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新闻】青岛:科技创新点燃“蓝色引擎” 向海图强抢占海洋生物医药新赛道

  (QMG青岛广电•青岛新闻•6月24日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海洋资源丰富的得天独厚优势,经略海洋、向海图强。青岛不断深化海洋方面的特色优势,将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作为着力突破的海洋新兴产业,持续搭平台、出政策、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加快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推动海洋经济量质齐升。

  日前,由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研发的免疫抗肿瘤海洋新药——海藻倍他葡聚糖(BG136)顺利完成一期临床试验,拓展了海洋糖类化合物通过免疫发挥抗肿瘤作用新途径,表明我国海洋新药创制进入新发展阶段。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海洋糖工程药物研发室副主任、BG136项目主要成员胡婷 :我们从上百公斤的南极海藻中,通过多种工艺的研发,最终制备获得了BG136,纯度能够达到98%以上,具有很强的免疫抗肿瘤作用。

  海洋医药和生物制品产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风险、研发周期长、成果产业化速度慢等特点,为加快推动BG136这一“蓝色药库”重点项目成果转化,早在2018年,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就与正大制药青岛公司深度“联姻”,双方陆续投入超千万元资金进行BG136原料药中试生产,并获得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青岛市科技局等多项海洋药物类奖补补助,最终成功将BG136从实验室送入生产车间,成为国际首个免疫抗肿瘤海洋糖类新药。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海洋药物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BG136项目负责人于广利:如果成功开发上市,将成为我国继PSS、甘糖酯和GV-971之后,又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一个海洋药。这对打造海洋生物医药新质生产力,促进我国海洋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尤其对于加快中国“蓝色药库”开发进程,提升我国在海洋领域生物医药原始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近年来,我市先后出台《关于支持“蓝色药库”开发计划实施意见》和《关于支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为近百个重点项目提供扶持资金近1亿元,对一类创新药、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费用补助比例由原来的20%提高到30%,分别最高可获得5000万元和1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并按临床研发进度分阶段给予奖补,这为博益特在开发国际首创的壳聚糖基可吸收手术止血材料“术益纱”时,大大减轻了资金压力。

  青岛博益特生物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研发技术总监宋福来:体内可吸收的三类医疗器械是一个高端医疗器械,研发投入是要上千万甚至上亿的,除了企业自身投入外,政府也给了我们很多支持。现在的新政策是分阶段奖补的,而且是前置奖补,这样就可以大大缓解我们资金压力。

  目前,我市已落实海洋经济15条海洋药物及生物制品产业发展政策,进一步加快研发应用产业转化进程。其中,在海洋生物医药和医用材料领域,明月海藻生产的体内植入用超纯海藻酸钠已实现产业化,打破了国外垄断;博益特研发的天然海洋材料全降解血管支架,正在进行大动物实验,有望替代金属血管支架;聚大洋50条海藻胶囊生产线正开展设备购置安装,首条年产50吨海藻寡糖生产线建成投产。在功能性食品领域,青岛啤酒集团出品了国内首款海洋大健康饮品王子海藻苏打水;琛蓝健康的“新型系列海洋活性肽产业化及功能开发”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形成了功能食品、品牌原料、医用材料等六大产业板块,产品品类达到100个以上,成为海洋功能性食品领跑者。
  琛蓝健康产业集团董事长邹圣灿:地球上所有生命都是诞生于海洋,海洋物质也是最能够反哺人类生命的。我们也坚信,随着我们的坚持,随着我们的坚守,未来必定会有更多的成果转化成产品,服务于广大的市场和消费者。

  下一步,青岛将立足海洋发展厚实基础,创建培育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山东省海洋药物制造业创新中心等产业服务平台,持续推动企业跨界与科研院所合作,以科技创新点燃“蓝色引擎” ,利用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产品线,提升产品品质,在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产业上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在海洋强国、海洋强省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

记者丨王晋 王景波

新闻链接:【青岛新闻】青岛:科技创新点燃“蓝色引擎” 向海图强抢占海洋生物医药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