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5月27日,王蒙先生特别演讲“文学里的党史与党史中的文学”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图书馆第一会议室举行。著名作家、学者、“人民艺术家”王蒙就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与奋斗和文艺作品之间的密切关系、党的文艺事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等方面娓娓道来,这既是一次精彩绝伦的学术演讲,也是一次生动独特的党史课。演讲会由学校党委常务副书记张静主持。
王蒙先生在演讲中指出,一百年前,推动建党的陈独秀、李大钊、瞿秋白等追求进步的文人知识分子的作品无不植根于深沉厚重的家国情怀。建党之初,党的力量和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等反动势力相比是薄弱的,但中国共产党建立并取得最终胜利靠的是文化优势、信念优势、理论优势,靠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和共产主义相通的思想,如世界大同、天下为公。
王蒙先生说,五四运动以来,新文化在客观上起到了同情革命、推动革命、要求革命的作用。不仅左翼作家如此,非左翼作家亦如此,鲁迅、郭沫若、巴金、老舍、曹禺、谢冰心等作家的作品都是鼓励人们进行革命的。王蒙先生说,文学在中国从来都是革命的朋友,是革命的契机,是人民革命思潮的表现。抗日战争时期,一批作家前往延安直接加入到党的队伍或解放区文艺工作者的队伍,像艾青、萧军、欧阳山、周扬等,他们的文学作品不带翻译腔、不带知识分子腔调,而是把文学和人民结合起来,为人民而写作。诞生于1939年的《黄河大合唱》是一首自强不息的民族赞歌,作词者光未然庄严讴歌了中华民族顽强斗争、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激励无数青年奔向抗日的最前方。
谈中国文学不能忘记在中国引进和翻译的文学,少年时代对俄苏文学的阅读和接近,构成了王蒙先生作品最初的理想主义底色。王蒙先生表示,法捷耶夫是他最喜欢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将革命理想、艺术理想、文学激情融合在了一起,《青年近卫军》展现出的从内心深处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追求,那种境界、思想、纯真、初心,王蒙为之深深感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中,以为“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谋幸福、谋翻身为旗帜,才能掀起革命热潮,表现出文学的正义性。除苏俄作家,欧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如《双城记》《雾都孤儿》《悲惨世界》等都带有倾革命性、倾共产主义性,在现实生活中对人民投身革命起到了积极的鼓励作用。
在1949年建国后,党和国家希望有更多的劳动人民拿起笔来,涌现出工人作家胡万春、蒋子龙等作家;其次是希望让更多的人接受文学,少一点象牙之塔,多一些体贴和理解现实中人民的喜怒哀乐的文学;再次是希望作家到工农人民群众中去,到农村去,提倡文学要深入生活,不断呈现新气象。王蒙回忆起自己和新疆少数民族的农民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日子,这是他意外旅程中的一笔宝贵财富,也是日后文学创作中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更成为王蒙先生记忆深处的最美好篇章。
王蒙先生讲到,现在的文学生活呈现蓬勃发展的状态,但始终保有一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主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中提到的建成文化强国、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体育强国、健康中国、美丽中国等目标,文学要为中国发展的美好愿景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和使命。在建党百年之际回顾党的百年历程,回顾文学的百年历程,回顾这段让人们受到鼓舞、获取经验的过程,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张静在主持中介绍了王蒙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的杰出成就和对学校人文学科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也介绍到了王蒙先生作为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从14岁的少年布尔什维克开始,坚守初心,作为新中国革命、改革、建设的在场者、参与者、见证者,始终与时代共振,并在《中国天机》《中国人的思路》《王蒙谈文化自信》等著作中,对中国的政治、历史、文化立论建言,展现了他对党、对国家、对人民的无尽情怀。
张静在最后总结中讲到,王蒙先生沿着历史的脉络,以特殊的方式和特殊的视角介绍了从建党、党领导的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历程中的重要作家和文学经典,深切感受到了王蒙先生的厚重睿智和文化自信。好的文学作品包括批判时代、唤醒时代、讴歌时代的作用,王蒙先生特别演讲“文学里的党史与党史中的文学”带领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文化的力量,这种文化的力量就是觉醒、自省、唤醒,是动力之源,是坚韧不拔。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编纂与研究中心原主任卜键、扬州大学文学院特聘教授王干、文化部办公厅处长张彬、青岛市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夏正启、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刘健、院长修斌,以及全校百余名师生聆听了演讲。
通讯员:胡永春 许春颖 图: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