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一线风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党建引领指航向,守正创新谋发展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的五年,正是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由系更名为学院、以年轻姿态走上崭新发展道路的五年,也是全体材料人团结拼搏、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材料学科的五年。学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明德尚学,知行合一,不断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推动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能力提升,学院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一、加强党的领导,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学院党委认真履行党建主体责任,坚持党建引领事业发展,统筹谋划协调“十四五”事业发展规划制定、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搬迁西海岸校区等中心工作。坚持党政共同负责制,集体领导、民主决策,完善党政联席会议事规则和院务公开制度,确保学院正确的发展方向。

1.强化理论武装,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和思想建设。认真落实“第一议题”学习制度要求,及时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统筹抓好学院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主题党日、“我为师生办实事”实践活动,扎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深入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和党史学习教育。围绕建党百年,广泛开展“学百位英雄故事,迎百年建党华诞”“阅读红色经典”等活动,通过经典阅读、社会实践、支部宣讲、知识竞赛等形式,引导广大师生重温党的历史、感悟伟大成就、汲取奋进力量。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党支部书记工作培训会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暨表彰大会

赴枣庄开展爱国主义主题教育

2.强化组织建设,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规范提升党支部建设,做好党员常态化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工作。学院党委结合主题教育落实“对标争先”建设计划和“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实施方案,1个教工党支部入选学校首批“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并顺利完成验收。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椿为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学院班子成员和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开学第一课、形势与政策课。学院党委关心支持党支部书记工作,组织党支部书记培训学习,不断提升党支部书记的党务工作能力。

学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杨茂椿为材料学院本科生党支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

3.统筹抓好作风、纪律、制度建设,提高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学院党委认真接受学校党委巡察,对照台账认真进行整改;紧盯关键节点,开展警示教育;在重要节假日、招考季、大型仪器招投标等环节,通过专题谈话等方式提醒教职工时刻绷紧廉洁自律之弦,以案说法、以案示警,教育引导教职工在思想上划出红线、抵住诱惑;对各类管理规定进行梳理,完成了70项管理规定的修订,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制度体系。

4.坚持先进引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党员搭建志愿服务平台,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针对开放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学院领导班子带头,组织教职工党员成立“党员先锋岗”,实行党员先锋岗日检和抽查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学校-学院-党员先锋岗”的逐级检查机制。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动师生党员每天对开放使用的实验室进行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平稳运行,及时汇总公开每日检查结果,形成良好的反馈机制,不断巩固和加强师生实验室安全防范意识。学院党员在校园秩序维护、核酸检测等工作中冲锋在前,使命在肩,展现了共产党员的责任担当。

副校长王剑敏到学院进行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

学院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检查

自2017年至今,学院共发展党员242人。1名辅导员获评第二届驻青高校“十佳辅导员”,5人获评校级优秀共产党员,党建课题“探索‘四微’党建工作法,抓细抓实‘两学一做’”获学校基层党建创新优秀项目,本科生党支部被评为中国海洋大学先进党支部、五星党支部。

二、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建设一支年轻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

1.高度重视人才引进工作。现有教职工65人中,近5年引进的各层次人才24人,其中筑峰工程人才2人,青年英才工程人才16人,师资博士后5人,实验师1人。

2.注重引育并举,教师队伍成长较快,尤其是青年教师进步显著。5年内新增博士生导师15人,正高职14人;新增具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1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托举工程人才1人、山东省青年人才称号7人、山东省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1人;9人任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编委或青年编委;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杰出青年学术成就奖等荣誉称号。

3.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结合教师思想政治工作专项检查整改,依托各教工党支部带领全院教职工集体学习师德师风相关文件和要求。出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引进人才政治素质及师德师风考核办法》,在把好入口关的基础上,书记、院长与每位新引进教师进行师德师风及纪律教育专题谈话,在学院开设“师德师风”建设专题宣传栏,及时更新关注师德方面的新要求,教育引导广大教师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1人获评“中国海洋大学最美教师”。

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1.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2020年起,实施本科大类招生计划,制定了相关的专业分类办法,探索导师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2022年,扩大招生计划,每年招生人数增加20人。打造“一流专业”,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在获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基础上,于2018年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019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2021年获批“国家一流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2021年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实践教学虚拟平台,更新实验教学内容,以“科研反哺教学”,在人才培养方案中设置设计性和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共建实习实践基地4个。2021年,“导电高分子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虚拟仿真项目建设完成,并申报国家一流课程。不断改善实验条件,建设大型设备共享使用管理平台,新购扫描电镜、激光拉曼光谱仪大型仪器设备,累计投入600余万元用于改善基本教学条件。建立基层教学组织,出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基层教学组织设置及管理办法》,成立2个基层教学组织,注重教学团队与科研团队融合,推动“教学-科研”一体化建设,助力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提升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学院引导教师形成“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的课堂教学理念,推进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融合,加强线上教学资源建设,提高课程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2019年起,在全校率先举办“课堂教学比赛”,邀请学校督导担任评委,为参赛教师提供了挖掘潜能、展示风采、超越自我的机会,为其他教师搭建了观摩学习、研讨交流的平台,也为学校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积累了经验。

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参加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专家评审会

第三届课堂教学比赛


教师教学发展活动


目前,学院拥有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校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课程在学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奖,《高分子化学》申报了国家一流课程。出版教材2部,《功能高分子材料》(第二版)荣获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和校级优秀教材一等奖。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东升课程教学卓越奖”二等奖1项、本科教学优秀奖三等奖1项;获省级本科教研一般项目2项,校级本科教研重点项目3项、一般教研项目25项;获省级优秀学士论文2篇、本科论文优秀指导教师1名;获校级教材建设基金项目4项,其中,海洋材料系列教材建设项目(包括5部单本教材)入选科学出版社“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功能高分子材料》(第三版)教材建设项目分别入选材料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和学校“十四五”规划教材建设。

青年教师试讲活动

基层教学组织教研活动

2.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研究生招生数量和质量均明显提升,每年招收近百名硕士生和30余名博士生,规模已超过本科生。不断提升生源质量,连续五年利用暑期开展优秀大学生夏令营活动和教授宣讲活动,吸引优秀大学生报考。2022年学院研究生招生报录比达到3:1,复试分数线超过国家线近50分,来自高水平高校的生源比例稳步增加。近五年,学院先后3次对培养方案进行了重要修订,出台研究生培养与管理系列文件,规范研究生培养过程管理。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强化基础,突出特色,提高学术型和专业型研究生培养方案的区分度。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生质量提升项目培育,围绕研究生教材、全英文课程、实践教学课程、研究生联合实践基地建设等,在经费和政策上持续给予支持。近五年,学院2名教师获省级研究生优秀指导教师称号,获批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1项,校级专业学位研究生建设试点项目1项,省级研究生优秀课程和案例库建设项目3项,省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1项,校级研究生质量提升计划项目17项,出版研究生教材2本,建设汉英双语课程2门,与海信、海尔、青岛海化院、青岛生物过程与能源研究所等单位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8个,聘请校外导师40余人。

加强学院研究生学风建设,每年举办“环境、能源和纳米材料研讨会暨研究生论坛”,举办包括研究生科研文化周、“盈科杯”研究生创新创业大赛、企业专家进课堂等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学术氛围。五年来,学院获得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2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9篇,获省级研究生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1人获学校“卓越”奖学金,多人次在省级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优秀大学生夏令营

研究生学术论坛

3.坚持从严治学,营造向上向好成才氛围。学院党委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习惯养成为抓手,扎实推进学风建设,做好“选材育苗”,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发挥材料学科特色和专业优势,连年承办学校3D打印设计大赛,全校范围内各专业和学生参与数逐年增加,累计吸引参与学生近1600人,互相激发科研热情和创新意识;围绕实验室安全,连年承办校级研究生德育品牌活动——研究生实验室文化节,共同提高研究生实验室安全意识,切实保障实验室安全,该活动获2018年青岛市高校平安校园建设创新奖。同时,通过举办“学术·Salon”、百川讲坛、学术前沿讲座、SRDP经验交流会等活动,鼓励学生参与科技竞赛,引导学生开拓科研思路,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多名学生在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材料设计邀请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山东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营销三创大赛、山东省大学生数学竞赛等比赛中获奖;获得学校研究生年度人物、“五四青年奖”等荣誉称号。

学院多措并举促就业,凝心聚力保质量。通过举办模拟考研活动、优秀毕业生访谈交流会、简历培训讲座、简历面试大赛、模拟招聘大赛、走访企业等,全过程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落实率实现突破,毕业生就业满意度创新高。 

多次举办辅导员沙龙,交流育人工作

学校第七届3D打印设计大赛颁奖仪式

学校“校庆杯”篮球赛获得亚军

第74届体育运动会健身健美操获得二等奖

四、围绕国家战略需求,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水平显著跃升

1.平台建设不断加强。在“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特种海洋材料”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先后获批青岛市海洋装备材料工程研究中心、山东省海洋装备特种材料工程研究中心、青岛市海洋极端环境材料重点实验室。与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天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立联合实验室。在南极两个科考站设置海大实验站点进行极端环境材料失效研究,是我国率先在极地开展实地材料研究并设置站点的单位。

新型碳材料联合实验室揭牌暨捐赠仪式

海洋装备用新型钢铁材料联合实验室签约

2.科研水平持续提升。学院积极开展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的申请动员,连续五年组织开展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经验分享报告会。基金申请率和饱和率两项指标位居全校各单位前列。国家基金重点项目获得突破,获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面上项目14项、青年项目11项。获批山东省重点研发计划(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参与2项,获批山东省基金重点项目1项,纵向经费合同额达3600余万元。获批学校学科协同发展推荐计划项目1项、交叉创新团队培育项目1项、基本科研业务费关键核心技术项目2项,总经费460万元。近五年,学院以第一作者单位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其中顶尖、权威论文260余篇。特别是在Advanced Material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国际顶尖学术期刊论文发表上获得突破,授权发明专利100余件。学院教师获得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青岛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

崔洪芝教授获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

黄明华教授科研成果在AM期刊发表

3.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加强学术交流,组织举办了2018年第二届海洋污损防护技术研讨会、2019年海洋材料腐蚀与防护国际学术研讨会、2019年材料界表面调控及其腐蚀防护学术研讨会、2020年海洋材料与防护技术学术研讨会、2021年泰山科技论坛——先进材料与腐蚀防护学科前沿交叉论坛、2021年轨道交通先进材料学术报告会、2021年玄武岩纤维在海洋工程材料的应用交流会等,极大提升了学院及学校在材料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学术交流会

4.服务社会能力显著提升。与中车、山钢、中船725研究所、海尔、海信等企业合作开展项目研发,横向经费合同额达1300余万元。与山钢合作研发的海工钢在北极亚马尔能源项目得到应用;针对海洋工程装备静态污损防护涂料需求,研发的新型防污剂在减少了30% Cu2O用量情况下,通过缓释作用实现轻质长效防护;研发的海洋浮力材料,在深度6000m水下装备中得到应用;研发的海泥电池装备完成了全链条设计,实现了海底装备供电运行;研发的空气净化技术,与海尔、海信等企业开展了深度合作,具有广阔应用前景。不断强化汇聚资源能力,先后获青岛华高墨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盈科精密橡塑有限公司、青岛龙迪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的捐赠,捐赠金额达300万元。

学院教授赴国家深海基地(即墨)交流


中国海洋大学—青岛龙迪碳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捐赠签约仪式

学院教授赴中船725所交流


五、戮力做好搬迁工作,发展空间得以有效拓展

学院紧紧抓住西海岸校区建设的重大机遇,在全院统一思想,并将搬迁西海岸校区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做好前期功能需求对接工作和实验室装修改造等搬迁前的筹备工作,确保楼宇使用功能。制定科学细致的搬迁方案,既确保工作效率又体现工作温度,同时注意发挥学院工会和学生的力量,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因素,经全体师生共同努力顺利完成搬迁,解决了学院发展受空间限制的瓶颈问题,新的材料楼为学院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党委书记田辉赴学院调研搬迁工作

校长于志刚赴学院调研新学期运行情况

副校长范其伟参加材料楼揭牌仪式

副校长魏志强调研学院事业发展情况

新征程呼唤新作为。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发挥学科优势特长,积极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以搬迁西海岸校区为契机,把握新发展机遇、构建新发展平台、创造新发展业绩,踔厉奋发,守正创新,以昂扬的姿态和优异的成绩迎接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召开,努力在新征程上谱写事业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