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要闻

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支持中心为学生学习成长保驾护航

作者:吴华君 张晓琼 吕永婕来源:学习支持中心发布时间:2015-04-23

字体:

  中国海洋大学学习支持中心成立于2014年7月,是为学生学习提供专业化支持服务的业务机构,主要面向有学习支持需求的本科生开展学习分析与学习支持工作,并与相关部门以及各院系协同开展学生学习指导与支持。近日,以教育系、法政学院学生为主体承担的“大学生对学习支持服务需求情况的调查”SRDP项目组主要成员,对学习支持中心主任董士军做了面对面的访谈,通过访谈,同学们对学校学习支持中心的成立背景与未来工作任务和规划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以下是本次访谈的实录。

  学生:董主任您好!对于学习支持服务,我们通过搜集、阅读文献,已经有了大概的了解,但是仍然有一些地方不是很明确,第一个问题就是大多数学生已成年,拥有独立承担责任、解决问题的能力,应该能管理好自己。那么学校设立学习支持中心的主要背景和出发点是什么呢?

  士军学校成立学习支持中心,是基于对学生学习和学业支持提供专业化服务的考虑。所提供的服务主要面向学生中有学习支持需要的同学,为他们提供指导与帮扶。客观上来讲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譬如方法、态度、技巧及适应性等,学生主观上也有向学校寻求帮扶和支持的个性化需求。同学们在生活、心理、感情等方面的困惑和困难也会对学习效果、学习质量乃至学业水平产生一些负面的影响。为最终落实学校的培养目标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在校开展学习活动的重要节点以及学生学业状态的分类来看大概存在以下几种需要专业指导的学生:

  首先是大一入校新生,他们处在从高中教育学习向高等教育学习转变的节点上,这些学生在应试教育体制下的学习方式、方法以及学习习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尤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培养和提高。中国海洋大学的教学管理制度灵活开放而又个性化,为了使新生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学校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院系专业教育等方面都有一些成熟的做法,但如何给学生提供专业化的学习指导、学习支持等还有待探索和实践。学校近年来的学业数据也显示,有近8%的一年级学生的学业状况令人堪忧,如何推动这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是学校一贯关注的人才培养的重要问题之一。

  其次就是受到学业警示的学生,尤其是转入下一年级的学生的学习状况值得关注。这些学生学业困难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是一年中出现大量的课程不及格,第二种是一年中修读合格的学分太少,第三种是数学、物理、化学等专业基础课成绩出现多次不及格。前面两种情况主要发生在整体学习状态存在问题的学生中,第三种情况主要发生在理工科学生中。在理工科专业,数理化基础课程是后期专业课程学习和专业能力培养的基础,这些课程集中出现不及格,一般情况下是因为学生的基础相对薄弱、学习方法不适用等原因引起的,客观上需要对这些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采取的措施有多种,比如可以向学校建议改革现有的课程授课模式,采取MOOCS等网络课程的模式,将知识点的讲授和作业辅导分解、整合在网上,给学生提供反复学习的机会;还可以建议学校将课程授课的内容做一些适应性变化,如分章节分阶段考核方式推进教学,使得基础没打好的学生有机会回头复习、不断强化从而更加有利于后期的学习;还可以采用专家讲座等方式来帮助学生。

  还有一些学生,他们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水平,但本人确有进一步提升的迫切需要,这就需要给这些学生提供一些学习科学方面的指导,并在课程资源的提供上进一步优化。根据正态分布,这个群体的学生是占大多数的,如果我们的工作整体设计比较科学,推进起来效果能更加明显。

  具体的支持措施除了以上提到的,还要开展同学之间的一对一帮助和师生之间的一对一指导。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通过加强专业培训,制定帮助计划和反馈评价机制,从而建立更加有序和可控的,具有提前干预特征的帮扶体系。同时要将学习支持工作尽可能地实现全程数据化,通过数据库采集以及后期数据分析和评估,以加强科学性、持续性和学术性。

  当然,所有上述工作的前提,是学生自身有学习的愿望和改善学习状况的需求,给予学生学习支持要建立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之上。

  学生:由此看来学习支持中心的成立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广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那么学习支持中心的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呢?

  董士军:目前,学习支持中心主要是在全校各相关职能部门共同协作下,依托基础教学中心的研究力量,会同各个学院开展工作。按照学校对此项工作的设计,在该项工作的启动阶段,主要发挥教育系教师在学习科学研究、教育技术学研究、学习心理学研究等领域形成的专业优势,开展相关工作。同时,基础教学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体育系、艺术系、计算机基础部等部门均可以根据自己的学科特点在心理辅导、体艺干预、大数据采集、分析等方面开展相应的工作。同时,学习支持中心的具体工作将最终落脚在各个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各院系从各学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能使我们开展更具针对性和个性化的支持帮扶工作。学校对学生学业支持工作最终将以职能部门推动、各学院协同、专家主导的工作机制开展。

  学生: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关于学习支持中心今后的工作方向和具体工作规划是怎样的?

  士军目前在开展的工作首先是新生入校后学习适应和学习方法适应性帮助工作,尤其是要对一些基础相对薄弱的特殊学生群体的适应状况展开调查研究。这些学生可能因为学习基础较为薄弱,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帮助,我们将对他们进行调研、分析和追踪,并逐步形成对他们进行学习支持的建议,向相关职能部门提出。

  还要面向受到学业警示的学生,对于这些学生需要紧密跟踪其学习状况并有效共享,以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为此,学习支持中心正设计建立一个服务平台用于共享预警信息,并提供网上咨询预约服务、学业数据的搜集等功能,将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各种适当形式在网络上提供给各管理和服务部门,为学校开展学业干预提供科学依据。

  从更长远的目标设计上看,学校期望最终构建一个学习支持响应的常态化机制,并逐步内化为学校学习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达到这个目标,该项工作从一开始就要突出专业化、学术性,注重做好可持续性设计,并最终扩展为全校学生提供服务。

  系统性地在高校内部开展学习支持和学业干预的工作在国内开展的还较少,但是在国外已经有一些比较成熟的经验可资借鉴,比如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通常会为每个大学新生安排一或两名导师,这个导师是专业的课程教师,不同于我国高校专职于学生管理的辅导员或班主任。这个导师对于学生的学习计划、专业选择、课程选择、生活品行都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也正是英美高等教育中导师制的核心所在。不过,这样的导师制只是对我们的一种启发,我们学校学习支持中心的重点与此并不相同。实际上,在悉尼大学等不少澳大利亚高校,由学校或者学生会组织的学习支持中心对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有更直接的借鉴价值。参照国际经验就可以看出,就中国高等教育的现状来讲,学习支持中心的建设还是非常有意义的。未来我们学习支持中心将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要求和特色,充分借鉴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及实践经验,为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贡献智慧与力量。

  学生:非常感谢董主任的介绍!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海大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