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春在船上指挥锚系浮标布放。(受访者供图)
本报讯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2022年12月5日,依托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建设的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正式获批设立。
“作为一名海洋领域青年科研工作者,这一年来真切感受到国家海洋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亲身参与并见证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的建成……”接受记者采访时,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周春感慨道,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怀让他和整个团队乃至全校师生备受鼓舞,这一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将殷殷嘱托牢记心中,埋头科研取得累累硕果,用一个个瞩目的成绩谱写着海洋强国的华章。记者 沈丽焕
他16年间随船航行600余天,航迹遍及多个大洋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在深海研究方面主要开展两方面工作:一是在南海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空-天-地-海”一体化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二是牵头建设“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防灾减灾、海洋经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这个观测网的主要建设者之一,我感受到莫大的鼓舞和激励。”对于周春来说,海洋是他十余载挥洒汗水、砥前行的“实验场”。2006年考入中国海洋大学后,周春与海洋结下了不解之缘。本科四年、硕博五年、留校任教至今,十六余载他参加了20多个科考航次,海上航行600余天,航迹遍及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是不折不扣的“海上健将”。
在成立三亚海洋研究院之际,2019年周春跟随团队从青岛来到三亚,见证了三亚海洋研究院的成立和成长。如今,研究院已成为学校开展南海观测与信息服务工作的重要依托平台。尽管已经和海洋“打交道”16年,周春仍觉得对海洋的了解只是冰山一角,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开展环境观测、提升对海洋环境特征的认知,是支撑海洋可持续开发利用、实现海洋强国的必由之路。”
“海上作业24小时连轴转,被浪从头浇到脚是常有的事”
十多年来,伴随着一声声嘹亮的汽笛声,周春一次次搭载科考船起航开展科考,每年少则2次,多则3-5次,每个航次时间持续一到两个多月。漂泊在茫茫大海上,周春一刻都不敢松懈,在宝贵且有限的船时内,为获取更多海洋观测数据,他经常24小时连轴转,要尽快完成各项试验,还要学会适应海上的环境,利用温盐深仪、海流仪、测深仪等多种先进设备为广袤的海洋做“体检”。
每到炎炎夏日,海面温度升高,甲板温度常常高达50多摄氏度,一台台几十甚至上百斤的仪器设备需要搬到甲板组装、布防、观测、回收、拆卸,再运回船上实验舱进行数据提取和维护。“白天一瓶瓶矿泉水一饮而尽,晚上一杯杯浓茶提起十二分精神作业。”周春说,在船上稍有不慎就可能会造成重大安全事故,“尤其是遇到大风大浪,甲板作业犹如坐过山车,被浪从头浇到脚是常有的事。如果遇到台风天,动辄四五米的浪,几千吨的巨轮也如一叶扁舟摇晃不定,胃里翻江倒海也要扶着栏杆去实验舱查看仪器设备的固定有无松动,考虑如何调整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弥补避风耽误的船时。”
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当看着电脑屏幕上珍贵的观测数据时,周春就会觉得特别有成就感。在这些数据中,周春发现海底世界并不平静,而是暗潮涌动,数千米深的海洋底层经常存在着湍急多变的海流和壮观的“深水瀑布”,海面下也同样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漩涡和“巨浪”。
攻克难题精准预测,协力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去年4月25日,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海上安装完成,这对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记者了解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为“海基一号”海上安装提供精细化的内波预报信息保障,攻克海洋内波发生时间与强度预测难题,对施工期间海洋内波进行精准预测,成功锁定了最佳安装气候窗。一年来,三亚海洋研究院先后开展了3个科考作业航次,集成锚系浮标、水下滑翔机等多样化实时观测装备,形成复杂海洋环境实施立体观测能力;集中开发海洋动力环境、生态环保等系列数据产品,在海洋环境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研发了防污有效期达5年以上的长效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突破了海洋装备保障的核心技术;制定了2项国家海洋行业标准。
“对海洋信息的立体观测和全面掌握,是我们依托海洋进行生产生活的基础。”周春说,在开展科研的同时,也将相关实验数据运用到和海洋相关的产业,协力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
承担科研项目110余项,80余名高层次人才常驻海南开展科研工作
目前,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率先在海南高质量培养研究生,并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了以解决海洋关键核心问题为导向的理工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余项,80余名高层次人才常驻海南开展科研工作,200余名专家教授到琼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到2025年海南专项研究生在学规模预计达到1200余人。
科研脚步永不停歇。今年,中国海洋大学南海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即将开工建设,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群的科技优势,构建四大技术创新中心、一个标准评价中心等,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贯通“战略研究-技术研发-标准评价-成果转化-产业推广”海洋产业培育链条。
“海洋强国的重大使命愈发艰巨,我们将不负青春、不负韶华、不负时代,继续谱写海洋强国新篇章,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周春说。
新闻来源:2023年4月12日[海南特区报]茫茫大海上,一待就是一到两个多月,顶风破浪给海洋“体检”,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这群“医生”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