道”饮食文化与实践》。该课程独辟蹊径,把课堂搬进食堂,大厨变身老师,锅碗瓢盆就是教具,同学们利用16个学时的时间,学习烹饪基本知识和技能以及食物的营养与搭配等。“为落实国家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号召,学校开设了这样一门劳动教育课,让同学们在学习中探究中华饮食文化魅力,领略独特的海大校园风味。”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保障处副处长、饮食服务中心主任李永贵说。课程自2021年6月开课以来异常火爆,报名通知一经发布,几分钟之内就满员。海德学院的王子牛同学表示:“这门课程让我有机会亲手去做菜,期间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调味料用量和火候的把握,不亲手尝试永远不会知道这些问题多难处理。”其他同学也表示,通过这门课程,磨练了意志,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行,也更加懂得去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
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是中国海洋大学服务海洋强国建设的国之重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海大探索“大思政课”方法路径,把课堂搬上“东方红3”船,开设《海洋科考认知实践》课程,面向全校所有专业研究生开展安全教育和应急演习,学习海洋调查基本知识和海洋多学科常规要素观测方法并配以海上科考实验。在“海味儿”十足的讲述中,告诉青年学子,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凭海而立、因海而兴的大学,希望青年学子坚守“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传承不畏艰险、探索不已、勇于超越、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宏愿作出应有贡献。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中国海洋大学聚焦师生需求和“急难愁盼”问题,打造“三上三下”工作机制,深入开展调研,建立重点民生项目清单,积极为师生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民忧,不断提高师生员工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2021年9月9日,在第37个教师节来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奠基仪式举行,标志着海大教职员工期盼已久的附属实验学校建设驶入快车道,人民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的愿望即将变成现实。这既是崂山区与海大深化务实合作、回应人民群众期盼的大喜事,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民生工程、德政工程。“期待”“可喜可贺”“好棒!互相促进”“什么时候建成呀”……广大师生员工翘首以盼,给予点赞。
民以食为天。营养可口的饭菜、良好的就餐环境是一所大学增强人文关怀和提升师生员工归属感的有力保障。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工餐厅是一个集就餐、休息与交流为一体的舒适餐厅。运营一段时间以来,也面临着就餐时排队拥挤、就餐效率低等现象,老师们的就餐体验感不足。老师的需求,就是办实事的动力。2021年,学校尽快完成了对崂山校区教工餐厅的扩建,增强了老师们就餐的舒适感。“水果品种丰富,蔬菜种类齐全,想吃的菜基本都能买到,价格也不贵。”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赵元晖说。“老师吃完饭后,还可以买点蔬菜和肉类带回家,非常的便捷。”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王萍对教工餐厅处处为老师着想的良好服务赞不绝口。
近年来,中国海洋大学浮山校区家属区自来水管线老化严重,给教职工生活用水带来极大不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学校把其作为“为民服务解难事”的重点来抓,下决心实施“一户一表”改造,提升教职工生活用水质量,消除供水安全隐患,实现便捷缴费,彻底解决这一长期困扰教职工生活的“老大难”问题。“改造过程中施工难度大,涉及范围广、周期长,但这关系到广大教职工长远供水安全及用水便利,我们正克服困难加快推进。”中国海洋大学后勤保障处能源与修缮管理科科长高世江说。截至目前,已完成室外管网安装DN150管395米,DN100管445米,砌筑井室33处,完成楼外供水主管道敷设和814户室内水表及管道安装。“‘一户一表’改造是利民工程,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我们单元12户已经全部改造完毕,大家都非常感谢学校的便民政策。”12号楼的朱慧英对学校切实保障改善民生的作法感到十分满意。
开展校园电动自行车治理,启用非机动车登记管理系统,规范车辆停放,保障师生的交通出行安全。在鱼山校区设计改建“微浴室”,为学生提供生活便利。在食堂洗手池加装热水器,寒冷冬天,师生洗手有热水,暖手更暖心。举行学生公寓墙绘活动、改造宿舍区晾衣场、打造东海苑“一站式”学生社区……一桩桩、一件件,都是解民忧暖民心的好事实事。
截至目前,中国海洋大学重点民生项目办结率为85.7%,二级党组织各类办实事事项共计672项,办实事任务办结率为94.9%,未完成事项属长期项目,正在按计划推进,预计2022年全部完成。
信息时代,数据先行,智能服务,群众所需。
在职证明、收入证明、成绩单、学籍证明、奖学金证书……在高校,这些证明类材料需求量巨大,以往师生需要前往不同的部门提供材料,才能开具出来,有时候不止跑一次,既浪费了师生的时间,也影响学校管理部门的形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海洋大学借助信息化手段,有效打通部门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汇集互联和共享,推进证明事项一键办理、办事流程一键查询,让数据多跑路,让师生少跑腿。如今,在崂山校区和鱼山校区宽敞明亮的智能化自助服务大厅里,师生可以利用里面的智能服务系统自助下载、打印20余项证明材料,流程得以优化,师生办事“最后一米”的困境得以解决,极大提升了学校协同服务和综合管理水平,推进了校园治理数字化、智能化,提升了师生线上线下办事的体验度和便利度。
“原来办证需要在工作日,带齐各种证件去对应的部门办理,现在改为自助办理,只需两三分钟就办好了,而且是全天候服务。”到智能化自助服务大厅开具成绩单的李鸣同学对这种集下载、打印、验真于一体的“一网好办”模式感到十分便捷。“身为毕业生,我超喜欢这个功能。”“对学生非常实用,简单方便。”“这也太方便了吧!果然是办实事!!!”同学们纷纷留言点赞。
信息化时代,如何提升资产管理的效率与水平?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海洋大学主动创新资产管理与服务模式,打造了“一站式”平台。现已建立资产业务网上审批服务大厅,上线网上商城、电子合同、仪器设备维修申请等服务模块,实现面向师生审批业务的全流程网上办理,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自上线以来,平台已办理资产业务18526笔,签署生效电子合同1720份,完成仪器设备维修审批308笔,办理大桶水采购业务378笔。此外,学校还打造了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为师生提供危险化学品、普通实验耗材购买、存储、使用、废弃回收全流程的“一站式服务”,便捷师生的同时,使实验室安全管理更加智能化。
智慧课堂、智慧教务、智慧后勤……在为师生办实事的过程中,愈来愈多的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服务正不断地融入中国海洋大学师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在丰富校园治理体系、提升校园治理能力的同时,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更加高效、便捷的服务。
云南省绿春县,青山绿水,四季如春。
2021年8月,绿春县入选国家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也是中国海洋大学的定点帮扶对象。学校先后出台了《2021年度定点帮扶云南省绿春县工作计划》《关于引进“云南省绿春县乡村振兴专项基金”的说明》等计划和举措,发挥优势,积极作为,助力当地乡村振兴。
绿春产茶,驰名中外,茶叶产业是当地重要经济支柱和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
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汪东风教授主动请缨,从茶叶入手,为绿春乡村振兴贡献智慧和力量。年过六旬的他带领团队6次奔赴绿春,深入茶村,走访茶农,来到茶园田间地头,走进茶叶制备车间,手把手教方法、面对面传经验,为当地培训了400余名技术人员、茶农和农村干部,并将价值近50万元的高端茶制备专利——“一种富含茶多糖茶饼的制备工艺”无偿捐赠给了当地,为绿春县茶叶产业发展提供强大技术支撑,并协助当地开发了“东仰云海”系列高香白茶。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经过中国海洋大学和绿春县的共同努力,绿春高端茶项目已经逐渐成熟,富含茶多糖系列饼茶、高香白茶年均产能预计可达200吨,年均产值最高可达4400万元。汪东风表示,作为一名科技工作者,要在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奋力当好科技自立自强的排头兵,让广大农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这是义不容辞的使命。
社会实践活动,是青年大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和培养自身社会技能的重要途径。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化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引导广大青年学子走出校门,走到社区,走进乡村,运用多种形式为群众讲党史,为百姓做好事,上好与现实相结合的“大思政课”,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不断激扬青春奋进力量,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博士调研团以模范鱼饵企业为样本,与行业代表探讨人工钓饵与环境友好的关系,探索行业标准的制定规范。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部团队走访东营市海洋规划局、现代水产养殖示范园区,总结推广渔业示范区成功经验。红旗智援博士团党支部深入革命老区开展专题调研,运用自主研发的“多维贫困因子介入诊断术”,为当地制定乡村振兴方案。其他团队深入全国各地调研并推广“莱西经验”“江北生态发展模式”“吕艺特色农创小镇”“祁东黄花菜产业致富经”等乡村振兴案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希望小屋”儿童群体结对帮扶实践团走访禹城市5个“希望小屋”获助家庭,制定了“一对一”结对计划,通过线上方式延续帮扶成果。基础教学中心“深蓝帆船梦之队”实践团结合自身所学专业,向青岛市小学生积极开展帆船知识技能宣讲培训活动……点点滴滴、桩桩件件,海大学子在投身实践、服务人民中绽放青春、收获成长。
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中国海洋大学还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点亮火热青春。2021年学校有19名本科毕业生前往贵州德江县、贵州遵义市、西藏拉萨市及云南绿春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此外,在疫情防控、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创建文明城市、关爱老人、海洋科普等方面,众学子也积极践行志愿服务精神,强化责任担当,不断建树海大青年良好形象。
(文章作者:冯文波 设计:袁艺 制作: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