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发展成就

强化引导实施有组织科学研究 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学校第十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科学技术处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海洋国家实验室和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引,坚决落实学校党委“加快建设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海洋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部署要求,不断强化党建引领,积极顺应国家科技体制改革,着力实施有组织的科学研究,学校基础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断增强,涌现了一系列原创性、高水平的科技成果。

学校科学研究紧扣“四个面向”,聚焦海洋、水产等领域重大科学问题和“卡脖子”技术问题,在海洋多尺度动力过程与气候变化、海洋动植物遗传育种与新种质创制、深远海设施养殖、海洋糖类药物研发、海洋工程安全与防灾等领域实现了由重点方向突破向重点领域系统创新的转变、由理论研究为主向理论创新与技术发明并重的转变,初步形成理论创新、技术突破和产业化一体化新格局,成为我国海洋、水产领域重要思想策源地和技术发源地。

2018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听取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关于海洋药物研发情况的介绍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国海洋大学三亚海洋研究院,赵玮教授向习近平总书记介绍了学校自主研发的海洋观测设备以及构建的海洋立体观测网

一、科研经费大幅跃升,创新成果竞相涌现

2017年以来,学校科研经费实现大幅跃升,截至目前到校科研经费总额48.3亿元,同比增幅超过50%,2021、2022年度到校经费连续两年跨越9亿元大关。高层次科技奖励不断涌现,学校共获国家科技奖励7项,其中主持获得4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收获国家创新争先奖(2项)、光华工程科技奖、科学探索奖、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等一大批具有重要社会影响力的科技奖项;吴立新院士获得美国地球物理学会颁发的、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地球与空间科学领导力最高奖(Ambassador奖);吴立新、李华军、包振民等三位院士分别获得2018年、2020年、2022年山东省科技最高奖,李华军院士、崔洪芝教授分别获得2019年、2021年青岛市科技最高奖;主持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20项,含一等奖5项、青年奖1项,始终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18年、2019年分列全国第13位和第11位。

学校立足于海洋与水产等特色优势领域,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强有力的有组织科研为牵引,守正创新、久久为功,产出了一大批高水平、引领性的原始创新成果。其中,吴立新院士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大洋能量传递过程、机制及其气候效应”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是国家科技奖励制度改革以来学校获得的第一个地球科学领域的自然科学奖,也是山东省海洋科学领域的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奖。包振民院士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扇贝分子育种技术创建与新品种培育”获得2018年度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是当年度水产科学领域获得的唯一一项国家技术发明奖。

2019年1月,吴立新院士(左)、包振民院士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应邀赴京领奖

李华军院士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近浅海新型构筑物设计、施工与安全保障关键技术”获得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技术成功应用于30余项国内外重要工程,显著提升了我国海上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产生了重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和国际影响力。薛长湖教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项目“海参功效成分解析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项目在海参功效成分解析、营养保持与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及装备研发、产品质量标准技术体系构建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在推动我国水产品加工流通产业转型升级和“健康中国”建设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20年1月,李华军院士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应邀赴京领奖

2021年11月,薛长湖教授作为获奖项目代表应邀赴京领奖

二、持续夯实基础研究,原始创新全面提升

自然科学基金是国家资助基础研究的主渠道,是反映各单位基础研究实力的重要指标。2017年以来,学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断取得新突破,共获批项目1006项,经费10.2亿元,较上一周期增长超3成,2022年获批项目首次突破200项大关,项目资助率稳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前列。学校教师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Science主刊及其重要子刊和PNAS等顶级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80余篇,彰显了学校基础理论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由吴立新院士担任指导专家组长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获批实施,这是我国深海大洋领域首个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直接经费2亿元,该计划初步建立起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理论,对地球系统科学基础理论做出原创性贡献,占领地球科学领域制高点,为我国相关海域海洋安全、资源开发提供重要支撑保障,有力推动学校海洋学科大发展,深度促进物理海洋、海洋地质、海洋化学、海洋技术等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重大研究计划科考队员在“东方红3”船合影

由李华军院士牵头申报的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获批实施,直接经费6000万元,是我国海洋工程领域首个、山东省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该中心瞄准海洋资源开发与权益维护的国家重大需求,以高端海工装备安全设计及施工运维中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为研究对象,深度交叉融合海洋工程、海洋科学、海洋技术等学科,在海工装备环境载荷、结构动力特性与失效模式、安全设计与运行维护等方面产出一批国际领先水平的原创成果,进一步推动海洋工程学科发展,加速海工装备关键科学技术创新,促进高端海工装备技术转化应用。

三、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十三五”以来,学校牵头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40余项,总经费逾7.2亿元,目前在研的项目(课题)领域方向涉及40个重点专项,展示了学校海洋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态势。获批实施我国海洋领域首个部门推荐类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面向全球深海大洋的智能浮标”,有力解决大深度、全水深海洋移动观测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问题,自主研发多普勒激光雷达、漂流式海气界面浮标、波浪滑翔器、AUV等重要装备,并实现量产,学校国防科研和人才培养实现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一系列令人振奋的成就,相关成果得到高度评价和广泛应用,服务国家海洋安全能力显著提升。学校“南海立体观测网”“深海热液化学场多光谱联合原位综合探测系统”等科研成果作为国家“十三五”时期科技创新的代表性成就,向党和国家领导人展示亮相,充分凸显了学校海洋高新技术对国家战略的支撑作用和科技创新综合实力。

中国海洋大学科研成果亮相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学校构建了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区域海洋观测系统“南海立体观测网”,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全球变化专项等重大项目接力支持下,团队历时10余年,自主研发了系列高可靠性深海潜标,在南海组织航次30次,总航时1000余天,开展潜标作业累计13000余人天,成功布放潜标430套次,作业成功率100%,实现潜标、浮标、水下滑翔机、Argo浮标等观测装备协同观测,完成南海立体观测网构建并实现有序运行,有力推进了深海科学与深海技术协同发展进程,切实提升了我国海洋环境长期观测及保障能力,解决了国家对南海海洋环境系统长期观测数据的迫切需求,为南海环境安全保障、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应对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和数据支撑。

南海观测研究团队海上作业

学校研制的“深海热液化学场多光谱联合原位综合探测系统”获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针对热液喷口及周围近海底区域的基础地球化学环境观测需求,发展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深海原位激光拉曼—荧光—LIBS多光谱联用”技术,研制了针对不同探测目标的系列深海光谱探测系统。该系统曾在热液区域首次观测到气态水的存在,并成功实现在3200米水深对水体和自带固体样品的LIBS光谱探测,创造了水下LIBS工作深度的新纪录,为深海极端环境探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技术支撑。

学校突破了鱼类养殖和装备工程关键技术瓶颈,构建了鲑鳟鱼类陆海接力深远海养殖模式,研发了深远海大型养殖装备设计与建造技术,开发了深远海养殖智能化管控系统,在黄海冷水团海域批量收获商品规格三文鱼,是我国首次在开放海域实现鲑鳟鱼类网箱养殖规模化生产。建成的大型深远海养殖网箱“深蓝1号”,养殖水体5万立方米,三文鱼养殖生产能力1500吨,入选中央电视台“改革开放四十年四十个第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将为提高海洋食物生产能力,实现“藏粮于海”,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贡献重要力量。

四、高端平台屡获突破,支撑体系不断完善

科研平台是学校聚焦基础学科、新兴产业、学科交叉领域,整合科研资源,凝练科研方向,有组织实施高水平科学研究,培养和集聚创新人才,培育学科增长新动能,开展学术交流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科研条件保障与资源共享的重要载体。2017年以来,学校新增教育部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17个,实现了国家科技创新基地改革后科学与工程研究、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三类平台全覆盖。与崂山实验室进一步深入融合发展,组织校内优势力量,充分发挥学科优势,结合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科技问题,全力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在海洋、水产、海工、食品等领域积极谋划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

田辉书记调研海洋大数据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

由吴立新院士担任首席科学家的教育部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获批建设,成为继第一批七个前沿科学中心之后,教育部第二批立项的七个中心之一,也是山东省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中心整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高等研究院和四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聚焦深海能量物质循环及其气候效应、海底圈层耦合与板块俯冲、深海极端环境下的生命过程三大关键科学问题,以深海观测、探测、模拟以及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率先切入深海战略要地,进行跨学科交叉融合研究,着力提升深海多圈层相互作用和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原始创新能力,力争在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重大前沿领域、国家深海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的科技创新与服务支撑能力方面发挥引领作用。

海洋科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号正式下水投入使用,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2017年以来,学校主持海洋调查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共享航次项目20余项,到校经费近1.5亿元,调查海区由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拓展到西太平洋、东印度洋海区,实现了学校海洋调查区域横向跨度最大拓展;调查学科由综合水体调查、地形地貌与地球物理调查拓展到海洋底质与底栖生物、海洋遥感与声学调查,实现了海洋调查学科全覆盖;海洋调查人才由“自由个体”逐步形成稳定的海洋调查团队,呈现出近海海洋综合水体调查、深远海海洋综合水体调查、海洋地质综合调查和极地科考四大调查团队局面。

海洋科考主要调查海区

五、扩大优质成果供给,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学校始终致力于全方位服务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制订《中国海洋大学“十四五”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国海洋大学服务山东行动方案》等系列指南,实施服务海洋强国强省强市建设专项行动,不断扩大高质量科技成果有效供给,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青岛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持续贡献力量。梳理、收录学校工业化生产阶段、中试阶段等市场前景广阔的科技成果共计五大领域138项,形成《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汇编》向社会发布;创新性开展知识产权分级分类管理,会同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筛选建立起包含1259件高价值专利的优质专利库,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奠定了坚实基础。围绕“透明海洋”“海工装备”“蓝色粮仓”“蓝色药库”四大主题,通过全新策划设计,以实物、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方式集成展现学校优质成果,先后组织百余项科技成果参加了2019、2020中国海洋经济博览会、2019国际海洋科学技术装备设备展、青岛“海洋·发展”大会科学技术展等大型展会,向社会彰显了学校在海洋科技领域的强大实力。2017年以来,学校作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山东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服务企事业单位1200余家,承揽横向项目超过7亿元,单项技术服务经费最高1600余万元、单项技术转让经费最高300万元,承担重大服务社会项目的能力显著增强。学校荣获第十届中国技术市场协会金桥奖集体一等奖。

《中国海洋大学科技成果汇编》(第一版)

时任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国家自然资源总督察陆昊,时任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参观学校科技成果

与政府、企业共建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和青岛海洋食品营养与健康创新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成果转化成效显著。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多措并举打通“科学→技术→工程→产业链条,实现了创新要素充分汇聚、高效流动,由学校、中科院上海药物所、上海绿谷制药联合研发,我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治疗阿尔茨海默症一类新药于2019年获批有条件上市,成为我国第2个、世界第16个海洋药物,填补了全球在抗老年痴呆领域17年无新药上市的空白。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新范式,与广东佰斯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国信集团等知名企业累计共建了6个校企联合研究中心,合同额超3300万元,开启了与企业联合成立研发机构、共同促进产业发展新局面。

于志刚校长为中国海洋大学与华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共建“功能糖组学创新中心”揭牌

学校获批实施两项部属高校服务山东重点建设项目,专项申请总经费达6.9亿元,2021年首期经费即拨付1.648亿元,分别是——包振民院士主持的“山东省海水高效种质创新与蓝色种业中心”建设项目,耦合青岛市发起建设的中国蓝色种业研究院,构建“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技术体系和产业体系,巩固山东在我国海水养殖业的龙头地位,带动山东省海洋产业与渔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已获第二期滚动支持;李华军院士主持的“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研发平台”建设项目,建立海洋工程装备工程化研究、验证的设施及有利于海洋工程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推动山东海工装备产业向高端迈进,服务海洋强省建设。

海水高效种质创新团队在实验和生产一线

海洋工程技术与装备创新研发团队在施工一线

六、厚植一流创新人才团队,铸就国家战略科技力量

学校逐步探索建立了“识才、析才、育才、荐才、成才”的科技人才培育模式,在科学认识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基础上,为优秀人才创设优良的科研活动氛围,以科研实践活动为载体,全方位发掘人才,激发潜力。2017年学校设立了“中国海洋大学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累计资助五批共计63名青年科技人才,其中近一半人才入选国家级人才计划项目。为进一步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培育高水平创新团队和科技领军人才,提高承担重大科技项目能力,2019年学校设立了“中国海洋大学创新交叉团队培育计划”,加强顶层设计,突出有组织科研,鼓励交叉创新,累计资助青年创新交叉团队4个、重点创新交叉团队1个,进一步推动促进学科汇聚和交叉融合,逐渐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实力突出的创新团队。

学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交流研讨会分学科分校区举办

学校创新交叉团队培育计划重点团队项目论证暨首届前沿交叉学术论坛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学校共有1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9人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其中21人获得学校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培育计划资助;另有10人入选国家高层次科技人才计划,彰显了学校优质科技人才“量与质”的培育发展进程。科研团队方面,李三忠教授领衔的“海底古地貌动态重建”创新研究群体获批立项,是继2009年物理海洋和2012年海洋化学后获批的第3个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凸显学校在海洋领域的优势地位;魏志强教授领衔的“海洋大数据智能协同感知与融合计算创新团队”入选国家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系学校在信息领域首次入选,进一步完善了学校在海洋及交叉领域的高层次科技创新团队布局。2019年,学校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证书

回望过去,科技工作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在学校第十一次党代会即将召开之际,科学技术处将持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学校党委在下一个时期的决策部署,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作为最高追求,坚持战略引领、组织创新、深度融合、系统推进的原则,强化实施有组织科研,勇担使命,踔厉奋发,服务学校“十四五”事业发展和一流大学建设,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