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4月12日,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第四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青岛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杨树锋院士,副主任肖文交院士、林间院士,顾问委员高锐院士等18位委员参加会议。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出席会议,并为学术委员颁发聘书。会议由校长助理、科学技术处处长李岩主持。
刘勇向各位委员对学校发展、实验室建设给予的支持和指导表示感谢。他指出,近年来,实验室在原创理论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建立了微板块构造理论和微板块重建新技术体系,构建了涵盖全球海底的微板块重构数据库,倡导并发起海底氢能前瞻研究,明确了天然氢气这一清洁高效能源的海底泛在性,得到国内同行广泛响应。希望实验室在新一届学术委员会的指导下,产出更多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成果。
刘勇副校长为杨树锋院士(左)颁发聘书
实验室主任李三忠教授围绕科学研究、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平台建设、运行管理、未来工作计划和存在问题等方面作了工作报告。实验室姜兆霞教授、李晓辉副教授、刘鹏副教授分别围绕实验室三个研究方向汇报了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与会委员、专家充分肯定了实验室近年来在科研成果产出、人才梯队建设、培养机制创新、平台建设跃升、国际合作深化和运行管理改革等方面取得的亮眼成绩,同时就实验室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深入研讨,提出了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他们指出,实验室应继续坚持以“国家需求牵引、学科前沿突破”为核心,凝练发展方向,制定未来五年规划草案;继续加快人才队伍引进和自主培育,推动学科创新交叉、深度融合;继续推动平台资源整合,联合共建科研开放共享平台,打造学术交流品牌;继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本科生和研究生教育,探索复合型人才培养。
会议采取线上线下同步方式进行。科学技术处、海洋地球科学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实验室骨干教师和学生参加会议。
通讯员:丁文雁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