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发展成就

凝心聚力办实事 服务保障促发展

第十次党代会以来,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以下简称“国资处”)在学校党委和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服务学校大局,主动谋划、统筹协调、攻坚克难、抓实抓细,在国有资产管理、物资设备采购、教学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以及房地产管理等工作领域不断开拓创新,取得显著成绩,为学校教学科研和一流大学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努力书写一流大学建设“奋进之笔”。

一、党建铸魂、业务强基,全面加强党建工作,提升服务保障能力

国资处党支部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抓班子带队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团结和谐,凝心聚力,共克时艰,提升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抓党建促业务,以业务强党建,突破业务难点,强化服务保障,实现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通过抓作风强意识,牢固树立服务师生的意识,在规范管理中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参观党史教育基地                           参观党史教育展览

二、打造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国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信息化水平,为师生提供高效便捷服务

学校资产管理工作跨多个部门,影响面宽、业务量大、周期长。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国资处创新体制机制,优化管理流程,推进资产管理业务一体化建设。构建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了资产采购的预算、审批、执行、合同签署、验收建账、财务报销等全业务流程信息化管理和国有资产的领用、调剂、共享、处置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打通了各资产管理部门之间业务壁垒,实现了资产数据共享,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和信息化管理水平。

依托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推行网上商城、网上竞价等线上采购,实现仪器设备维修线上审批,推行饮用水线上集中采购。完善合同管理,制定《中国海洋大学物资设备及有关服务采购合同管理实施细则》。在校内率先启用电子合同,实现了合同订立、签署等环节全程线上流转,使教师足不出户就可以在线签订合同,安全高效。真正实现“让信息多跑路,师生少跑腿”,将“一次办好”和服务师生落到实处。

平台自2019年7月启用以来,共完成新购资产建账7.05万台件,原值合计15.08亿元;共完成资产处置5.22万台件,原值合计1.99亿元。

     资产管理与服务平台                 组织全国高校采购与资产管理工作交流会

三、发挥主人翁精神,规范资产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国资处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科学论证新增资产配置,严禁超标准配置办公设备和家具等,使用非科研经费购置办公类设备家具一律严格参照《中央行政单位通用办公设备家具配置标准》执行,购置办公设备、家具总支出金额逐年下降。严格审批报废资产,对于已达使用年限但尚能继续使用的资产,鼓励继续留存使用。建立拟报废资产公示制度,搭建校内资产调剂平台,多渠道发布闲置资产和拟报废资产信息,按照“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优先调剂、共享使用”的原则,五年来,累计调剂使用资产5648万元,最大限度发挥资产的使用价值。

2022年5月,向滨州马家仓村捐赠部分物资,助力乡村振兴

四、用心用情,主动服务,积极挖掘资产“老物件”价值,传承海大历史文化

国资处积极作为,对于报废物资的回收,由以往被动的“仓库式管理”改为主动的“上门服务”。五年来,累计上门集中回收报废资产440余车,切实解决师生搬运送交难题。同时,有效开展阁楼、地下室、仓库、浮山学生宿舍等积存报废物资专项回收工作。

国资处高度重视收集海大不同时期的老物件,主动挖掘具有典型时代特征的仪器设备和家具。经过几年的积累,目前已整理保存1950年至2000年间学校不同发展时期的各类设备老物件上百件,并以此为基础打造了“海大旧时光”老物件空间,从资产的角度展现不同时期海大的历史文化。制作的微党课《学党史 跟党走 探寻“老物件”中的故事》,以讲好老物件的故事为切入点,选取不同时期海大老物件,贯穿资产管理手段的不断革新,展现资产管理人员的精神面貌,传承海大精神,获得师生广泛好评。

“海大旧时光”老物件展示区                2021年荣获机关微党课大赛二等奖

五、多措并举,筑牢学校实验室安全底线

国资处秉承“抓实、抓细、抓早、抓小”的实验室安全工作理念,坚持“五个一”督导检查机制,强化落实五大举措。

1.“抓制度、促规范”。近五年建设完善了实验室安全工作组织体系和规章制度,成立了“中国海洋大学实验室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新设实验室安全科,各学院分别成立了实验室安全工作小组,层层传导压力,压紧压实实验室安全责任;修订、出台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9项,编制实验室建设项目现状环境影响评估报告、突发环境事件专项应急预案等文件12项。

2.“抓日常,促实效”。持续强化实验室安全督导检查,定期组织由分管校领导带队、各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的实验室安全专项检查;建立专职安全督导员队伍,每月不定期对全校所有实验室进行安全督导检查;各学院和实验室加强实验室安全日常检查。专项检查、督导检查、日常检查交叉实施,构建起高密度、全覆盖的实验室安全督导检查体系,持续强化红线意识、底线思维、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对实验室安全隐患做到及时发现、即时整改。

3.“抓队伍,夯责任”。建设学校安全督导员队伍,持续对实验室进行安全督导检查、培训、宣传;建设学院、实验室危化品专管员队伍,实现对危险化学品的专人、专业管理;每个实验室明确安全责任人,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底。

4.“抓文化,强意识”。组织开展“实验室安全文化节”活动,开通实验室安全工作微信公众号,制作实验室安全宣传短视频,编制《实验室安全工作手册》,定期编发《实验室安全工作简报》,通过全方位的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时刻提醒师生做好实验室安全工作,营造实验室安全文化氛围。

5.“抓重点,除隐患”。持续推进学校实验室通风改造项目。自2017年制定实验室通风系统改造方案以来,先后对化学化工学院、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海洋生命学院、医药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单位的实验室实施了通风改造建设,累计投入经费3279万元,消除安全隐患,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实验室学习和工作环境。

六、自主研发“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创高校实验室安全信息化管理的新局面

国资处大力推动信息化手段在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针对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难点,以危险化学品管理为切入点,设计研发“实验室安全管理与服务平台”,创建实验试剂耗材采购、库存、使用、危废回收等各环节紧密衔接的全生命周期信息化管理新模式。平台线上分类管理不同品类试剂耗材,严格管控危险化学品审批流程,做到来源清、底数清、去向清。平台兼具校内管理和上级监管双重功能,得到地方主管部门的高度认可。山东省教育厅、公安厅、禁毒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文在全省高校范围内推广海大实验室安全管理模式和海大平台的建设经验。在2021年全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研讨展示活动中获二等奖。

             山东政务信息          2021年全国高校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研讨展示活动二等奖

七、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质量不断提升 

2017年以来,学校统筹加强对教学实验室的建设投入,持续推进本科教学实验室建设。学校统筹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经费、校银合作智慧实验室建设等专项经费和学校自筹经费,五年来累计投入经费2亿元。目前建设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4个,院级实验教学中心13个。支撑了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项目的建设,发展建设了9个院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平台,支撑建设了学校第一个实训中心“工程训练中心”。教学实验室建设从“完善基础,查漏补缺”,发展为“质量提升、迈向领先”,极大改善了教学实验室软硬件条件,为学校一流人才培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障。

西海岸校区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工程训练中心         

八、大型仪器设备使用开放共享工作迈上新台阶

2017年,国资处制定了《中国海洋大学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与有偿使用管理办法》,以此为契机开展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工作的改革与探索。近五年通过政策支撑、经费支持等方式,学校鼓励支持各二级单位、科研团队发展建设开放共享平台,累计建设各级各类开放共享平台16个,各二级单位在学校的引导、支持下不断探索创新工作机制、模式,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大幅提升,2021年开放共享总收入为980万元,较2018年增长312%,在科技部、财政部组织的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考核工作中,获得“良好”成绩并得到经费奖励;专职人员队伍不断壮大,业务能力不断提升,获得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共享研发项目奖励4项。

     核磁共振波谱仪                             碳-14加速器质谱系统

九、统筹调配教学科研生活用房,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公寓住房体系

1.加大公房统筹调配力度,房产资源保障能力显著提升。通过对鱼山校区、崂山校区、浮山校区公房资源的优化调整,为教学单位提供教学科研用房2.4万㎡,解决600余名研究生的住宿问题。伴随学校事业快速发展,2017年至今学校新增海洋科技楼、工程训练中心、中海苑、教师公寓等建筑面积合计约35.7万㎡,增幅37.9%,空间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2.全力推进教师公寓配置,解决教职工住房需求。2019年在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面对浮山校区网点(临建房)错综复杂的情况,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历时一个月平稳拆除了约3000㎡临建房,腾空建设用地,为浮山校区新建教师公寓的开工做好基础准备工作。目前,浮山校区教师公寓建设5栋208套教师公寓,西海岸校区一期建设22栋918套教师公寓,将于11月份完工。在充分调研、广泛听取教职工意见基础上,历时一年多制定出台《中国海洋大学教师公寓管理办法》《中国海洋大学教师公寓配置实施方案》,教师公寓配置工作有序推进,借此机遇全面梳理学校原有周转房政策,推进解决周转房历史遗留问题。此次教师公寓配置是自2000年国家福利分房政策停止后首次较大规模的房屋配置,可有效解决1200余名教职工的住房需求。

3.挖掘盘活校内资源,积极争取外部资源,满足教职工的多样化住房需求。2017年至今先后完成浮山校区51-56号楼115套人才公寓的装修改造;完成浮山校区15号楼青年教师公寓带独立卫生间的114套(间)房屋的升级改造;新建浮山校区、西海岸校区教师公寓1126套;充分利用青岛市人才住房政策,为教职工搭建租购人才住房平台,84人成功参与融海公馆等青岛市产权型、租赁型人才住房。通过上述一系列工作,解决了教职工多样化住房需求,构建了以人才公寓模式为主的短租公寓、以长期使用权模式为主的教师公寓并存的学校产权公寓住房体系。

4.房屋出租事项首次获批,降低公房出租政策风险。加强与教育部、财政部的沟通,学校学术交流中心楼房屋出租事项获批,成为少数获批高校之一。

部署教师公寓工作会议

十、全力做好学校计量认证资质申请和维护工作,持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能力

海洋监测与检测中心为中国海洋大学独立建制的业务单位,挂靠国资处管理,具备自然资源领域23大类304项目参数的检验检测能力。

1.全力做好计量认证资质的申请和维护的各项工作,为学校科研课题和项目的运作提供基础。2017年以来,中心积极完成质量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能力验证、自查自纠等监督检查工作,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先后完成了仪器设备检定、校准924台套,组织181人完成了海洋监测与检测人员能力培训,组织16人完成了内审员培训,对75项新增标准方法进行了更新、确认、备案;2019-2021年共参加国家级检验检测机构能力验证项目14项,均取得“满意”结果;2018年顺利完成了资质复查换证评审工作,通过项目20大类272项;2022年通过增项7个大类32项目,为各类课题、项目的运行提供软件和硬件保障。

2.认真做好课题项目的过程质量监督和检测报告的审核工作,确保使用计量认证资质的项目通过验收,持续提升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先后为学校承担科技部、教育部、国家海洋局、国家环保局、海洋石油总公司、海警以及沿海各省市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的157项涉海项目提供了过程管理、数据审核和材料归档。在海洋资源调查、海洋监测、海域使用论证、海域使用测量、海洋区划规划、海洋工程区划等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准确可靠的海洋监/检测数据和实验与研究报告,近五年出具CMA资质报告178份,涉及合同金额近2亿元,为学校服务社会、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2018年复查换证评审末次会议                       2022年扩项评审会议  

回首过去,我们积极作为,开拓进取,取得了不凡的业绩。展望未来,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的指引下,继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埋头苦干,为学校一流大学建设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