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三亚海洋研究院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学校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科学指引,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年来,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顽强奋斗,拼搏进取,加快推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事业发展取得突破性进展。学校“观海听涛”新闻网特推出【回澜】专栏,回顾和总结全校师生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为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海洋强国建设作出的新贡献。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学校三亚海洋研究院
【2023年4月12日光明日报】中国海洋大学:写好海洋“蓝色种业”大文章
□记者:刘艳杰 通讯员:新闻中心 冯文波
“海水养殖动物分子育种平台的成功搭建,将为鱼、虾、贝等水产生物育种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推动传统育种模式向智慧育种模式转变,效率更高也更精确。”日前,在位于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的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里,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名誉院长包振民谈起团队的新突破喜笑颜开。
在中国海洋大学,广大水产育种人聚焦水产种苗这一渔业“芯片”,接续奋斗、集智攻关,用实际行动践行大食物观,写好“蓝色种业”大文章,让我国的“蓝色粮仓”更安全更殷实。
传薪火:矢志不渝向蔚蓝
在中国海洋大学鱼山校区,有一栋名为“科学馆”的建筑,历90余年风雨,愈发厚重典雅。进入馆内,映入眼帘的是两尊铜像,一位是我国“克隆先驱”童第周,另一位是“中国海带之父”曾呈奎。他们为海大海洋生命学科的发展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在遗传学与育种领域的卓越建树,为后继者开辟了广阔而又意义深远的探究之路,一代代海大育种人沿着先辈足迹,矢志不渝,深耕渔业“芯片”,孕育出生生不息的蓝色希望。
在海大海洋生命学院楼前也矗立着一座雕像,他就是我国海洋生物遗传学和育种学的奠基人方宗熙教授。20世纪50年代,应童第周邀请,方宗熙到校执教,开启了海藻遗传学研究的序幕。他发现和揭示了海带经济性状的数量遗传规律,并建立了海带选择育种技术理论与方法,先后培育出“海青一号”宽叶品种、“海青二号”长叶品种、“海青三号”厚叶品种等海带优良品种,使我国成功跻身国际上实现海洋生物良种培育的国家之列。
薪火相传,开枝散叶。海带、紫菜、龙须菜、扇贝、牡蛎、鱼类、对虾……如今,中国海洋大学已形成了一支以孕育水产新品种为己任的“梦之队”,奋力书写着谋海济国的新答卷。
育良种:打赢“蓝色种业”翻身仗
20世纪90年代后期,扇贝养殖业暴发了大规模流行病害,给我国扇贝养殖业造成致命打击。培育高产抗病良种被提上日程,时任海洋生命学院副院长的包振民和团队争分夺秒地攻关。
2006年,凝聚着包振民无数心血和汗水的栉孔扇贝新品种“蓬莱红”通过审定。作为我国科学家自主培育的第一个扇贝新品种,“蓬莱红”具有生长速度快、产量高、肉柱大、抗逆性强、壳色鲜红、遗传性能稳定等特点,一经推出,就得到养殖户的喜爱,先后获国家海洋局创新成果一等奖、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水产育种之路,创新无止境。”在包振民和团队的努力下,“蓬莱红2号”“海大金贝”“獐子岛红”“海益丰12”“蓬莱红3号”“海益丰11”等扇贝新品种不断涌现。
随着我国扇贝养殖技术和良种培育技术的创新,扇贝产量已经从20世纪70年代初的年产20多吨上升为现在的近200万吨。产量的增长,带来的是价位下行,曾经的海珍品,如今已走上寻常百姓的餐桌。“这是最令人自豪的,因为我们的努力,中国老百姓得到了大量高品质的蛋白质。”包振民说。
包振民团队还突破了低成本高通量基因分型技术难关,建立了全球最大、种类最多的基因组综合数据库,使我国成为掌握贝类基因资源最多的国家。
2022年7月,农业农村部公布审定的水产新品种中,海大科研人员培育的占4个,海大成为本次新品种审定数量最多的高校。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胡景杰教授团队参与培育的金鲳“晨海1号”名列其中。
近日,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石斑鱼、花鲈和卵形鲳鲹优质抗逆新品种培育”启动会在三亚举行。作为项目负责人,胡景杰说:“我们将以强海兴海、强农兴农为己任,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致力于打造‘育繁推’一体化水产种业创新体系,为海水鱼类的深远海及工厂化养殖提供优良种质支撑。”
青岛蓝色种业研究院、宁海海洋生物种业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沿着祖国的海岸线,一个个高端水产种质创制创新平台搭建而起,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推动我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的活力引擎。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我们将着力破解水产种业‘卡脖子’难题,全力守护‘蓝色粮仓’,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包振民说。
【2023年4月12日大众日报】中国海洋大学服务海洋强省和海洋强国建设
铸造强力引擎 展现担当作为
□记者:杨国胜 薄克国 通讯员:新闻中心 曾洁
“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时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
一年来,中国海洋大学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崇尚学术,谋海济国”的价值追求,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服务海洋强省和海洋强国建设中展现新时代高校担当。
海洋创新指数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海洋经济总量位列全国第二,全国近一半的海洋科技人才、三分之一的海洋领域院士集聚于此……山东建设海洋强省对于海洋强国建设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山东已启动新一轮海洋强省建设行动。中国海洋大学瞄准定位,勇担使命。
山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要大踏步迈向深蓝,实施“透明海洋”等重大工程,做强重大涉海平台,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海洋科技创新中心。2023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深化“透明海洋”工程,这也为中国海洋大学服务海洋强省建设指明了方向。目前,中国海洋大学陈朝晖团队正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最新航次,他们将搭乘“东方红3”船在西北太平洋海域开展黑潮延伸体观测系统的构建工作。黑潮延伸体观测系统和南海潜标观测网等均是“透明海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海洋和水产是中国海洋大学的优势特色学科,也是学校服务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的重要引擎。在水产领域,学校长期聚焦攻关选育优良品种、自主研发种质资源等关键核心技术。山东作为东部沿海大省,凭借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成为中国海洋大学深耕水产育种育苗的主战场。在山东,学校先后完成了海带选择育种、对虾工厂化育苗、栉孔扇贝苗种培育等原创性、引领性技术的研发。
2022年底,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包振民领衔的“重要设施养殖鱼类优良种质创制与规模化苗种培育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获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驻鲁部属高校“十四五”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批复立项。今年3月,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海洋农业与淡水渔业科技创新”专项“耐高温、速生扇贝和牡蛎新品种培育”也正式启动。一系列技术创新将为山东建设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推动水产行业转型升级注入新的动力。
得益于中国海洋大学“持续强化特色学科,重点推进综合发展”的建设思路,一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在涉海药物、工程、材料、经济和文化等领域攻坚克难,推动山东海洋创新指数稳步增长,发掘海洋经济发展新亮点。2022年6月,“海洋装备特种材料山东省工程研究中心”通过认定,针对国内海洋工程装备开发中的重大难点问题开展研究;2022年9月,一款波浪滑翔器在青岛通过验收;2022年12月,免疫抗肿瘤候选新药“注射用BG136”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成为国内首个进入临床试验的抗肿瘤海洋药物;2022年12月,海洋经济类课题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023年3月,《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海洋文化”专题和《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6—2020)两项重磅成果发布,增强了海洋强国建设软实力。
进入新时代,高校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呈现出主动性、精准化、全方位等特点。在过去的一年里,中国海洋大学聚力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立项208项,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0项,学校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在海洋、水产、极地与岛礁、医学研究等领域资助关键核心技术项目16项,为服务海洋强省、海洋强国建设铸造强力引擎。同时,学校成立国内合作工作办公室,编制专项规划,实施服务山东、服务青岛行动,全方位服务山东省和青岛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和党的二十大赋予海洋强国建设新的更高的历史地位,赋予科教事业新的更重的时代责任,赋予中国海洋大学新的更大的光荣使命。”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在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如是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国海洋大学将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及区域发展,扎根齐鲁、锚定目标,为“走在前、开新局”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海洋大学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
【2023年4月8日海南新闻联播】稳步推进自贸港|用脚步丈量:向海图强 深耕南海踏浪行
【海南日报】迎着召唤向深蓝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牢记使命、埋头科研,助力海洋强国建设
谆谆嘱托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员对空基海洋遥感观测平台进行检修保养。 记者 王程龙 摄
“总书记的关怀让我们倍受鼓舞。”从黄海畔来到南海边,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树果铭记深情嘱托,筑梦深蓝。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一年来,中海大将殷殷嘱托扛在肩上、刻在心间,埋头科研,研发制造新装备、紧盯需求选育攻关水产新品种、着眼未来精心培育人才团队,以实干构筑陆海兼修现代化强国的磅礴深海力量。
上新|原创海洋技术成果颇丰
2022年4月25日,由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平台主体工程海上安装完成,这对于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提及该消息,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赵玮难掩激动:“研究院协同‘海基一号’团队创新研发了海洋内波动力快速统计与精细化预测模型,攻克海洋内波发生时间与强度预测难题。”
“学校在海南所需的‘深海’和‘南繁水产’等领域积累了雄厚的学科和科技创新优势。”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闫菊说,将努力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不辜负总书记的关怀与期盼。
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执行院长邵长江透露,一年来,该院先后开展的3个科考作业航次,集成了锚系浮标、水下滑翔机等多样化实时观测装备,形成复杂海洋环境实时立体观测能力;集成开发海洋动力环境、生态环保等系列数据产品,在海洋环境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研发了防污有效期达5年以上的长效环保型海洋防污涂料,突破了海洋装备保障的核心技术;制定了2项国家海洋行业标准。
中海大“海洋遥感定标实验室”超洁净暗室内,积分球、黑体等定标设备一应俱全,陈树果正带领团队开展原创攻关,力争让海洋水色卫星遥感数据更准确,推动海洋水色卫星遥感尽快走完“最后一公里”。
陈树果说,当前团队边学边想边实践,着力推动海洋光学仪器国产化,让更多的“中国制造”从海南走向世界。
克难|攻关水产种苗“卡脖子”难题
南美白对虾种苗依赖进口、种质衰退,是海南壬海水产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许圣钰最头疼的问题。如何掌握核心种源?她想到了求助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技术团队。
“进口种虾不仅价格昂贵还存在供应链断供的风险。我们选育出第一代速生高抗南美白对虾新品系,其生长速度和存活率分别提高15%以上,水产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教授包振民透露,团队利用新技术获得精准的水产动物基因型数据和表型数据,提高了选育效率,缩短了育种周期。
如今,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科研人员的身影持续活跃在三亚、文昌、东方等地的水产基地。把论文写在海洋里,以建设运行“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为依托,在生物技术、遗传学、基因组学及良种培育等方向开展大量科研工作,有力支撑我国水产种源自主可控。
智慧育种新突破。中海大着力打造热带水产种质创新体系,搭建的水产物种分子育种平台,为鱼、虾、贝等水产生物育种工作提供了种质资源管理和育种方案制定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取得我国在水产智慧育种的突破性进展。
“渔业往深海走,深海网箱养殖、工船养殖的兴起对水产新品种选育提出新要求,我们将沉下心来做好水产种质创新,针对不同养殖设施选育不同良种,赋能‘种业硅谷’建设,推动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同步提升。”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副院长胡景杰说。
培优|产学相长成效明显
“看看,这张在‘东方红3’号静音科考船上举行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海南专项研究生开学仪式的照片入选了‘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邵长江向海南日报记者介绍。
创新人才引育,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率先在海南高质量培养研究生,立足自贸港培养涉海领域急需高层次人才,并强化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构建了以解决海洋关键核心问题为导向的理工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
“我们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10余项,80余名高层次人才常驻海南开展科研工作,200余名专家教授到琼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到2025年海南专项研究生在学规模将达到1200余人。”邵长江说。
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的中国海洋大学南海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平台,将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数字经济、新材料、海洋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挥学校涉海学科群的科技优势,构建四大技术创新中心、一个标准评价中心等,开展关键技术创新及成果转化,贯通“战略研究—技术研发—标准评价—成果转化—产业推广”海洋产业培育链条……
深海浩瀚,探索无垠。以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目标,中海大三亚海洋研究院正奋跃而行,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努力为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海南日报》三亚3月25日电,记者:黄媛艳)
【海南日报】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博士后魏丽:想留在崖州湾科技城继续打拼
日前,初见魏丽,她正伏案盯着电脑屏幕,查看一组组海温数据,不断地调试代码,一上午的时间一晃而过。身为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博士后,魏丽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海温融合预报,并成功申请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多源卫星海表温度融合项目从2021年底开始构思,2022年3月提交。在此期间,管磊、赵玮、俞智斌三位来自不同学院的老师从多角度先后给予技术细节指导,去年成功获批立项。”魏丽感叹,以往学院之间的交流较少,研究院力促学科深度交叉,多个学科的专家团队汇聚,构建的以解决海洋关键核心问题为导向的理工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有助于不同学科的知识形成大交叉,极大地推动了原创性科研工作的开展。
该项目利用多源卫星观测数据建立海表温度观测场,针对中国海域海表温度特征构建预报模型生成背景场,综合多种海表温度数据的优势,提升对近岸和中小尺度现象的状态估计,生成高质量海表温度产品,将有助于满足海洋表层结构追踪、生物生产力物理指标测定等研究的需求,从而提高认识海洋、经略海洋的能力。
“之前的专业是海洋探测技术,但目前课题需要数学、计算机领域的相关内容,崖州湾科技城入驻了10多所高校,丰富的教师资源为我提升相关理论和技术水平提供了便利。”魏丽表示,这将有助于高质量完成科研项目。
走进研究院的机房,多台服务器正在运行,“这里的服务器性能可以满足团队的科研需求,丰富的数据源为我们更快、更准地做好海温融合预报提供了坚实保障。”魏丽说。
“2020年刚来时,园区缺乏实验设备,实验进度较慢。如今,只需网上提交申请,很多国际最新的科研设备马上就能获批使用。”在魏丽看来,现在的崖州湾科技城人才济济,大家跨专业、跨学校优势互补、协同攻关,科研气氛特别浓厚,“更坚定了我留在三亚继续打拼的心”。
(《海南日报》三亚3月25日电,记者:黄媛艳)
【2023年4月11日海南日报客户端】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揭牌成立
本报讯 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近日在三亚崖州湾科技城举行揭牌仪式。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出席活动。
据了解,实验室主要面向国家海洋强国和海南自贸港建设重大战略需求,针对当前我国的核心战略海域—南海的环境信息观测和服务能力薄弱的现状,立足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在南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方面的雄厚技术基础,围绕“南海立体观测网”和“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两大主线开展攻关,获取南海复杂海洋环境的长期、立体、实时数据,并开展融合信息服务,支撑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等方面战略需求,打造国际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领域的国际高地,助力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打造“深海科技城深海创新中心”,推动海洋强国建设和海南自贸港建设。
据了解,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围绕深海、南繁(水产)等领域提升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能力,着力打造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深海前沿阵地。目前该院逐步升级完善海地空天一体化的“南海立体观测网”,支撑海洋强国建设。2022年开展了3个科考作业航次,完成了潜标的再布放,并集成了锚系浮标、水下滑翔机等多样化实时观测装备,形成南海复杂海洋环境实时立体观测能力,相关成果入选2022年度中国海洋与湖沼十大科技进展;牵头推动建设“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集成开发海洋动力环境、生态环保等系列数据产品,为亚洲最深导管架平台—“海基一号”的海上安装提供精细化的内波预报信息保障;制定《海洋固有光学参数测量仪定标技术规范》《海洋光谱辐射计辐射定标技术规范》2项国家海洋行业标准。(记者:黄媛艳)
【2023年4月11日青岛日报/观海新闻】为“海底森林”建设定“规范”
海大牵头制定我国首个“海草床修复标准”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4月11日讯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牵头编制的行业标准《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获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该规范提出了海草床生态修复选址应关注的主要因素和遵循的各项条件,描述了包括物种选择、植株移植和种子底播等建设方法,并明确了海草床建设后的管理与维护要求,是我国首个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行业标准,为规范并保障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提供了技术依据。
据介绍,海草是地球上唯一一类可完全生活在海水中的被子植物,广泛分布于温带、亚热带和热带浅水海域的潮下带、浅滩、泻湖、河口等区域。目前全世界海草种类有13属74种,分布于我国沿海的海草种类有10属22种,约占全球海草种类数的30%。海草通常大面积聚集生长,形成广袤的海草床,构成典型的海草床生态系统,亦有“海底草原”和“海底森林”之称。海草床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功能和潜在的经济价值,在海洋生态环境改善、生物资源养护和生物多样性维护与提升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海草床是全球最高效的碳捕获和碳封存系统之一,同红树林和盐沼植物共同构成海洋的蓝色碳汇,是全球重要的蓝色碳库。
几十年来,受人类活动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海草床以每年7%的速率快速退化,超过1/3的海草床已完全消失,海草床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已成为国际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目前,我国现有海草床约3万公顷,碳储量估计可达600万吨以上,每年碳埋藏量预计超过5万吨,具有巨大的固碳、储碳潜能。因此,防止海草床的继续退化并促进它们的恢复,不仅对缓解近岸海域生态压力、养护生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和提高沿海地区生产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我国陆续实施了一些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但因缺乏相关的标准指导,修复技术、方法也未统一,导致海草床生态修复效果参差不齐。为了规范海草床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提高海草床建设效果,迫切需要制定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进一步指导海草床生态修复工程实践,促进我国海草床生态保护与修复,助力我国海洋生态文明建设进程。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沛东海草床修复与保护研究团队从事海草床的修复、保护等研究已有17年时间,在海草床修复、保护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2020年7月,团队接到了农业农村部下达的《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编制任务,便牵头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山东省渔业发展和资源养护总站、青岛农业大学、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辽宁渔港监督局、河北省水文工程地质勘查院、马山集团有限公司、威海虹润海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开始了编制工作。为了增强规范的普适性和可操作性,团队深入到省内的烟台、威海、东营及河北唐山曹妃甸、福建、广西、海南等地开展实地调研,并于2020年11月形成了征求意见稿和编制说明。此后,几经意见征求、修改,《海草床建设技术规范》由农业农村部批准发布,于今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张沛东介绍,规范规定了海草床建设的区域选划、本底调查、建设方法、监测与评价、维护与管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适用于全国范围内退化生境海草床修复与重建。“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18400千米,岛屿岸线长14247千米,跨越22个纬度带。我们在编制标准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力求使技术规范符合实际、易于实施,并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张沛东介绍。规范的实施确保了我国海草床生态修复工作有标可依,填补了该领域的行业标准空白,对提升海草床建设效率和建设效果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促进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和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等提供了技术支撑。(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世锋)
叶质:既偶然又幸运的选择
□新闻中心 赵奚赟
深夜常有一个身影,忘我地穿梭在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斑马鱼养殖系统的实验室,或检查各个鱼缸里斑马鱼的状况,或查看设备的运行状态,确保整个系统的每个细节都能得到妥善处理,使之维持高效稳定的运行……
他就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副教授叶质,去年4月10日下午,作为一名水产动物遗传育种的科研工作者,他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考察研究院时的嘱托,深切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殷切希望。
叶质(右)在实验室
“水产品是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组成中的重要部分,良种对于水产养殖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在水产行业也存在着严重的种业‘卡脖子’现象,这是我们一直在努力希望能解决的问题。”在海大读研时期的叶质,选择出国留学进一步扩展自己的科学视野,在选择留学专业时进行了调整,从免疫与病害方向转到了遗传育种方向,先后到美国奥本大学和华盛顿大学进行学习研究,以便将来回国更好地进行海洋生物的遗传育种研究。
“最终选择三亚扎根海南对于我来说是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又是非常幸运的一件事。”加入包振民院士的团队一直以来是叶质的梦想,留学归国后,他主动联系了包院士,当院士询问他是否愿意到海南发展时,他欣然答应了。
海南进行海洋动物育种研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这里海洋动物遗传资源丰富、气候适宜、育种周期短,是做育种工作的天堂圣地。起初叶质开展工作并非一切顺利,随着崖州湾科技城的发展和实验室配套的完善,他觉得当初的“偶然”是如此正确。
石斑鱼是南方重要的水产养殖鱼类,也是由叶质所在的包振民院士领衔团队主要研究对象之一。团队一直致力于石斑鱼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目前正在与企业合作开展石斑鱼种质评估与新品种培育工作。针对石斑鱼良种缺乏的问题,目前团队已经收集了东星斑种质资源31份,构建了东星斑优质、速生和抗病核心种质库,系统评估了其遗传多样性特征和群体遗传结构,建立了东星斑分子信息库。
经过几代水产人的努力,我国近些年水产养殖科研以及产业发展迅速,生产效率和水产品品质有了很大的提升,昔日石斑鱼、对虾和扇贝等名贵的海产品都端上了千家万户的餐桌。然而,水产动物的遗传育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育一个新品种往往需要经过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产学研的紧密结合尤为重要,所以这项工作不仅仅需要科研人员的持续努力,同时也需要水产从业人员和民众的理解支持以及政府政策层面的引领和投入。
习近平总书记到研究院考察这一年以来,叶质感受到不论是从群众,还是企业、科研机构以及政府层面对于水产种业的关注和投入都有所增多,他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聚拢效应会进一步凸显,从而帮助我国更快地打赢水产种业翻身仗,为我国水产种业安全提供保障。
在遗传育种领域,叶质所在团队牢记总书记的关怀和嘱托,一如既往地发挥科技优势,不断探索创新,通过优化育种模式、创新品种培育技术、加强遗传资源保护与利用等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为保障国家渔业生产和提高水产动物品质作出不懈努力。同时,团队还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科技项目,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的合作,努力加强我国海洋科技实力和推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
生活中叶质习惯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在他看来,骑车在运动的同时还能清醒头脑,践行绿色环保,是非常好的生活方式。他精心呵护着自己指导的每一位学生,努力为大家营造有人情味的氛围。
牟铭是叶质协助指导的包院士的博士生,加入团队前,学术方向有些迷茫,曾经萌生退学的想法。在包院士根据他的科研基础背景指导确定了大方向后,叶老师悉心帮他梳理了毕业设计的选题,与包院士讨论明确了具体的研究思路和实施方案,目前课题已经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牟铭也重拾了对科研的兴趣和信心。
由于研究方向的特殊性,很多实验需要在养殖场进行,养殖场的条件相对艰苦,叶质与同学们同吃同住在场里。夜间出海获取研究材料,在得知同学们不会游泳后,便独自和工人一起出海,这让硕士生刘佳龙心里满满是感动,也切身体会到科研的真正意义。
“深海”和“南繁”是三亚海洋研究院打造服务南海、进军深海的桥头堡。短短几年时间,研究院从无到有,从有到精,正是新时代中国海洋大学高速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到国家需要的地方去,做祖国需要的事,叶质所在的团队将继续进行细致的遗传分析和优选,逐步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生长速度更快、经济性状更优的石斑鱼新品种,立志和团队继续发扬科研创新精神,不断加强技术攻关,推动我国水产种业高质量发展。
□新闻中心 周文燕
春风送暖,海浪奔涌。
在南海之滨,海大师生聚焦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以实干书写海洋强国的时代答卷。
“干劲更足了!”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与深远海立体观测网支撑保障与信息服务中心主任赵玮教授亲切交谈,听取了关于“南海立体观测网”和“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及运行情况汇报,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
管延锋作为海洋观测技术工程师,在现场全程聆听了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总书记面带微笑向我们招手,平易近人,”他回忆道,总书记听得非常专注并不时提问,提的问题都很专业。“作为现场参加人员,我真切地感受到了总书记对海洋事业的关心,以及对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的期盼,这对我们一线调查人员来说是一种极大的鼓舞。”管延锋说,“自己参与的工作能够得到总书记的认可,干劲更足了!”
参加工作初期,作为实习生的管延锋第一次参与海洋调查,看到那么多观测设备和锚系部件整整齐齐布置在船舶后甲板,团队成员一遍遍检查核对,这种细致严谨的科研作风,让他觉得每一位成员都光芒四射,也坚定了从事这份充满挑战和魅力的工作的决心。
一晃10年过去了,如今的他积累了丰富的海上调查经验,参加出海调查航次20余次,出海天数近900天,参与了南海潜标观测网、西太平洋潜标观测系统、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实时观测系统的构建,并多次参加马里亚纳海沟综合调查航次。
在过去的一年中,管延锋直言自己更忙了,因海上调查设备维护及航次保障等工作,经常出差前往三亚,出海频次也不断增加,但家人对这份工作的认同感越来越强,也越来越能理解和支持自己的工作。
管延锋正在海上作业
一群人,一片海
三亚崖州湾拥有得天独厚的实验条件,从这里出发,海洋科考船只需几小时就能到达作业海区,管延锋所在团队充分利用三亚在南海海洋观测中的有利位置,依托三亚海洋研究院深远海立体观测与信息服务基地,组织开展海上调查活动。
潜标是实现对深海长期连续观测的最有效手段,针对不同观测需求开展潜标的系统配置、水动力学优化设计及锚系单元设计等工作,是管延锋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潜标的锚系连接部件大量采用不锈钢材质,为降低不锈钢材质对潜标系统安全的影响,我们会对所有的不锈钢连接部件进行材质分析。”管延锋说,在做好相关设计工作的同时,对于各项细节的严格要求,也是保证潜标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关键。
管延锋(右一)在参与团队潜标设计方案讨论
这一年,他积极参与海上观测装备的设计与研发工作,承担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担任调查航次领队,带领队员开展观测设备的使用及维护、潜浮标等锚系观测装备的布放及回收等工作,并协助航次首席科学家进行航次作业规划及站位作业中样品采集,为南海立体观测网及西北太平洋黑潮延伸体观测系统的构建及维护提供技术支撑。
这一年,管延锋所在团队围绕海洋观测装备研发、海洋立体观测网构建、海洋环境信息综合应用三大优势领域,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平台建设等方面多向发力,取得了系列进展,初步构建了 “海-地-空-天”一体化、多平台协同的“南海立体观测网”和“数据采集端-大数据平台-应用服务端”一体化“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获取南海复杂海洋环境的长期、立体、实时数据,并开展融合信息服务,支撑国家海洋安全、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海洋经济、防灾减灾、科学研究等方面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国际深海立体观测与信息领域的国际高地。
南海立体观测网
一群人,一片海,一份嘱托,点亮了深蓝梦。面向未来,管延锋说:“今后将充分利用积累的工作经验,提高海上观测作业效率,努力开展海洋观测技术创新,为国家海洋强国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新闻中心 王红梅
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
一年里,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切切期待深深烙印在海大人的心中,迸发出强大力量。来自不同教学、科研岗位的海大人坚信,推进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需要发挥人才自主培养的作用,形成有利于人才的机制,在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海大模式上,一步步将总书记的嘱托变成生动实践。
崇本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
孕育“光芒”:建设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
夏天还没到,崇本学院第一届准毕业生便交上了一份傲人答卷——31位学生收到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全国知名高校的64份offer。
2019级海洋科学(拔尖)专业李学垠是其中的一员,连续3年位列专业第一,连续担任两届崇本学院朋辈导师,撰写6000余字崇本学习生活经验手册,他同时是今年十大“优秀学生标兵”之一。
李学垠做志愿服务
对崇本学子来说,“朋辈导师”一词并不陌生,他们每个人都是“五口之家”的一员,同时拥有班级、学业、科研、朋辈四个导师,这是崇本学院人才培养的特色之一——“四位一体”导师引领体系。在导师们的全程指导下,崇本学子在修完本科前两年的通识教育、公共基础、专业基础课程之后,可以在三年级物理海洋、海洋生物、海洋地质和海洋化学中选择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并为之全力以赴。
崇本学院成立于2019年,是学校结合海洋特色,汇集最优资源,为培养海洋强国建设亟需的拔尖人才而设立的荣誉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海洋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作为学校本科教育改革的先锋,学院重大师引领,深化国际合作,实行全程导师制,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全面发展”。
一年来,学院创新培养方案,秉承“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理念,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为核心,注重学科交叉,强化学术训练。构建“五育并举”教育体系,推进崇本特色活动建设,举办崇本讲堂、学术沙龙、院士面对面等品牌日活动。打造开放包容的“家文化”,发挥环境浸润、熏陶、养成、培育的作用,建立学习生活一体的崇本书院。
崇本讲堂第三十讲
“海洋是一片沃土,任何兴趣都可能在这里生根发芽。”奠基于广袤的海洋科学领域,崇本学子接受了逐层递进和多样化的科研学术训练,也经历了更开放包容的思维与人格养成。他们自主设计、手绘学院文化墙,亲手采茶、制茶,体验茶文化课,积极开展国内外访学、参加寒暑期学校,对接学术最前沿,如生机勃勃的大海一般度过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
手绘墙
特色课程茶文化
在学院的宣传片《光芒》中,崇本学院院长高会旺动情地说道:“山高为崇,树下为本。希望学生们既能脚踏实地,又要志存高远。”他相信,当基础学科面向海洋,便会开出湛蓝的美丽花朵。“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是面向未来的计划,面向后天的计划,仰望星空的计划。”如今,李学垠坚定地选择了学校物理海洋方向研究生,成为未来海洋学院第4期学员,面向未来,他将继续崇本拓新,向海图强。
锻造“蛛网”:建设交叉学科拔尖人才培养新高地
“未来海洋学院学员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研究论文”
“未来海洋学院召开海洋科学交叉拔尖研究生培养系列导师座谈会”
交叉拔尖研究生培养系列导师座谈会
“未来海洋学院开设国内首门‘全球海洋公开课',美国工程院院士等世界顶尖学者与学院导师联合授课”
未来海洋学院开设国内首门全球海洋公开课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Chalfie教授做客‘未来科学家论坛’”
“未来海洋学院实施‘海洋拔尖博士生英语能力提升计划’”
……
过去的一年里,未来海洋学院捷报频传。早在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院士便为学院题词:“请努力创建新时代的新海洋学院。”这个拥有一流的师资、承载众多期待的“新型”学院成立于2019年,以建设世界一流海洋学院为目标,致力于建成全球海洋领域未来杰出科学家、领军人才和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培养基地,努力建设成为国际海洋领域交叉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高地。
“一个目标、两个计划、三个体系、四个支撑”发展战略
“未来海洋学院不是传统的学院,而是新型学院。”学院不断探索新的跨学科人才培养道路,提出了“一个目标、两个计划、三个体系、四个支撑”的发展战略。实施“合金计划”“三强计划”,建立交叉融合式课程教学、科研指导体系与新型现代化学院管理运行体系。打破单一学科间的壁垒,招收来自不同专业的优秀研究生,建立自己的课程体系,设置了由三名及以上不同学科的博导组成的导师指导委员会,实行跨学科轮转学习和培训。成立交叉培养指导委员会,深化建设“本-硕-博”无缝隙对接模式的交叉学科培养指导平台。
未来海洋学院成立交叉培养指导委员会
过去的一年里,学院首次满额招收了40名学员,他们来自8个学院、9个专业,目前学院学员专业已达13个。国际化课程体系的搭建不断完善,国内首门海洋类文理交叉研究生公共选修课《经略海洋》,由吴立新院士领衔的21位教授“天团”讲授;“全球海洋公开课”面向全球师生,吸引了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37000余位研究生参与学习。一系列国际化学术活动多点开花,“未来海洋讲坛”邀请50余位世界一流大学的杰出学者共襄学术盛宴,“扬帆未来讲堂”“院士面对面”“博士生学术沙龙”营造学术互动氛围,“未来之光下午茶”“院长每周进课堂”帮助学生答疑解惑,“未来海洋之星”博士生前沿交叉学术年会搭建师生交流新平台,“未来海洋之星”奖学金赋能学子勇攀高峰……
吴立新院士领衔讲授《经略海洋》课程
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兴伟教授做客“未来海洋讲坛”
中国海洋大学首届“未来海洋之星”博士生前沿交叉学术年会
未来海洋学院学员参观“东方红3”科考船
“每一根蛛丝很脆弱,但是蛛网却很结实。我们要培养的交叉学科人才便是如蛛网一般的复合型人才。”未来海洋学院院长李建平说,他的梦想是将学院建设成为“国内培养海洋高端人才的黄埔军校”。
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创建“大海洋”教育教学体系,崇本学院、未来海洋学院正踏着新时代的步伐行稳致远。教授高深学术,养成硕学宏才,应国家之需,中国海大将着力培养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
□新闻中心 金松
“习总书记对海洋强国建设的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让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考察,并发表重要讲话。忆及当时情景,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行政秘书谭美秀记忆犹新,“我就站在总书记不远处,现场聆听了总书记重要讲话。在现场,听着总书记关于海洋科技的重要讲话,我深切感受到我们新一代青年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了自己立足岗位、勤勉敬业,为海洋强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作出自己贡献的信心和决心。”
谭美秀是海南人。2020年4月,她以在读研究生身份到研究院实习。“当时研究院所在的整个三亚崖州湾科技城除了用友产业园之外,真正使用的也就是南山春苑等住宅小区和两个酒店,我确实感受到了‘创业’初期的艰辛,心里一度打起‘退堂鼓’。”
2020年9月25日举办首批海南专项研究生开学仪式
谭美秀说,研究院赵玮教授看出了她的顾虑,就与她进行了恳谈,“赵老师没讲大道理,只是将研究院的规划蓝图跟我娓娓道来,我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感觉到未来可期,我决定留在研究院,为家乡干点事情”。
2020年9月举办首批海南专项研究生迎新晚会
当年7月,她从中国科学院大学毕业后正式入职,成为研究院首批行政管理人员。“很庆幸从校园出来就来到研究院这样一个创新体制机制的单位工作,在研究院领导直接指导下开展工作,工作之初就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和高效的工作逻辑。”谭美秀高兴地说道。
管理人员团队合影
研究院行政管理团队实行“一人多岗”运作模式,团队成员都身兼数职。谭美秀自己就要负责人事、财务预算决算、公寓管理、来访接待、对外宣传、经费申请等一大摊子事;教学秘书杨俊琪的工作职责还延伸到建筑工地上,在研究院首批海南专项研究生入驻前他一直紧盯空间建设进度,经常戴着安全帽奔走在工地,被大家戏称为“包工头”“杨老板”……
2021年9月16日研究院硕士研究生党支部党史学习教育观影活动
2021年7月研究院赴三沙市开展“学党史、悟思想”暑期三沙行活动
去年10月,依托学校“东方红3”船,研究院面向所有入驻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高校研究生开设了海洋调查实习和海洋科考认知实践两门海上实训课程,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和中国海洋大学等高校的130余名师生随船开展南海野外综合观测专业性和普适性实训。
2022年10月海上实训课程-在“东方红3”船上举行升国旗仪式
“为全力保障‘科考船行走课堂’顺利开展,在6月8日第十四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五个‘全国海洋宣传日’到来之际,教学秘书邓河老师牵头与大家一起协助授课教师开设了海洋科考认知实践先导课,并在课程正式开始之前完成协调调度、疫情防控、实训教学等方面准备工作,做到了未雨绸缪。”说起自己的队友,谭美秀如数家珍,言语间充满自豪。
谭美秀说,研究院刚成立,工作千头万绪。入职近三年,她和队友们基本周末无休,假期大家也都自觉到办公室上班,“大家乐在其中,甘之如饴,加上自身肉眼可见的成长,每个人心里也充实满足”。
过去一年,学校把总书记谆谆嘱托和殷殷期望牢记心间,扛在肩上,向海图强,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着磅礴的海大力量,研究院也实现了跨越式飞速前行——
在深海领域,建设运行海南省海洋立体观测与信息重点实验室,升级完善海地空天一体化的南海立体观测网,牵头建设“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
在南繁(水产)方面,建设运行海南省热带水产种质重点实验室,创建水产种质创新体系,培育金鲳鱼、东星斑和南美白对虾等一批热带水产新品种,构建“保育测繁推”一体化示范基地;
科研项目、学术论文、专利成果等方面实现质的飞跃,被海南省科技厅评为2022年度打赢科技创新翻身仗三年行动情况考核优秀单位;
人才培养方面,去年荣获海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胡景杰被评为海南省优秀教师,包振民、赵玮、高昕被评选为海南省优秀研究生导师。
研究院正高质量打造学校南海发展战略载体,目前已常态化运行1.6万平方米的教学科研实验室,即将启动运行2.8万平方米的深海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即将开工建设700亩海域、4亩岸基配套实验室、4万平方千米空域的“海-陆-空”一体化教学科研实训平台以及11.9万余平方米的南海资源保护开发利用技术创新平台等空间载体,进一步服务海洋强国建设和学校世界一流大学建设。
……
眼下,谭美秀和队友们正忙着开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一周年的“自立自强·矢志深蓝”系列活动,近期会陆续推出学术论坛、海南省重点实验室揭牌仪式等活动。
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一周年-“自立自强·矢志深蓝”系列活动
“研究院是中国海洋大学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服务海洋强国和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深海前沿阵地。何其有幸,我也是深海前沿阵地的一兵。在圆梦深海的征途上,我和队友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和期望,踔厉奋发,砥砺前行,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出我们的力量。”对于未来,谭美秀信心满怀,充满期待。
“强国有我”,他们在路上!
□新闻中心 张慧
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选择继续挺进深蓝的史鑫皓和决心投身大国重器的魏琳已在路上,他们带着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成为新时期的逐梦人。
深夜12点,史鑫皓所在的海洋遥感定标实验室的灯还明晃晃地亮着。对他而言,这是再平常不过的事。
2022年,24岁史鑫皓申请前往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成为陈树果教授门下的海南专项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近岸复杂海洋大气光学性质变化,聚焦如何推动中国自主海洋水色卫星遥感技术发展。
去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研究院时,史鑫皓作为学生代表,在现场聆听了讲话。时隔一年再次回想起当时场景,激动的心情依旧溢于言表:“距离习总书记只有一米多,心情特别紧张,腿都在发抖。”当天新闻播出后,他将那段话反复温习并牢记在心,至今仍清晰记得: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强调了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还肯定了大家的研究工作。
对科研新人史鑫皓来说,这是莫大的鼓舞和鞭策,让他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信心更足、奋进动力更强。
落址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的三亚海洋研究院,因为近海,距离一类水体很近,在观测一线做实验的条件得天独厚,这为向海而行的史鑫皓提供了更多出海实践。在研究院这一年,他早已将摇晃的甲板当成第二实验室,常常在码头连续待十几个小时,戏称自己是“以海为家”。被问道“累不累”时,史鑫皓坦然一笑:“当然也会,但哪一个海洋人不吃苦呢?”
史鑫皓所在团队共有20多个学生,个个都很努力,无论是在实验室还是出海,每一个人都在坚持科研不是纸上谈兵,而必须身体力行。他们会参与到现场测量、测量仪器研发和理论研究等各个环节,确保能更加系统、完整、全面地服务于光学遥感方向的研究。在导师陈树果带动和影响下,他们已将海洋强国建设当成自己的责任,作为共同努力的目标和实践准则。
一年来,史鑫皓完成自己的硕士学位论文《高光谱太阳光度计的设计与实现》;同时还发表了论文《中国海洋水色卫星传感器COCTS HY-1D产品的初步评价》,参与的三项专利研发《一种海洋大气一体化高光谱辐射测量系统及方法》《一种自主浮沉式海洋光学环境光场剖面测量系统》《一种海洋浮游生物发光测量和识别装置》也已获得授权……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他把研究做在澎湃海洋上,把这份坚持献给深蓝。
“现在就想踏踏实实学好专业知识,提升科研能力,今后能继续从事与现在研究相关的工作,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谈及未来规划,史鑫皓如是说。
史鑫皓在调试无人机遥感观测系统
同将习近平总书记这份嘱托作为案头语的,还有当天也在现场的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魏琳。
魏琳(左)在海上作业
去年4月,在三亚海洋研究院读研二的魏琳还处于迷茫期,并不知道毕业后要做什么。但那次讲话给了她重新审视、定义自己的机会,甚至直接锚定了职业方向:“习总书记反复强调科技的重要性,让我备受振奋。也就是那天起,我决定投身国防军工,专注装备研发。”
心里这颗军工种子埋下了,但破土而出的养分还差了点。
机缘巧合下,她在2022年上半年参与了赵玮教授主导的科研项目“基于海洋立体观测网络的海洋温盐度预测及可视化”研究,通过获取在南海中布放的潜标、浮标以及ARGO浮标数据,深度学习预测未来的海洋温盐场变化,并搭建网站对预测数据可视化。
该项目属于软件开发,而魏琳原本专业方向是海洋探测,属于硬件开发。所以研究期间她遇到很多困难,甚至产生过放弃的念头:“遇到卡壳的地方,需要找很多种解决方案,找各种方法尝试,而每一种方法又需要反复做实验,整个过程非常麻烦。那时候就会陷入自我怀疑,是不是自己不适合做研究。”
每当这时,“科技兴国”的嘱托就会在耳畔响起。在赵玮教授、俞智斌副教授和导师郑冰教授等多位前辈指导下,她慢慢恢复了信心,尤其看到成果产出时,魏琳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价值感:“做国家需要你做的事,让人感到骄傲!"同时,这段科研和实践训练也成为她日后求职的优势,对于跨到军工行业的选择,她毫不畏缩,充满期待。
不负所望,魏琳在春招时如愿被北京某国防军工国企录取,未来将从事惯导芯片开发。
“我定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将个人所学用于科技报国的行动中,将青春奉献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2022年4月27日下午,共青团山东省委、山东省学生联合会召开的《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座谈交流会上,魏琳作为学生代表讲话。这一年来,她用实际行动圆了自己的军工梦,还鼓励了一大批她的同龄人。
“与祖国同行,强国有我”是史鑫皓和魏琳共同的信念,也是每一位海大有志青年内心最真诚的情感。
带着习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带着海洋强国的远大抱负,带着青春报国的坚定决心,他们在路上,千千万万的海大青年在路上。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