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对历史进程的认识越全面,对历史规律的把握越深刻,党的历史智慧越丰富,对前途的掌握就越主动。”

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学习教育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大会,开展自学、专题学习,挖掘校史中的红色基因、在社会实践中感悟党的精神,深入研究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一年来,中国海洋大学立足实际、注重内容的巩固和形式的创新,做好顶层设计、稳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广大师生在学中“明理”,在行中“增信”,在研究中“进一步感悟思想伟力”。从学校党委常委、中层领导干部,再到每一个党员师生,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学习,更加深刻地领悟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等道理,将进一步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中国海洋大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

好学深思:读书本悟,学讲话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为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学校要求师生党员原原本本学党史、全面系统学党史、联系实际融会贯通学党史,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从党的奋斗历史中汲取前进力量。

“学习党史才让我意识到党的百年奋斗历程的艰辛和不易。”“读前辈们从枪林弹雨中走来的故事,我们更加坚定了忠诚于党的信念!”“党和国家是每一个国人的沃土和家园,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打开党员们的自学笔记,这样的心得体会比比皆是。

“盛世伟业,其道大光。”2021年7月1日,学校组织全校师生收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现场直播,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庄严宣布:“中国人民绝不允许任何外来势力欺负、压迫、奴役我们,谁妄想这样干,必将在14亿多中国人民用血肉铸成的钢铁长城面前碰得头破血流!”一席话收获了观众们经久不息的掌声。已是耄耋之年的原校党委书记、校长施正铿动情地说:“我18岁前生活在国统区,和四亿同胞一起经历了备受欺凌、穷病交加的黑暗时代,深知党领导人民摆脱穷困、站起来和强起来的不易和豪迈,我感恩党的教育、培养。”

学校领导干部以身作则、示范引领,带头做专题讲座,交流学习体悟。

“历史告诉我们,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2021年9月,学校党委书记田辉以“勇立潮头担使命 奋斗青春谱华章”为题,为2021级4000余名本科学生讲授“开学第一课”,带领同学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听课学生纷纷表示“开学第一课”有深度、有温度。运动训练专业学生董浩岳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每一个青年人的担当,我们将秉承中国海大人敢于担当、勇于奉献、成才报国的追求,让青春在为祖国、为人民的不懈奋斗中绽放绚丽之花。”

在“校长下午茶”活动中,校长于志刚围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与师生代表共话“读书与成长”,于校长寄语广大青年学生,认真学习党的奋斗历程中的英雄人物和先进模范,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3个小时的交流结束后,大家仍意犹未尽,师生们真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们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表示要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志存高远,在攀登知识高峰中追求卓越,在肩负时代重任时行胜于言,展现出海大青年应有的精神风貌和青春担当。

“站在当下,回望百年,中华民族走过的历程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用鲜血、汗水、泪水写就的。”在学校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上,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带领全体师生重温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在场师生备受鼓舞,表示要在无悔的奋斗历程中赓续精神血脉,厚植家国情怀。

学校组织广大师生党员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精神,通过理论学习中心组、“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教职工理论学习、干部培训等形式深入开展学习研讨。

2021年11月8日至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召开。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师生员工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迅速掀起了学习热潮,师生纷纷发表学习感悟。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薛长湖教授表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重点研究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问题,为我们明确了前进方向,提振了谋事创业的信心。创新与国运相牵,人才与国脉相连,当前国家激发科研工作者奋力拼搏的良好环境前所未有,作为一名高校科研教育工作者,将继续积极投身科技强国、教育强国建设,勇于攻坚克难,深入研究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的‘卡脖子’问题,为建设一流大学勠力奋进。”

学校还积极组织师生党员们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辛亥革命11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领悟“辛亥革命永远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然屹立的里程碑”的革命情怀;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感悟“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万丈豪情;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体悟“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等。

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全校师生学党史、学讲话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提高,政治觉悟进一步提升,优秀党员师生层出不穷。博士研究生李卓然在央视“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中斩获第三名,展示了海大学子扎实的党史知识基础和爱党爱国的深厚情感。

中国海洋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助力教育扶贫

大道行思:实践中悟,服务中悟

“党史学习教育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要发扬马克思主义优良学风,坚持分类指导,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推进内容、形式、方法的创新,不断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学校以整合专业特色、创新供给为抓手,在积极引进学习资源的同时深度挖潜,让党史学习教育的形式更“活”,内容更“实”,引领师生在实践活动中悟思想,在服务群众过程中悟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种精神和思想上的洗礼。2021年8月,学校组织“学党史、悟思想,奋进新时代”干部培训班,让干部们纷纷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走入梁家河的窑洞,在现场教学中学习党在延安时期的成长历程,带着“奔赴延安,学习什么?走进延安,寻找什么?离开延安,带走什么?”问题,践行“党史学习教育一直在路上”。培训结束后,干部们深有感悟:“简陋的窑洞与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一切使我更加坚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人民的历史选择。”“这次培训加深了我们对党的初心使命和以人民为中心情怀的深刻理解。”“通过现场感受延安精神的精髓,体验习总书记在梁家河七年知青岁月的奋斗故事,体悟了一代代共产党人艰苦奋斗、攻坚克难、勇于担当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品质。”

在行中思,在思中悟。各学院也动脑筋、想方法,发挥专业优势、立足具体实践,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新又走心。

井冈山精神、女排精神、抗疫精神、创新精神……海洋生命学院“百年党史与中国精神调研队”按照百年党史的历史脉络,分阶段梳理中国精神,并整理了百幅中国精神图文汇编成册,号召师生从百年党史汲取奋进力量、做中国精神传承弘扬发展者。“历史从哪开始,精神就从哪产生,百年党史也是一部中国精神的传承史,中国精神沉淀着弥足珍贵的红色基因,我们要做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心人,用实际行动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青年报》以《做传承红色基因的有心人》为题报道了调研队的故事。

从“开天辟地的红船”到“新时代”的鲜活的党史,从故事的视频演绎到“四史”的线上宣讲,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从“会议精神”“历史事件”“指导思想”“重大战役”“党员典型”等5个模块梳理录制了38个党史故事,带领师生感悟党先进的政治属性、崇高的政治理想、高尚的政治追求和纯洁的政治品质。

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举办“定向越野赛 重走长征路”活动,将党史知识竞赛与越野赛相结合寻足迹、学党史、悟初心;基础教学中心举行“致敬红色经典,弘扬爱国精神”草坪音乐节,用异彩纷呈的节目编排唱响青年一代的传承和担当;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策划“红色经典诗歌解析与诵读”主题讲座,以诗歌为媒传承红色基因。

这是二级党组织丰富多彩的红色实践中的一抹剪影。2021年,学校32个二级党支部以重点明确、特色突出的创新形式学习党史,策划了50多个活动,用微党课、专题报告会、音乐会、党史知识竞赛、读书思辨会、志愿服务、实践调研等方式将党史学习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要鼓励创作党史题材的文艺作品、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作为山东省最早的革命红剧团体,学校海鸥剧社排演了《永不消逝的电波》《海之魂》《心系山海皆可平》等红色话剧,深入挖掘校史红色资源,凝聚精神力量。观众们在回顾英雄人物的事迹中得到精神的洗礼,更加坚定了报效国家、无私奉献的理想信念:“如今的繁荣与和平,是英雄给予我们的馈赠;长河无声奔去,唯爱与信念永存。我们将继续传承王成海、叶立勋等革命烈士的红色传统,践行他们的科研情怀,怀着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海洋的热爱,打造祖国的美好未来。”《中国日报》等媒体以《中国海洋大学海鸥剧社推出红色话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为题予以重点报道。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广大青年学子在实践中将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内化为精神动力,将小我融入大我,在行稳致远中实现人生价值。11月9日,《光明日报》在“红船初心”特刊分别以《将谋海济国的信念书写在蔚蓝大海上》《青春向党 逐梦深蓝》《汲取精神滋养向海图强》为题,整版介绍了学校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创新做法。

2021年11月25日,教育部党史学习教育高校第八巡回指导组一行参加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联合主题党日活动暨师生宣讲团集体备课会

研精覃思:研究中悟,阐释中悟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

稳步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学校发挥科教融合的优势,力促学懂弄通党的创新理论,将其与“树人立新、谋海济国”的使命担当结合,运用多学科理论和方法开展研究阐释,在宣讲、研讨会中领悟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历史意义和宝贵经验。

“如何建构新型邻里关系、共建社区共同体”是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区建设观点的重要问题。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王琪、陈霞教授以《传承优秀邻里文化 推进社区共同体建设》为题在《光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进一步探讨社区共同体的建设,并结合实践提炼出了宝贵经验。

“进一步回答好‘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新的赶考路上要交出的无愧于历史和人民的新答卷。”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王付欣以“牢记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为主题在《青岛日报》发表访谈,从“是什么”关系到党的性质宗旨,“要干什么”关系到党的使命任务,永葆赤子之心、坚持自我革命等方面阐释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思想是前进的旗帜。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党史学习教育与理论学习研究阐释、马克思主义学科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开设《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通识课程,创立“中国近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研究团队,开创“马克思主义海洋观”“海洋灾害史”等研究方向,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培根铸魂的精神力量。

学校积极创新宣讲、研讨形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

青年马克思主义宣讲团、“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团打造“教师+学生”宣讲队伍,在校园内外举办130余场党史学习专题宣讲,夯实信仰之基;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依托“时代先声”理论宣讲团,开展“四史”线上宣讲,坚定理想信念;全国涉海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联盟成立大会以“四史如何融入思政课教学”展开热烈讨论,感悟真理力量;“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聚焦党的百年历史在世界发展史上的地位与贡献,传承红色基因。

各学院在课程和社科项目建设上与时俱进,不断增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的立体感,强化党史学习教育整体效果。

法学院召开《习近平法治思想概论》集体备课会,将专业特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实践相结合;经济学院刘曙光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重大专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的海洋强国建设方略研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探索党的十九大以来海洋强国建设方略为目标,提出今后我国海洋强国建设的对策建议。

以史为鉴,硕果累累。学校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四个自信”、高校思政等的研究成果获青岛市社科规划项目立项3项,获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青年教师科研专项立项2项。学者们从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传统思想来源研究”“青岛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机理与实现路径研究”等方向切入时代脉搏,推进党史学习教育迈向新高度。

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更加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念,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为学校开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局面,注入了新的强劲动力。

(文章作者:王红梅、纪玉洪 设计:袁艺 制作:刘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