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抵御外侮的斗争中,闪现着许多中国海大人的身影,他们有的携笔从戎奔赴抗战一线,杀敌立功;有的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前线抗战服务;有的从事思政宣传工作,动员广大人民奋起抗战。适逢抗战胜利70周年,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其中三位中国海洋大学学生的抗战故事。

王彬华在青岛观象台工作时照片(图片来源《百年青岛气象》)

王彬华:抗日战场上的气象老兵

在中国乃至世界海洋气象学的发展史上,有一位令人敬仰的老人,他就是中国海洋气象学的开创者、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专业的奠基人之一王彬华教授。众人皆知,他是著名的海洋气象学家、世界海雾研究的权威,却不知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抗战老兵。

王彬华原名王华文,字彬华,后以字代名。1914年出生于安徽寿县,自小即生活在动乱的年代。1934年夏天,王彬华考入位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跟随中国近代气象事业的开拓者之一蒋丙然学习气象学。

“当时的国立山东大学物理系气象组只有王彬华、万宝康、牛振义和孙月浦4名学生。”中国海洋大学海洋气象学系原系主任周发琇教授介绍,蒋丙然是青岛观象台的台长,王彬华等人有幸进入青岛观象台实习,接触到许多先进的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这更加坚定了他的专业方向和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

1935年12月9日,主张抗日救国的“一二·九”运动在北平爆发,这一运动很快席卷全国,并得到广大学生的响应和人民的支持。在青岛读书的王彬华意识到,国难当头,只顾埋头读书是不够的,也要关心时局,他积极的投入运动,宣传抗日救国。

1937年7月7日,日本侵略者制造“卢沟桥事变”,中国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1937年11月,战火波及山东,国立山东大学被迫内迁,先到安庆,后又至万县。此时的王彬华正在南京的北极阁和紫金山天文台实习。接到学校内迁的消息,也启程前往四川。1938年初,国立山东大学停办,王彬华转入已迁至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继续学习。这期间,重庆也频遭日军轰炸,面对生灵涂炭的景象,王彬华写下了“重理家园余白骨,誓将血泪报怨仇”的诗句。毕业后,王彬华进入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师从竺可桢教授,从事气象研究工作。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珍珠港,美国宣布对日作战,太平洋战争由此爆发,美国开始与中国进行全方位军事合作。1942年初,美国海军上校李威廉(Willis A.Lee)向军方建议:“能够为美国海军提供东南太平洋气象和军事情报最理想的地方,就是中国;因此美国海军应尽快派人到中国去搜集情报。”

1942年9月,为发展沿海情报工作和寻找收集气象报告来源,美国战略情报局远东协调主任梅乐斯来华同中方情报机构军统负责人戴笠协商共同对日作战事宜。1943年4月15日,中美双方在华盛顿签订《中美特种技术合作协定》,成立中美合作所。中美合作所设有军事作战组和行动组、情报组、心理作战组、气象组等。

王彬华作为气象研究人员,被征召加入气象组。据原中美合作所气象总站通讯电台上校台长徐止善回忆:“气象组的工作,其主要任务为汇集各地气象报告,绘制天气图,预告天气,并将天气预告供应当时的盟军,作为作战参考之用。”(邓又平《析“中美合作所集中营”》)“他们的气象预报服务涉及各个战区, 除国内战场外, 还包括亚太大部战区, 印缅战场以及太平洋战场等, 曾涉及太平洋海、空军总反攻作战。还为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提供气象服务。”周发琇介绍。

抗战时期,由于大部分气象观测点都在日占区,给获取气象数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为增加气象观测点,王彬华独辟蹊径,选择坐落于高山上的寺庙设立观测站。并亲自前往缙云山的寺庙,向僧人传授气象观测知识,为大量一手气象观测资料的获取提供了保障,有力的支援了中美双方的对日作战。

在从事业务工作的同时,王彬华还专注于科学研究,通过对四川地区的气象资料进行梳理总结,先后发表了《四川之春荒及其预防》和《峨眉山之气候》等学术论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美合作所正式解散,王彬华也告别了军事气象服务工作。正当他准备赴美留学之时,却被国民政府任命为青岛观象台的台长。于是,他又回到了青岛,回到了自己的母校所在地,并利用自己在青岛观象台的优势和便利,为国立山东大学的海洋气象学发展和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

晚年,每当和孙辈们谈起这段经历时,他都自豪的说:“我是一名抗战老兵。”

韩宁夫同志在抗战中(二排右四)(图片来源:荆楚网)

韩宁夫:左手油印机,右手机关枪

1937年11月,国立山东大学内迁,仍有一部分进步学生留在了青岛,在中共青岛特别支部的领导下,宣传抗日,开展游击战争。1936级土木工程系的韩宁夫就是其中的一位。

1915年9月,韩宁夫出生在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韩庄一个富足的家庭,自幼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36年,他以山东省会考状元的身份进入国立山东大学工学院土木工程系就读。

韩宁夫入学时,正值全国人民群情激奋,要求国民政府积极抗日的关键时刻。当时国立山东大学的进步学生秘密成立了青岛救亡同学会,1937年又在该组织的基础上成立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国立山东大学队部,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外围组织,积极宣传抗日,号召全民族抗战。在中共青岛特别支部书记李欣(国立山东大学1936级工学院机械系学生)的发展下,韩宁夫也成为了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的一员,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开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步步紧逼,国民政府派东北军第51军于学忠部驻守青岛,担任保卫任务。慰问51军,宣传抗日,培养争取进步力量是当时共产党对东北军的工作重点。据李欣回忆,有一天,中共东北军51军工委副书记王学铭,请他帮助找一位符合三个条件的大学生作为兵运干部:第一,政治思想要好;第二,身体要好,能吃苦;第三,要能扛一挺机枪,加一部油印机。李欣选中了身高1.82米的韩宁夫。“接到通知,韩宁夫毫不犹豫地接受了组织的安排,背着父母于1937年12月投笔从戎,来到51军114师679团8连,担任机枪手兼文书。”

1938年初,日军为了打通津浦铁路,连接华北与华中战场,在南、北两个方向夹击徐州。中国守军奋起反击,组织徐州会战,仅台儿庄一役,就围歼日军1万余人。徐州会战不仅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也为中方部署武汉保卫战赢得了时间。

徐州会战中,韩宁夫所在的51军奉命驻守蚌埠、临关一线阻击日军。当时51军有25000人,日军有40000人。军长于学忠在战前向官兵宣誓:“豁上我这条命,也要打赢这一仗。”中共51军工委对此次作战也非常重视,号召全体党员身先士卒,不怕牺牲,顽强奋战,英勇杀敌,确保首战告捷,以增强该军的抗日信心。在兵力相差悬殊的情况下,韩宁夫所在的51军与敌人血战了8个昼夜,以牺牲7000余人的代价守住了蚌埠,使日军止步于淮河,史称“淮河阻击战”。

韩宁夫作为部队的机枪手,是阻止敌人进攻的主要火力,也是敌人的重点打击目标,但他毫不畏惧,与战友并肩作战,装弹手牺牲了,后面的战友马上补充过来,前赴后继,浴血奋战,他们打退了敌人的一次又一次进攻。在台儿庄战役打响后,51军奉命增援,军长于学忠率领战士夺回韩庄、贾家埠,与敌人血战禹王山等地,形成对日军的合围之势,确保了台儿庄大捷。

5月下旬,中国守军撤出徐州,李宗仁安排51军殿后,51军完成了阻击日军的任务,掩护了大部队的撤离,自己却被日军分割切断、打散。

部队被打散以后,在人民的掩护下,韩宁夫撤出敌人的包围圈。受党组织的指派,前往高唐老家,发展党员,筹建支部。他在当地建立了3个支部,筹建了高唐特委,并被上级任命为特委书记,后改任县委书记。

1938年秋,日军占领了山东的大部分地区,对日作战更加艰难,韩宁夫把临清、馆陶、高唐的游击队合并组成抗日清江大队,并与陈赓率领的八路军129师386旅并肩战斗。

此后,韩宁夫历任中共鲁西北特委宣传部长、中共鲁西区党委卫东地委宣传部长、中共卫东地委代理书记等职。解放后,曾任湖北省省长,1995年去世。

周持衡(中)(图片来源网络)

抗日县长周持衡

1937年4月的一天,青岛的中山公园来了几位神色匆匆的青年学生,他们不是来赏樱花的,而是在日本人设立“忠魂碑”的山脚下停了下来。多年后,他们的这次秘密集会,被认定为国立山东大学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简称“民先队”)的队部成立大会。这其中有一位叫周璿的学生,由此点燃了革命的火种,并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

周璿又名周持衡,浙江绍兴人,1916年出生,1935年考入国立山东大学外国文学系。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周持衡和民先队的队员们一起开展抗日宣传活动,组织了话剧团,排演《放下你的鞭子》等话剧。他和国立山东大学的李欣、陈振麓等同学以国民政府的“防空救护训练班”为掩护,在青岛市内和毕家村一带积极发展民先队员,在人民群众中开展抗日宣传,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做准备,这也成为他走向农村开展革命的开端。

1938年初,周持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与东北大学学生邹鲁风一起,前往山东省东平县,在中共鲁西特委、泰西特委领导下,宣传抗日,不断发展组织。并在鲁西特委的支持下,从全民族抗战的大义出发,促成了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与国民党队伍的合并整编。

1938年9月,周持衡被任命为东平县县长,积极组织武装抗日,设立了三个营,一营、二营分别在韩山头、官庄屯等地给敌人以沉重打击。后由于国民党的排挤,周持衡离开东平,先在国民党爱国将领范筑先的部队效力,后又前往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政治部工作。

1938年11月,山东西区人民抗日自卫团与汶上县人民抗日自卫队等合编为八路军山东纵队第6支队,周持衡负责政治工作。1940年4月,该支队调归八路军115师343旅运河支队,成为鲁西军民抗日的中坚力量。此后,周持衡又担任了鲁西北专署专员,在鲁西北进行艰苦抗战,1944年调任冀南七分区专署专员开展抗日工作。

1945年8月11日,冀鲁豫行署和冀鲁豫军区发出联合命令,号召全区军民实行总动员,解除日伪武装,进占大城市,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利益,保卫抗战胜利果实。周持衡按照党的指示,积极组织民兵、自卫队员等维护抗战成果。1945年10月,周持衡等带领100多名干部,赴东北工作。

1948年10月,吉林省全境获得解放。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持衡被选举为吉林省人民政府主席。三十多岁的他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吉林省第一位省主席。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