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海大 谋海济国】主流媒体广泛报道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

  【编者按】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并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两年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遵循,牢记嘱托、勇担使命,持续兴起学习贯彻热潮,切实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显著成效。近日,主流媒体围绕学校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担当新作为服务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予以广泛报道:

【2024年4月17日新华网山东频道】中国海洋大学以建校100周年为契机谱新篇

□通讯员:新闻中心 冯文波

  日前,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了一场“谋海济国谱新篇”主题座谈会。

  “我们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回顾总结两年来学校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效,对下一步贯彻落实做出部署安排,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奋力谱写谋海济国新篇章。”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说。

  唯有奋起而为,方能不负所托。“学校党委奋力推进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海大范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田辉重点介绍了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取得的九个新突破。

  “作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我们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说。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两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充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桃李芬芳。

  “拔尖创新人才‘海味儿’愈发浓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现新跨越”“中国新农科水产教育联盟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卓越工程师培养实现新跃升”……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对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海洋拔尖创新人才的新实践,打造人才培养海大模式的新探索如数家珍。

  “我们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海洋工程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海洋空间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变革,有力地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国家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表示。

  李华军从“探索新机制,促进海洋工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的科学研究的范式与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措施与建议”“建设海洋工程与装备联合研发机构”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以工兴海的思考和努力方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在新中国历史上,先后激荡起五次海水养殖浪潮,中国海大人都担当奉献、勇立潮头。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院长、教授艾庆辉说,发展深蓝渔业是“21世纪蓝色蛋白质计划”的基石,未来水产养殖的空间在海洋、在循环水设施化养殖。“开展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构建‘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体系,引入多方资本,建立企业平台,形成全产业链新模式。”

  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这一事业中国海大人坚持了40年。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刘惠荣回顾了学校极地与深远海问题研究团队深耕极地与全球海洋治理社科研究,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海洋立法,提供咨政服务,培育人才等方面的成就。

  会场里,智慧碰撞,共识汇聚。“希望大家牢牢把握建校100周年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峻峰说。

  “面向未来,作为国家长期持续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我们要充分发挥好涉海高校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海大范式,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精神、干事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勇于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推动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书写‘海洋强国,海大有为’的时代答卷,以优异成绩向建校100周年献礼。”田辉说。

  春潮澎湃起,正是扬帆时。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海大人将继续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不断续写谋海济国的崭新篇章。(冯文波)(完)

【2024年4月13日大众新闻客户端】中国海洋大学:牢记嘱托担使命,谋海济国谱新篇

□记者:薄克国 通讯员:新闻中心 冯文波

  总有一个时刻,让人在不断回望中汲取力量。
  2022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了解海洋观测设备与信息服务系统研发应用情况,连线“深海一号”作业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浓浓关怀,殷殷期盼,在中国海洋大学师生心中激扬起矢志蔚蓝、报效祖国的澎湃动力。
  春深似海,100岁的中国海洋大学,沐浴着明媚春光,生机勃发。
  4月10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两周年之际,一场座谈会隆重召开。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而庄重,LED屏上“牢记嘱托担使命,谋海济国谱新篇”的会议主题格外醒目。
  “我们召开座谈会,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回顾总结两年来学校工作取得的重要进展和成效,对下一步贯彻落实做出部署安排,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奋力谱写谋海济国新篇章。”中国海洋大学党委书记田辉的讲话铿锵有力。
  学习为先,贯彻为重。
  两年来,中国海洋大学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一流大学建设的根本遵循,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首要政治任务”“第一议题”“学讲结合、学研一体、学用贯通”“通过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专题读书班、培训班、研讨会、专题党课、主题党日等多种形式”……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在中国海洋大学校园澎湃涌动。
  总书记的嘱托厚重如山。唯有奋起而为,方能不负所托。
  “学校党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奋力推进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海大范式,以高质量党建引领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取得扎实成效。”田辉重点介绍了贯彻落实重要讲话精神,推动一流大学建设取得的九个新突破。
  硕果鼓舞人心,成绩催人奋进。
  “作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我们落实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就要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不断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中国海洋大学校长张峻峰如是说。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
  两年来,中国海洋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用党的创新理论铸魂育人,桃李芬芳。
  “拔尖创新人才‘海味儿’愈发浓郁”“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实现新跨越”“中国新农科水产教育联盟引领作用进一步显现”“卓越工程师培养实现新跃升”……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刘勇对学校深入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培养海洋拔尖创新人才的新实践,打造人才培养海大模式的新探索如数家珍。
  “我们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紧紧抓住战略机遇期,坚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聚焦海洋工程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突破,支撑海洋空间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深入变革,有力地服务产业发展、服务国家需求。”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华军表示,作为国家战略性的海洋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在海洋工程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上责无旁贷。他从“探索新机制,促进海洋工程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新的科学研究的范式与数字化转型”“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与成长的措施与建议”“建设海洋工程与装备联合研发机构”四个方面与大家分享了他对以工兴海的思考和努力方向。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
  在新中国历史上,先后激荡起五次海水养殖浪潮,中国海大人都担当奉献、勇立潮头。在树立大食物观,丰盈蓝色粮仓的当下,更是责无旁贷。
  水产学院院长艾庆辉教授在发言中谈到,发展深蓝渔业是“21世纪蓝色蛋白质计划”的基石,未来水产养殖的空间在海洋、在循环水设施化养殖。“以东海、南海深远海养殖为重点,开展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研发,构建‘养—捕—加’相结合、‘海—岛—陆’相连接的全产业链深远海养殖体系,国家战略性投入,引入多方资本,建立企业平台,形成全产业链新模式。”我国深远海养殖的战略目标已确立,接下来需要从战略高度做好顶层设计,推进健康生态养殖,规范生产行为,构建多元化的产业化新模式,提升智能化水平,突破水产饲料蛋白原料供给瓶颈,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极地科考关系着全球变化和人类的未来,这一事业中国海大人坚持了40年。
  法学院刘惠荣教授以“深耕极地大洋,维护国家海权”为题,回顾了学校极地与深远海问题研究团队,深耕极地与全球海洋治理社科研究,发挥智库作用,服务国家海洋立法,提供咨政服务,培育人才,打造国际极地学术共同体,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发出中国海大积极作为与使命担当的嘹亮声音。
  两年前,赵玮教授在三亚海洋研究院汇报了“南海立体观测网”“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海洋安全保障应用等情况。
  两年来,赵玮团队牢记总书记嘱托,以维护国家海洋安全重大战略需求为己任,深耕南海,实现“南海立体观测网”立体化、实时化能力大幅度提升,“南海海洋大数据中心”(一期)全面启动建设,进一步增强了南海环境安全的保障能力。
  经济学院丁黎黎教授说,作为海洋经济领域的人文社科研究者,她由衷地感觉到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并致力于建设海洋经济理论创新的“先行区”和理论阐释的“服务区”,建树海洋经济理论新体系,不断发出海大学派的声音,让中国蓝色经济方案声名远播,为海洋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会场里,豪情激荡,智慧碰撞,共识汇聚。
  “希望大家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殷嘱托,牢牢把握建校100周年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勇于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为新时代海洋强国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张峻峰表示。
  “面向未来,作为国家长期持续重点建设的唯一综合性海洋大学,我们要深刻认识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全面落实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充分发挥好涉海高校领头雁、排头兵的作用,深入推进实施新时代海大工程,着力打造新时代海大范式,以前所未有的责任担当精神、干事创业精神、改革创新精神、勇于斗争精神和自我革命精神推动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再上新台阶,奋力书写‘海洋强国,海大有为’的时代答卷,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建校100周年献礼。”田辉表示。
  春潮澎湃起,正是扬帆时。
  在新的历史坐标上,中国海大人正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勇担使命,踔厉奋发,不断续写谋海济国的崭新篇章!

【2024年4月16日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记者围绕“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专访海大专家——《河流入海口为何多有三角洲?》


□记者:李蕊 通讯员:海洋地球科学学院 吴晓

  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河流搬运来的泥沙量大,而且无强劲的潮流或波浪将泥沙带走时,三角洲就会快速发育,向海延伸。三角洲湿地在洪水调控、气候调节、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

  大河浩荡,携沙填海,积淀成洲。

  三角洲是河流进入海洋时,因河口变宽以及受潮流影响,水流逐渐分散,河流流速减缓,携带的泥沙在河口处堆积形成的三角形堆积体。

  为什么河流入海口大多有三角洲?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河流负责“建设”,海洋则扮演“改造和重塑”的角色。当河流搬运来的泥沙量大,而且无强劲的潮流或波浪将泥沙带走时,三角洲就会快速发育,向海延伸(如长江三角洲);但是,也有极少数的入海口没有形成三角洲,当河流搬运来的泥沙少,且海洋动力强大时,三角洲则难以形成(如钱塘江入海口)。

  黄河入海口的黄河三角洲就很有代表性。黄河流经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的黄土高原,流域降水集中在夏季且多暴雨,大量泥沙汇入其中。黄河每年向渤海输送大量泥沙,同时,黄河入海口水深较浅、坡度较小,波浪和潮流的侵蚀、搬运作用弱。在这些条件的综合影响下,黄河三角洲产生淤积、向海延伸。

  三角洲湿地是陆海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在洪水调控、气候调节、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三角洲湿地是“蓄水库”,可以涵养水源、防洪抗旱、维持区域水平衡;三角洲湿地是气候的“调节器”,在固碳储碳、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发挥作用;三角洲湿地还是环境“净化器”,能代谢污染物、净化水质、改善环境。此外,三角洲湿地还是野生动植物的天然“保护区”,在保障栖息地、维持生存繁衍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湿地生态系统,为1500多种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它是芦苇、盐地碱蓬等植物的天然基因库与种质资源库,也是鸟类迁徙的重要中转站。黄河三角洲近岸海域也是黄渤海区域重要的海域生物产卵场、孵幼场和索饵场,为凤鲚、鲈、皱唇鲨、三疣梭子蟹等重要的鱼蟹类提供了优良的栖息生境。

  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管理部门不断加强河流—河口—海湾联动联防机制,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加快推进黄河口国家公园建设,实现保护与开发并重,守护好这方大河之洲,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作者为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海洋地球科学系副主任吴晓,本报记者李蕊采访整理)

【2024年4月党员干部之友】封面人物

浩海求索路 以工强国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海洋工程专家李华军

□记者:邢华 通讯员:新闻中心 冯文波

  当前,人类已进入海洋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新时代。在开发海洋空间、获取海洋资源与能源的过程中,人们建造了大量的海堤、码头、人工岛、采油平台以及施工作业装备等,这些设施与装备不仅时常受到波浪、狂风、洋流的拍打和冲刷,而且所处的海底地形与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结构物一旦失稳破坏,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
  如何消除隐患,使海中设施与装备不惧风吹浪打?如何为人类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海洋权益维护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30余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带领海洋工程团队紧密围绕海洋强国重大战略与产业需求,解决了海洋工程设计理论、安全施工与运行中的系列技术难题,为海洋强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力量。
  负笈求学:一名青年技术员的科研梦
  山东省东营市广饶县,是李华军的故乡。在他的记忆中,尽管父母没有太多的文化知识,但是他们吃苦耐劳、勤俭持家的品格对他影响很大。正是在这种温暖朴实、团结和睦的家风熏陶下,使他懂得了责任和担当。
  1978年7月,李华军考入山东工学院(2000年并入山东大学)的内燃机专业。就这样,16岁的他步入了大学的校门。1982年7月,大学毕业后,李华军被分配至广饶县播种机厂工作。车、铣、刨、磨、钻、热处理,这些他都干过,还当过汽车修理工。后来,他被调至技术科从事设计工作。当时,国内正在推广太阳能开发,他利用掌握的专业知识成功设计出一款太阳灶,可以烧开水。在工作中,他注意到一个技术问题。当时,农业机械的许多零部件都是用薄钢板或铁皮折叠、卷曲制成的,工人师傅下料时既费时,又费力。李华军运用画法几何知识,可准确地确定每个部件的用料,不仅效率高,而且避免了材料的浪费。当时,这成了他的一项特长,工人需要做什么,就拿过来让他计算一下,再下料。
  播种机厂的工作虽然轻松,但他深刻感受到我国机械设备的陈旧与技术落后,以及自身创新能力的不足,于是萌生了报考研究生到大学深造的念头。在距离考试还剩3个月的时间里,李华军充分利用晚上和早晨的时间看书学习。功夫不负有心人,1983年8月,怀着从事科研的梦想,他成功考入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专业,从此与海洋结缘。
  因从小就对解放军有崇拜和仰慕之情,1986年研究生毕业时,李华军主动申请到部队工作,并如愿成为一名海军军官,被分配至海军潜艇学院,从事有关潜艇方面的研究工作。
  奋斗不辍:在蔚蓝大海创新攻坚
  1992年,刚刚步入而立之年的李华军从部队转业到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任教。“既然到海大来,肯定要研究海洋。既然在工程学院,肯定要走海洋特色的工科发展之路。”李华军说。
  1999年,李华军在南京开会时,得知渤海南部的埕岛油田中心二号平台存在过度振动现象,但迟迟找不到原因。于是,李华军与埕岛油田取得联系,希望承担该平台的诊断和治理工作。
  “一开始,他们对我们半信半疑,因为他们以前委托专业公司治理过,但没找到原因,也就谈不上治理了。”谈及当时的情景,李华军记忆犹新。几经周折,李华军要来了当时的检测报告,经过研究分析,认为前期检测时传感器布设的点数过少,不能涵盖和反映整个平台的振动状况。最终,李华军说服了埕岛油田的负责人,允许他们登台检测。
  为了获得真实的数据,检测选在风大浪高的冬天进行,团队成员顶着寒风、迎着波浪在平台上架设备、布仪器。“每次检测都要在上面待十几天,天气严寒和食宿条件差不算啥,更大的压力是平台上的工作人员不相信我们能解决问题。作为负责人,李老师不断给我们鼓劲,说我们要用事实和实力说话。”团队成员、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树青说。
  经过不懈努力,李华军团队利用自己创新的检测技术找到了平台过度振动的原因,并给出了治理方案。1年后,团队重返埕岛油田,受到热情接待。管理方说,原本打算拆除的平台保住了,避免了数亿元损失。在此基础上,团队形成的系列相关成果于2004年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谈及创新,李华军说,创新不仅需要兴趣,更要有责任感,要胸怀家国,为行业的进步、祖国的富强、民族的复兴而创新争先。为减少海洋动力因素对涉海结构物的破坏,李华军带领他的团队,历时10余年,构建起了海洋工程设施安全防灾、减灾技术体系,在50余项工程建设中得到推广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他也因此于2010年获得了第二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直以来,严酷复杂的环境和海洋环保的红线始终是摆在海洋工程界的两大挑战。李华军带领他的团队直面挑战,与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联合攻关,最终创建了近浅海工程安全防浪、水下自动测控安装、损伤检测与修复加固新技术等一整套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体系,成为新时代开发利用海洋,逐梦蔚蓝的坚实保障。基于此,李华军和他的团队于2019年获得了第三个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十五年,三获国家奖。李华军带领团队以时不我待的使命感不断刷新海洋工程创新“加速度”。面对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建设海洋强国的时代重任,李华军说:“我们唯有瞄准涉海产业需求以及海洋科技‘卡脖子’难题,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在海洋工程基础理论创新和高端海洋装备研发上发力,加快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才能做好经略海洋这篇大文章。”
  蓄势期远:以工兴海强起来
  面对一系列创新成就,李华军说,一切成绩、荣誉只是代表过去,建设海洋强国的目标已经确立,需要社会各界携起手来,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去实现,而这里面必须有海工人的贡献。
  放眼中国乃至世界海洋工程领域,尚有许多难题亟待解决:中国海洋开发利用是由近浅海开始的,在早期的粗放式发展中,存在对海洋的污染问题,如何将其转换成环保式、质量效益型工程结构,还需不断探索完善;在“一带一路”建设中,“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重大海洋工程如何布局,当地的海洋环境难题如何克服,也是迫切需要研究的课题……
  作为一个在海洋领域摸爬滚打30余年的“老海工”,面对挑战,李华军勇敢地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先于2011年开始依托“973计划”课题着手大型深海平台攻关研究,2013年,他的团队与中集来福士公司合作开展了“高端系列化半潜式钻井平台设计建造关键技术及产业化应用”研究,并得到了山东省泰山学者蓝色产业支撑计划的大力支持。2014年,他领衔申报了“大型深海结构水动力学理论与流固耦合分析方法”项目,并获批立项,这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在海洋工程领域资助的首个重大基金项目,并于2020年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结题评审排名第一。2020年,李华军带领团队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海洋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一点一滴,一步一印,他带领团队在攀登科技高峰的征途中,努力描绘着工程世界里的那抹海洋蓝。
  李华军坦言,海洋工程是一个综合性领域,既需要不同学科、技术和知识的融合,也需要汇聚社会各界的力量,齐心协力、协同发展。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谈及海洋工程,李华军满怀憧憬,他说:“等到我们的海洋工程做强了,距离海洋强国的目标就更近了!”

【2024年4月16日青岛日报】“极地是老师,告诉我如何成为‘英雄’”

——专访中国第一位登上南北两极的科学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

□记者:李勋祥

  “我自知我不是英雄,有时甚至脆弱。但极地是我的老师,告诉我如何成为‘英雄’,让我深切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奋斗的光荣。”
  不断漂移的北极冰,也给人启迪:“我多次踏上北极点,随即又漂离了它。昨日的辉煌已慢慢淡去,我们必须开始未来的奋斗,停止了就会漂离目标。”
  中国海洋大学教授赵进平是极地的“熟客”。
  30岁时,赵进平参加了中国首次南极考察;41岁时,他参加了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的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45岁时,他又参加了中国首次北极考察(政府组织),成为中国第一位登上南北两极的科学家。多年来,他先后16次前往极地考察;如今,古稀之年的赵进平仍在从事极地研究工作。
2024年是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作为纪念中国极地考察40周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雪龙”号科考船停靠青岛并举办为期3天的开放日活动,供社会公众参观。“雪龙”号是我国最大的极地考察船,也是我国极地考察的主力船之一。过去多次开展极地考察,赵进平乘坐的就是这艘科考船。
  4月12日,赵进平登上“雪龙”号参观,再次见到“老朋友”,他感慨万千。回顾那些难忘的极地考察日子,赵进平这样描述:“像翻阅掀过的日历,像是观看身后的脚印。”他一直认为极地考察是他人生中最宝贵的经历,正因如此,赵进平非常珍惜这次参观机会,即使重感冒尚未痊愈,他也带病前往,“怎么也要上船看一看”。13日,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海洋与大气学院240室接受记者专访时,赵进平还会偶尔咳嗽几声。
  在海洋与大气学院,紧挨着240室的,是成立于1952年的中国海洋大学海洋调查实验室,这里保存着不少海洋调查“老古董”。赵进平打开实验室大门,向记者介绍一台曾用于我国首次南极考察的MARKⅢ型温盐深仪(CTD)。“当时,这个仪器在全国只有3台,另外两台不能外借,考察组织方只好向中国海洋大学(当时叫山东海洋学院)求助,并答应给3个赴南极考察名额。”赵进平告诉记者,经过自愿报名和选拔,他成功入选,从此和极地考察研究结下了不解之缘。
  人的一生有时就是这样,充满机缘巧合,赵进平上大学也是如此。初中毕业后,他进入吉林省机械厂当机修工人,后来厂里有了6个工农兵大学生名额,又有2人放弃了推荐入学的机会,因此他得以进入东北师范大学。但机缘更青睐有准备的人。1980年,赵进平考入山东海洋学院攻读物理海洋专业硕士,1983年留校工作,毕业后随中国海洋大学教授侍茂崇从事近海调查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为他参加1984年我国首次南极考察“加了分”。赵进平也是我国首次南极考察队中学历最高的考察队员。
  “探索未知海洋世界,对我来说太有吸引力了。”在经历了中国近海调查特别是首次南极考察之后,赵进平的内心被极地世界占据了,此后他又陆续参加了15次极地考察,最后一次探索极地是在2016年。时至今日,他仍认为,“只要有条件还是应该到现场”。同时,他也遗憾随着年纪增大没有机会再去极地,“不要帮不上忙,还给别人添了乱”。
  虽然不再到达极地考察现场,但赵进平并没有赋闲,自始至终在带队伍、做研究。中国海洋大学与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于2007年7月签署协议共建的“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是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与高校共建的三个实验室之一,赵进平担任实验室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实验室不断发展壮大,逐步建立起一个实力雄厚的极地科考研究团队。自2007年至今,中国海洋大学每年都有师生参加极地科考,在海冰、大气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眼下,赵进平正在为自主研发的海雾光学剖面仪做最后定型、推向市场的冲刺准备,该仪器依靠气球的浮力可以飞到近5000米高空,从而获得自海面至到达高度之间的海雾/低云垂向光学结构,是国内外独创的海雾观测新手段,已在2018年第二次中俄北极联合科考、2020年中国第11次北极科考中应用。“我们研发这个仪器已经很多年了,对它寄予很大期望。目前仪器正在千里岩岛上进行试验,目标是今年定型,尽快推向市场。”赵进平表示,该仪器将在今年北极考察时再次应用,“这个仪器在极地非常有用,因为在极地航行,航道上经常有雾。深化对海雾的整体认识,将更好地为极区生产活动、航道利用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几十年如一日坚持极地考察研究,支撑赵进平的是什么?他说,每次完成极地科考回国,科考队员总会受到英雄般的礼遇,这时谁都耻于谈论在极地身心俱疲时的沮丧、情绪低沉时的懊悔。“我自知我不是英雄,有时甚至脆弱。但极地是我的老师,告诉我如何成为‘英雄’,让我深切感受到人生的美好和奋斗的光荣。”赵进平告诉记者,不断漂移的北极冰,也给人启迪:“我多次踏上北极点,随即又漂离了它。昨日的辉煌已慢慢淡去,我们必须开始未来的奋斗,停止了就会漂离目标。”
  自找苦吃 首次南极考察
  记者:中国首次南极考察给了中国海洋大学3个名额,您当时是带着什么想法报名的?
  赵进平:1979年1月,邓小平访问美国,与美国正式签订了中美互派留学生的协议,掀起了出国留学热潮。1984年,当中国海洋大学获得3个南极考察名额时,学校规定国外留学和南极考察只能选一个。在中国海洋大学读硕士研究生期间,我就跟着老师参加过近海调查,对海洋充满了向往。所以得知有去南极考察的机会时,我觉得非常难得,毅然报名。当时心想,国外留学,何时不能去?
  记者:首次南极考察,对于团队、对于个人都经验不足,您有什么顾虑吗?
  赵进平:我相信很多人是怀着面对更大艰险甚至不惜牺牲生命的思想准备的。这是有背景的。从南极考察研究来说,《南极条约》约束各国在南极洲这块地球上唯一一块没有常住人口的大陆上的活动,确保各国对南极洲的尊重。1983年5月,我国正式加入《南极条约》,成为该条约的缔约国之一。但缔约国没有表决权,一到关键事项时就会被“请出”会场喝咖啡。所以,要深入参与南极考察研究,就必须成为《南极条约》协商国。通过首次南极考察,我们建成了长城站,获得了南极宝贵数据,也实现了这一目标。
所以大家都深知此行意义。出发之前,我们签了“生死状”,包括后来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中国首次北极考察也是这样。我常说这是去“自找苦吃”,但吃苦不是目的,支撑我们的是对国家、对民族、对事业的责任感。
  记者:当时使用的是“向阳红10”号开展南极考察,科考船没有破冰能力,也不够先进。中国首次南极考察队长郭琨在《首闯南极的日子》一书中记载,考察工作遇到了很多危险。
  赵进平:确实是这样。因为是首次南极考察,没有多少经验,“向阳红10”号上甚至备有一些大的塑料袋,准备队员万一牺牲了就装里面,然后放在船底冷库冰冻起来。在考察时,我们遇到了极地气旋风暴袭击,“向阳红10”号犹如一叶扁舟,剧烈摇晃。当听说科考船后甲板上的MARKⅢ型温盐深仪等设备被巨浪打翻,很可能被大海吞噬时,我们几个人赶紧去抢救。这时一个海浪打过来,海水没到了脖子处,差点把我们冲到海里去。当时我也不害怕,只想把带来的“家底”给保住。后来提起这事,倒一直有一种惊心动魄的感觉。
  从零开始 首次远征北极点
  记者:首次南极考察后,您为何多年没有再参加极地科考?
  赵进平:首次南极考察的第二年,国家海洋局就购置了一台MARKⅢ型温盐深仪,因为不再借用中国海洋大学的调查设备了,所以也不给学校南极考察的名额了(笑)。
  记者:直到您去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做博士后,参加了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
  赵进平:是的。这次考察是民间赞助的,由中国科协主持、中国科学院组织,时间是1995年。这时,我国已开展了10余次南极考察,相继建成了长城站、中山站,但对于北极考察几乎还是一片空白。
  记者:您在《情系北冰洋》一书中专门记载了这次考察,当时是靠滑雪和狗拉雪橇到达的北极点。
  赵进平:没错。1995年4月,我们一行7人乘飞机来到北纬88度的冰原上,加入到美国的一个团队中,他们主要充当向导。当时,我们个人背着生活用品靠滑雪前进;另外雇了两个雪橇,每个雪橇由10条爱斯基摩犬拉着,上面装载着帐篷、炉具、燃料、通讯设施、考察仪器等。我是唯一的海洋工作者,肩负着所有海洋考察任务。白天滑雪前进,晚上抽出时间开展北极考察。经过13天行进,最终到达北极点。
记者:因为不能携带重型装备、考察时间有限、活动范围不大,本次考察其实受到了极大限制,更像是探险性的。
  赵进平:北极考察涉及的学科很多,绝大部分考察项目都不可能在徒步的状态下完成。可以说,我们当时是用最原始的方式开展了一次探险式北极考察,却是尽了全力。我们一般上午10点出发,凌晨2点安营扎寨。当大家都休息时,我常常滑雪去找适合考察的冰面,用斧子砍出冰孔(直径40厘米左右),下放仪器。在有限的条件下,开展了物理海洋、化学海洋等方面的观测和取样。
当晚上有考察任务时,我实际上睡得很少。严重的、超乎想象的疲倦困扰着我,浑身疲倦得像要散了架。但全队不会为一个人而休息一天。我们再累也必须搭帐篷、套狗、捆雪橇、做饭。
  记者:这次北极考察有什么意义呢?
  赵进平:这是一次拓荒性的考察,使我国成为“在北极实质性开展科学考察”的国家。基于此,在1996年召开的国际北极科学委员会年会上,中国向大会正式提出了入会申请。经过讨论,我国被该委员会正式接纳为成员国,成为该委员会的第一个发展中国家,也是第一个北极圈以外的国家。我们从零开始追赶,与许多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一起,站在了探索北极的同一平台上。
  开拓创新 助推极地科学发展
  记者:参加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对您的事业产生了什么影响?
  赵进平:可以说,影响非常大。1999年,我国正式组织了首次北极考察,对北极的考察研究真正揭开序幕。在我国首次北极考察航次中,采用了南极考察15年的全部经验和积累,用上了“雪龙”号等当时几乎所有先进的考察手段。在我国1999年以及后来2003年、2008年和2010年的四次北极考察中,我都负责海洋组的工作,我总是想方设法地增加考察站位,抓紧时间尽可能地多做项目。因为我经历过难忘的冰面考察,知道获得一点北极的数据是多么艰难,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甚至生命的代价。
  记者:40年来极地考察中,您带领团队开展了哪些开拓性工作?
  赵进平:大家都在极力开拓,更希望看到我国的高技术成果能够在极地考察中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也做了一小部分工作。例如,2003年,我们在白令海峡成功布放潜标,它能通过布放到海面以下的各种传感器长期观测海洋环境要素,这是我国开展极地考察以来第一次布放潜标;2015年,我们研发出拥有全部自主知识产权的冰基海洋剖面浮标,实现了对北极气-冰-海环境全年实时监测,使我国的北极考察从夏季考察进入全年考察的新阶段,大大加强了我国的北极考察能力。
  记者:创新性发展北极考察的方法和手段,您提出并研发的探空气球携带的海雾光学剖面仪也是其中代表。
  赵进平:北极光学观测一直是我的兴趣,这项工作坚持了10余年,并通过多个极地国际合作航次开展了系列应用,使我国成为北极光学观测数据最多的国家。例如,2007年,我参加了加拿大冬季北极考察航次,首次开展了海冰侧向光衰减观测和研究;2014年,倡导并组织了北极海雾光学剖面观测,靠大型气球携带光学仪器探测海雾,是世界上靠光学手段考察海雾的首次尝试。
对极地海雾开展观测和研究,重要性不言而喻。2019年,“雪龙”号在南极的密集冰区里航行,意外与冰山碰撞,险些酿成安全事故,正是受到了浓雾影响。因此,深化对极区海雾的认识,可以更好地为极区生产活动、航道利用以及科学研究提供服务。
  记者:古稀之年,您仍然在极地研究领域开拓创新,未来您有什么打算?
  赵进平:极地考察给了我永恒的记忆,今天回忆起来感觉还在昨日,过往种种时时激励着我。在有生之年,希望还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和年轻人一道,发展我国的极地科学事业。

【2024年4月10日科技日报】

科技日报报道中国海洋大学科研成果——全球首个海洋生物空间单细胞图谱绘制

□记者:罗云鹏 宋迎迎

  4月8日记者获悉,中国海洋大学联合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利用时空组学技术,结合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以柄海鞘内柱器官为研究对象,绘制出全球首个海洋生物空间单细胞图谱,并从该图谱解析出海洋动物咽部器官的细胞类型和潜在功能特征,为揭示脊椎动物咽部器官的潜在演化起源提供了重要信息。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上。
  据悉,团队在柄海鞘内柱器官中首次发现类血淋巴区域的细胞类群,并鉴定出位于内柱致密组织区的类毛细胞类群,该细胞类群与脊椎动物内耳毛细胞的表达特征具有高度相似性。同时,团队揭示了内柱类甲状腺区域不同成熟状态细胞共存的特征。此外,研究人员将柄海鞘单细胞图谱与脊椎动物的相关单细胞转录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柄海鞘作为脊索动物,其内柱与多种脊椎动物的咽器官存在基因特征相似性。
  研究成果为了解多种具有重要演化地位的生物类群的组织器官,以及海洋独特生物类群的组织器官提供了方法学参考与借鉴,也为进一步了解咽部器官起源提供了高质量数据支撑和新见解。

【2024年4月13日大公报】磨剑十年 中国病毒专家随“雪龙2”号南极科考

研极地最小生物 揭海洋生态奥秘

□记者:丁春丽

  采集上来的150升南极海水,经过过滤、浓缩,王华龙最终收集到50毫升样本,里面含有最小的生物——病毒。在日前圆满完成的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中,已经从事极地海洋病毒研究近10年的他负责研究南极海水中的病毒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中的作用。在他所搭乘的“雪龙2”号上,只有他一人负责此项科研任务,考察期间的日常工作一般从早8点到晚上10点,而在密集采样的那十几天更是不分昼夜。虽然辛苦,但这份调查工作,对了解海洋生态和生物的进化及保护南极磷虾资源都很有意义,王华龙形容此次南极科考收获颇丰。
  王华龙是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队队员、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环境生态学系副教授,他已经从事极地海洋病毒的研究近10年,但这是他第一次参加南极科考。
  谈及到南极做这项任务,王华龙告诉记者,气候变化对南极的各类生物都会产生影响,海洋里生存有不少致病菌,这些致病菌会导致一些海洋鱼类或者浮游动植物大面积死亡。每当这时,有益病毒就会挺身而出,去战胜致病菌,从而使海洋系统保持一个均衡的状态,而不至于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病毒不仅仅是对微生物,还对各种海洋鱼类、浮游动植物都是一个重要的调控者。”王华龙说,正是基于这样的海洋生态和生物的进化,以及对南极磷虾资源的保护,他就做了这样一个南极海洋病毒的调查工作。
  获50毫升样本需10小时 滴滴珍贵
  在南极进行海洋病毒的收集工作颇具挑战,王华龙还需要多次取样。例如收集150升的海水,5升的水桶就需要30桶。海水首先通过200微米孔径的滤膜过滤一遍,过滤掉那些肉眼可见的生物类群,然后再经过3微米、0.22微米的滤膜过滤,就得到了没有任何细菌的无菌水。无菌水再经过一个浓缩富集装置的不断循环、浓缩,王华龙就收集到50毫升样本,整个过程大约10个小时左右。
  王华龙告诉记者,此次南极科考收获颇丰,他收集到了400余个病毒丰度样品和二三十个病毒宏组学样品。相较于此前的海洋病毒调查,他此次还进行了一个酸化培养试验,观察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会对南极海洋病毒以及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而且还首次在冰间湖采集水样,这也是一项新突破。他特别想了解,冰间湖在爆发藻华期间海洋病毒的状况。
  “一毫升水里面有1万个细菌,但可能有10万个病毒。”王华龙笑着说,收集病毒样品也是挺有意思的,病毒是生物类群中最小的,但其多样性又是最高的,而且是最大的群体。
  这些样本也将随着“雪龙2”号被带回国内的实验室,王华龙将进行海洋病毒的后续研究工作,研究南极不同站点海洋病毒的密度、多样性、基因组以及宿主预测等。相关研究工程量较大,约需半年至一年的时间。
  从老队员身上看到热爱和敬业
  王华龙告诉记者,在“雪龙2”号上,还有中国海洋大学另外3名同事,与他同屋的则是中国海洋大学极地海洋过程与全球海洋变化重点实验室的史久新教授。55岁的史久新是第6次参加中国南极科学考察,他第一次参加南极考察是在1994年,那次也是“雪龙”号的首航。
  史久新在中国第40次南极考察的主要任务是进行阿蒙森海水文环境的调查工作,并在该海域回收5套、布放4套潜标。王华龙告诉记者,因为任务繁重,密集工作时连轴转,史久新根本没有时间睡觉休息,但他依然坚持在岗位上。王华龙说,他从老一辈科考队员身上看到了热爱和敬业。

【2024年4月13日中国日报中文网】牢记嘱托担使命 谋海济国谱新篇 

学校召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三亚海洋研究院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

□文:新闻中心 冯文波 文科处 李凯 图:新闻中心 赵奚赟

【2024年4月13日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中国海洋大学:牢记嘱托担使命,谋海济国谱新篇

□记者:王世锋 通讯员:新闻中心 冯文波

(持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