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从小爱好音乐,立志成为一名部队的文艺兵,中学毕业后却被分到青岛港务局机修厂成了一名抡大锤的铆工。困顿之际,他把握住改变人生的机会,考入中国海洋领域的著名学府——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他充分发挥音乐特长,成为学校文艺活动骨干,并以优异的成绩成为国家计划内第一批中美交换留学生。他选择了海洋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的俄勒冈州立大学,从事水生生物学研究;又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并留任成为研究助理教授;后来任教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现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在病毒学及有关领域作出突出成就和原创贡献。
他的人生和学习都源发于海洋,他的科研和成果都紧扣于生命。抑扬顿挫、起承转合,他用大海般的激情谱写出一篇华美的生命乐章!
他,就是新晋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1977级校友赵玉琪。
1957年,赵玉琪出生于青岛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他从小就对唱歌和乐器很感兴趣,并展现出过人的音乐和艺术天赋。上中学时,他被选入了青岛九中文艺宣传队并成了学校的文艺骨干,参演了当时的样板戏——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并饰演剧中的儿童团长。后来,赵玉琪又喜欢上了单簧管,母亲为了支持他的音乐爱好,从微薄的家庭积蓄中拿出100多元钱,给他买了一支星海牌单簧管。赵玉琪爱不释手,每天都会练习十几个小时,并经常参加演出,单簧管的演奏水平日臻成熟。
在那个年代,当兵是一个很令人羡慕的事,而能在家门口当文艺兵更是众多年轻人梦寐以求的愿望。当时的赵玉琪就立志要当一名文艺兵,所以他就把目标选定为青岛当地的北海舰队文工团和青岛警备区文工团。其中,赵玉琪最向往的是北海舰队文工团,因为它是军级文工团,所有的演员一考进去就是军官,“军官是穿四个口袋的军装戴大沿帽,而士兵的军装是两个口袋。”赵玉琪笑着向记者描述了当时军官和士兵在着装上的区别。读高中期间,赵玉琪去北海舰队文工团复试了好几次,最终不了了之。赵玉琪又参加了青岛警备区文工团的考试,并顺利入选,但因青岛警备区文工团当年的招兵指标用完了,不得不延期一年入团。
在等待当文艺兵的那一年,赵玉琪高中毕业被分配到青岛港务局机修厂成了一名抡大锤的铆工。叮叮当当的“重金属打击乐”哪比得上悠扬婉转的单簧管旋律好听,巨大的反差让赵玉琪陷入了深深的苦恼。困顿之际,他决定参加夜校学习,随后得知了国家恢复高考的讯息。赵玉琪随朋友们一起回到学校补习功课,准备高考。当年77级的那一批考生经历了两次报考志愿,赵玉琪因为受到一位儿时伙伴的建筑师父亲的影响,第一次填报高考志愿时,第一志愿填的是清华大学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系,将来想当一名建筑设计师。但赵玉琪的母亲不允许他离开家乡青岛,考虑到自己喜欢大海,喜欢吃海鲜,因此赵玉琪在第二次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系,并成功考上。“这也算是歪打正着吧”,赵玉琪说,他说当年幸亏改报了生命科学,因他没有绘画的功底和天赋,如果去学建筑设计,估计很难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文革十年动荡,人才积压,1977年大学的录取率几乎是百里挑一。但和当年绝大多数考上大学的人不同,赵玉琪收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感到很懊悔。因为比起上大学,赵玉琪更希望去青岛警备区当文艺兵,而当时部队发布规定,一旦考上大学,就不允许考生再去当兵了。所以,赵玉琪就失去了当一名文艺兵的机会,只得收拾行装,整理心绪,准备去当一名大学生。
毕竟,优美安静的校园、朝气蓬勃的师生比原先青岛港务局的工作环境要好很多,不用再穿灰暗的工装,取而代之的是实验室的白大褂。赵玉琪入校报到后,很快就化解了未能当上文艺兵的失落和沮丧,积极投身到紧张的学习生活中。
赵玉琪那一届学生是文革后国家恢复高考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家都深知学习机会来之不易,都在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地刻苦学习,有的同学甚至干脆就学习和生活都在教室里。由于家在青岛,所以赵玉琪经常会回家过周末,到周日深夜才回到学校宿舍。走在深夜里的校园,赵玉琪看到班级的教室里灯火通明,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想到自己却回家过周末,赵玉琪便深感自责和愧疚。
赵玉琪由于在中学期间没有学习过英语,初入大学时,赵玉琪的英语几乎是零基础,26个字母都认不全。经过入学时的英语摸底考试,赵玉琪被分到了英语慢班,从最简单的英语字母学起。凭借专注的学习和出众的记忆力,赵玉琪很快就提前学完了慢班的英语课程,便向老师申请去中班学习。中班的老师起初不相信赵玉琪的能力,只答应他旁听课程,在一次中班的考试中,赵玉琪主动要到考卷并第一个答完交卷,中班老师发现赵玉琪的考卷竟获满分,于是同意他入班学习。
赵玉琪出色的学习能力并不只体现在英语方面,他的其他课程学习成绩也很不错,但他不墨守成规。刚进大学时,赵玉琪得知有学生没读大学就考上了研究生,上大学二年级时,他也决定尝试一下。结果,赵玉琪的考研成绩真的考过了研究生录取线,但很遗憾未被导师录取。“我考研的方向报的是对虾养殖,如果当年我被录取了,我就可能成为中国第一个养虾博士。”赵玉琪教授不无遗憾地说到。当时,赵玉琪研究生考试英语成绩是全考生第一,英语快班的顾磊招老师得知这一信息,便把他招入快班学习,使得赵玉琪的英语在大学两年里就实现了“三级跳”。到了大三,赵玉琪就已经提前学完了大学英语的全部课程,开始学习日语。扎实的外语能力为他以后的学习和出国留学奠定了基础。当时担任班主任的于慎文老师对赵玉琪的学习能力也是赞赏有佳,他说,赵玉琪那一届学生是国家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大家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都很高,都非常用功,但赵玉琪不属于死学的那种学生,学习能力较高,大学四年的总评分在90分左右,在班里是名列前茅。时任海洋生物系副主任、教授《海洋污染生物学》课程的李永祺老师对赵玉琪也是印象深刻,他说,赵玉琪非常聪明,一表人才,英语很不错,大学期间也很活跃。
谈及大学期间的恩师,赵玉琪教授情深意切,滔滔不绝。入学伊始,教授《无脊椎动物学》课程的黄美君老师告诫同学们:在读书的时候,基础面打得越宽越好,博览群书,越多越好;做科研的时候,是越精越好,集中精力,找准目标,钻研下去。这一席话让赵玉琪受益终身。在赵玉琪大学毕业筹备出国留学过程中,黄美君老师也给予了大力的帮助。在大二考研后,赵玉琪得到了时任海洋生物系主任李嘉泳教授和黄世玫老师的悉心指导。李嘉泳教授师从童第周教授,是我国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也是山东海洋学院海洋生物系的创始人之一。赵玉琪依然记得曾在实验室里看到李嘉泳教授在显微镜下徒手用一根细线将一个海洋剑虫的卵扎成两个,这让赵玉琪惊叹不已。现在回想起来,自己在上大学二年级期间就能得到李嘉泳教授和黄世玫老师的指导,赵玉琪感到非常的幸运。
赵玉琪对当时教授《遗传学》课程的方宗熙教授也是记忆犹新。他说,当时由方宗熙教授主持研究的海带单倍体遗传育种在国内首次获得成功,通过选择育种技术培育出的海带叶片都比较大。此外,方宗熙教授还撰写出版了《达尔文主义》《生命的进化》等科普丛书,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拥护者。赵玉琪赴美留学后,曾经接待赴美考察的方宗熙教授一行,邀请方宗熙教授参观了他所在的大学及实验室,并就“用进废退”等进化论观点与方宗熙教授进行了探讨。方宗熙教授还曾帮助赵玉琪申请到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奖学金项目赴比利时开会和学习,但时间上正好与赵玉琪既定的陪同导师查尔斯•金教授回国开展科研合作交流计划相冲突,赵玉琪很遗憾地放弃了那个机会。
正如班主任于慎文老师所言,赵玉琪不属于死学的那类学生。大学期间,赵玉琪充分发挥自己的音乐艺术特长,积极组织各种文艺活动,也结识了不少志同道合的好友。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养殖系原主任张学舒教授当年与赵玉琪是“铁哥们”,校园内八关山的登高处、海边礁石上、校园的林荫道里经常会出现他们共同学习的身影。张学舒教授回忆道:“那段岁月,大学食堂的饭菜清汤寡水,色香味远在天边,但年轻的躯体还是在白菜和玉米面的滋养下生机勃勃。”无界限的争辩、僻静处的默坐、周末偶尔的牙祭等给他们的大学生活平添了许多乐趣。至今仍忙碌在中国海洋大学教学督导工作一线的肖鹏教授是赵玉琪当年班里的“老大哥”,考上大学时,肖鹏已经结婚了。肖鹏教授对赵玉琪当年在班级里的表现也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赵玉琪在班级里属于年纪偏小的学生,但赵玉琪是社会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在学生会里工作,搞文艺演出、组织活动都很有一套;虽然社会活动占用了不少时间,但赵玉琪的学习并没有落下,特别是英语,成绩很突出。毕业后留校任教的叶立勋也是赵玉琪的同班同学,他俩同为青岛人,也都兴趣广泛、能歌善舞,叶立勋是班级的文艺骨干,同赵玉琪一起在学校的“六二礼堂”组织过文艺活动。1991年10月,时任青岛海洋大学(原山东海洋学院,现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渔业系讲师的叶立勋与同事王成海老师在山东荣成镆铘岛海域进行海岛资源综合调查时,不幸遇难牺牲。谈及这位牺牲的老同学,赵玉琪教授深感痛心。
在大四毕业前夕,中国和美国等发达国家签署了留学生交流计划,国家将向美国、英国、法国等几个国家选派留学生,当年计划选派200名左右的留学生赴美学习。在山东海洋学院专业老师的鼓励下,赵玉琪准备报考全国只有两个留美名额的水生生物学。当时任学校团委书记的张长业老师对赵玉琪非常照顾和关心,得知这一消息,赶紧找到赵玉琪说,他得知学习成绩比赵玉琪更优秀的同班同学也报考了这个专业,为了避免直接竞争,建议赵玉琪报考其他专业。争强好胜的赵玉琪没有听取张长业老师的建议,仍然报考了这个专业。结果,赵玉琪以全国第一名成功入选。他们两位山东海洋学院的学生包揽了全国水生生物学的两个赴美留学指标,战绩可谓显赫。
青葱的大学时光转眼即逝,美丽的青岛、熟悉的校园让赵玉琪恋恋不舍,但他深知,还有更广阔的世界等待着他去打拼。
作为国家计划内首批中美交换留学生,赵玉琪初到美国,眼前的一切都是那样的新鲜。高楼鳞次栉比、霓虹彻夜闪亮,让人目不暇给;不同的语言、多元的文化,让人晕头转向。但赵玉琪深知自己肩负的使命,全身心地投入到新的学习研究中。
赵玉琪留学所在的学校是山东海洋学院的姊妹学校——俄勒冈州立大学(Oregon State University)。这所学校创办于1868年,由当时的美国总统亚伯拉罕·林肯亲自主持建立,作为全美国仅有的两所获得政府赠地同时用于参与海洋、航空、能源计划的大学之一而享有独特的荣誉,是一所世界著名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其海洋专业在全美名列前茅。在查理斯•金教授的指导下,赵玉琪仅用一年半的时间就以优异的成绩学完了各门功课,还发表了多篇在学界颇有影响力的学术论文,用最短的时间获得了硕士学位。该校的达拉斯·缪斯教授在植物细菌疾病的基因工程研究上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该研究对一个国家的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当时的中国还只是一个农业大国,赵玉琪抱着学成报国的信念申请成为达拉斯·缪斯教授的博士生,攻读基因与农学方向。获得博士学位后,赵玉琪又来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进行癌症的博士后研究,两年后留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成为研究助理教授。后来,赵玉琪教授又受聘去了美国西北大学医学院任教,并荣获美国西北大学博纳么肯讲习教授学者称号。
赵玉琪教授现为美国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微生物—免疫学系、人类病毒研究所和环球卫生研究所终身教授,同时还兼任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病理系分子病理部主任、转化基因组中心实验室创始主任及医疗系统分子诊断实验室主任。赵玉琪教授在分子病理学、基因诊断以及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方面造诣深厚,重点研究领域为寨卡病毒、艾滋病、抗肿瘤和抗艾滋病药物及个性化基因诊断在精准医疗中的应用。
赵玉琪在艾滋病毒和寨卡病毒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贡献:他首创性地开发了研究人类病毒的裂殖酵母模型平台,并通过这种独特的方法对病毒蛋白和病毒基因组进行分析,发现了新的病毒蛋白功能、致病因子和病毒耐药机制;在对寨卡病毒的研究中,他带领团队率先发现了关键的毒性寨卡蛋白,该蛋白对孕妇寨卡病毒感染引起的新生儿缺陷起了重要作用。鉴于赵玉琪教授在病毒学及有关领域的突出成就和原创贡献,经过层层严格审议,美国微生物科学院于2019年初将赵玉琪教授评选为院士。美国微生物科学院是生命科学领域全球最大、历史最悠久的会员组织——美国微生物学会的下设机构,在国际微生物科学领域居于领导地位。对于赵玉琪的学术成就,病毒研究领域同行给予了高度评价。作为此次院士评选中赵玉琪的推荐人,马里兰大学医学院人类病毒研究所所长、世界反转录病毒之父罗伯特·盖洛教授表示,赵玉琪的当选实至名归。
赵玉琪教授喜欢用生命的进化过程来阐述自己的科学研究生涯。他说,生命是从海洋起源的。从海洋开始,生物逐渐进化,往高级发展,发展的过程就是从海洋进到陆地,从低级的无脊椎生物进化到有脊椎高等生物,然后就出现了人类。赵玉琪在大学期间学的是海洋生物,读硕士的时候,学的是水生生物学,研究的是一种半咸水中的浮游动物,轮虫。半咸水就是介于海洋和陆地湖泊淡水之间的一种环境状态。生命进化在从海洋逐渐向淡水进化过程中,也要经过半咸水的过程。赵玉琪博士读的是基因学和农学,研究植物疾病,就是关于农作物的致病基因。这时候赵玉琪的科学研究开始向陆地进展了。然后,赵玉琪在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开始用裂殖酵母作为模型研究癌症学,裂殖酵母是真核生物,癌症是关于高等动物的疾病,赵玉琪的科学研究便从真核生物向动物方向发展。当赵玉琪在西北大学开始独立运营实验室时,开创了用裂殖酵母作为模型来研究人类病毒学,即艾滋病和寨卡病毒。这时,赵玉琪的科学研究从此就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就如同生命进化到了顶峰。
虽然身在异国他乡,赵玉琪仍然时时思念祖国,挂念着青岛家中的老母亲。在美国求学及任教期间,赵玉琪会积极创造机会回国,在看望母亲的同时,也不忘积极推动国内高校及科研院所与美国相关机构的合作交流。
与当年在大学期间的表现一样,赵玉琪教授在国际学术界也非常活跃。他先后担任马里兰大学教授参议会议长、荣誉议长,曾任美国华人生物医药科技协会(CBA)会长、美洲华人生物科学学会(SCBA) 执行董事和大华府分会会长等一系列学术组织负责人。应国际各学术团体邀请,赵玉琪教授多次在世界20多个国家讲学并进行学术交流活动。他也应邀承担多种专家顾问活动,为罗氏、雅培等世界500强公司提供专家咨询。自1996年以来,赵玉琪教授应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世界健康基金会、国家教育部、科技部、卫生部、国家基金委、中国工程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中华医学会等部门或单位的邀请,多次回国讲学、进行学术交流、参加科技项目评审,并受聘国内多所著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客座教授。
赵玉琪教授还积极参与国内卫生事业发展及学术交流,利用自身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在本世纪初发起成立了美中艾滋病联盟基金会,每年邀请艾滋病研究领域的国际著名专家学者自费来中国宣讲艾滋病防治知识,并邀请世界著名科学家及中国知名演艺界人士如郑绪岚、齐秦和丛珊等担任形象大使。这项公益活动,赵玉琪教授坚持做了整整10年,为我国艾滋病政策制定、防治宣传、学术交流等建言献策,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青岛对于赵玉琪来说,更是有着难以割舍的情缘。他积极参与家乡经济建设,为青岛的医疗事业发展和生物科技合作牵线搭桥。2012年,应青岛市政府邀请,受马里兰大学校长的委托,赵玉琪教授多次往返于青岛和美国之间,就合作建设马里兰大学分校事宜与相关高校进行商讨。期间,时任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于志刚,及副校长李巍然、李华军等会见了赵玉琪教授,双方进行了友好深入的交流,中国海洋大学希望在建设青岛马里兰大学分校的过程中与马里兰大学开展合作,积极引进马里兰大学先进的办学思想、教学理念和课程体系,在服务地方教育事业发展的同时,实现中国海洋大学和马里兰大学的共同发展。遗憾的是,由于马里兰大学方面的原因,两校的合作未能实现。
2017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当年7月12日,新华社刊发《综述:黄大年事迹引起海外学子强烈反响》文章,记者采访了多位海外求学的中国学子代表,赵玉琪教授位列其中。他说,拜读了黄大年的生平事迹后,他感触颇深,难以成寐。身为科学家,他能体会到黄大年为追逐世界科学高峰锲而不舍、只争朝夕的精神,这恰是一位卓越科学家必有的素质。然而,黄大年忧国忧民、为国家富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是难能可贵、令人敬佩,是值得海外莘莘学子学习的楷模。
悠悠赤子情,拳拳报国心。虽已是花甲之年,但为了不辜负祖国和母校的培养,为了人类的健康事业,赵玉琪教授仍在夜以继日地奋斗着、探索着……
(本文照片均来源于受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