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首页  先进典型

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在蓝色沃土勤耕不辍

今年1月,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教育部第二批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一直以来,我们支部始终牢牢抓住党建引领这个根本,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组织活力转化为发展活力,助推系里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荣誉的取得是上级党组织正确领导和支部全体党员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支部一个时期工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和总结。”高光时刻,支部书记兼系主任弓联兵一贯的谦逊低调。

“党员更应率先担起育人育才重任”

政治学系教工党支部现有11名党员,其中,高级职称9人,包括学院党委委员、系主任、学科带头人等,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在弓联兵看来,“人心齐,泰山移”,要增强支部凝聚力,把党员个体力量攒在一起形成合力,提高战斗力,关键在支书和支委一班人。

队伍强不强,全靠领头羊。弓联兵和支委一班人坚决把党的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建设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牵引,贯彻落实上级和校院两级组织决策部署,着力加强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建设;强化意识形态教育,严明课堂教学安全底线,带头并引导党员做到“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讲授有纪律,公开发表有要求”。

思想认识统一了,共识也就形成了。“能育人会育人的老师才是好老师。”党员们一致认为,党员教师更应该率先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

支部党员们进行了热火朝天的研讨和实践,“教书育人容不得半点敷衍和马虎”。支部委员陈霞副教授把立德树人贯穿于班主任工作全过程,在她的用心指导下所带班级取得了优异成绩,最终有22 名同学被国内外知名高校录取,升学深造率超过50%,男生523宿舍更是全员“上岸”,他们的事迹受到校内外媒体的广泛报道。“看到学生们学有所成,作为班主任心中无比喜悦!”陈霞深情地说道。

党员们结合专业特色,创新教学形式,别开生面的教学课堂纷纷呈现,让学生有了全新的学习感受。支部委员王宇环副教授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创新育人手段,引入“讲授+ 研讨”“线上 + 线下”“常规教学内容 + 课程思政嵌入”的“3+3”教学法。课堂上,她让同学们充分讨论,畅所欲、言所想,原本有些枯燥的知识点,经过同学们交流讨论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以前课堂上只是被动地听,现在还要主动地讲。这样一来,思考深入了,思路开阔了,知识弄懂了,道理明白了!”同学们纷纷点赞。

支部还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系里深入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着力思政教育和专业指导,取得了显著育人成效;实施人才培养配套机制,以青年党员为主开展了“储英”研究生学术论坛、“悦享读书会”“海外中国研究”小组等一系列活动。一时间,师生在学院大楼挑灯夜读、切磋学问的场景成了学院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教学相长。支部党员在教育教学方面也取得了从国家到学校各级各类奖励数十项。

“学术研究要立足实际接地气”

“人文社会科学工作者要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做学问、搞研究要理论联系实际,能解决现实问题。”一次支部党员集体学习时,弓联兵着重强调。

这一观点得到了支部党员李辉教授的积极回应。她说:“我们在科研选题、对策研究以及基础理论研究上确实应该更接地气,脚踏实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疫情就是命令 , 防控就是责任。疫情之初,李辉就迅速行动起来,经过充分调研,她于 1 月底就提出,尽快进行疫情分区,统筹部署不同区域防控工作,实施分类、分级、分步骤治理,并对疫情分区进行动态调整等建议;2月2日又通过国务院“互联网 + 督查”平台提交政策建议;先后发表4篇针对疫情防控的决策建议文章,分析情势,提出对策……其中,有些建议被上级采纳,受到好评。

在支部支持下,李辉还倡议发起中国海洋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视野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学生案例大赛。56支队伍、近300名学生积极参赛,热情高涨。“结合身边抗‘疫’案例开展研究,不仅有助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怀和公共精神、训练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更有助于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舒缓学生焦虑情绪,更是一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尝试。”学院党委书记庄岩对这次疫情之下化危为机的活动给予高度肯定。

据统计,截至2021年1月,支部党员们共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9项,教育部、省级项目4项,市厅级项目10余项……发表高水平论文成果近百篇,这些课题和成果均有的放矢,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操性。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本分”

一个三角架,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电脑……就着简单的几样设备,去年疫情最严重时期,弓联兵在学院会议室里开启了面向中韩街道党员群众的“疫情防控的中外治理效能比较”直播云课堂,引来4万多人“围观”,不时响起“云掌声”。“真没想到云课堂效果也会这么好!”说起那堂网络大课,弓联兵还是感慨不已。

“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 是支部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提升党建实效的重要一环。”弓联兵介绍,支部充分发挥专业特长,以“时代先声”理论宣讲团等为载体,依托学科优势,着力理论宣传和研究,提供决策咨询,助力社区治理,党建共建成效显著。目前,支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经为青岛市中韩街道、九水街道、棘洪滩街道社区提供党建服务10多次。

一次,在棘洪滩街道一个农村社区授课结束后,一名70多岁老党员走到授课教师跟前竖起大拇指:“我都听懂啦,讲得真好!”老师们也很高兴:“课程这么受欢迎,再苦再累也值!”在支部老党员曹文振教授看来,走出校园和社区共建,不仅提高了党建质量和水平,也让科研课题建立在需求之上,具有针对性,“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是高校的重要职能,更是我们的本分。”

3月22日,弓联兵参加了学院与安丘市大盛镇领导的合作共建座谈会,双方就党建共建、招才引智、干部培训、乡村振兴等事宜进行交流。他在会上提出建议:加大村干部培训力度,动员专家教授赴大盛镇调研,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理论指导,并思考与提炼乡村治理的“大盛模式”。

会后,弓联兵把自己在这次会议上的一些思考发到了支部微信群。不一会儿,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开来,群里顿时热闹起来。“整理一下,就是一篇高质量的咨询报告,这可真是‘抛砖引玉’啊!”弓联兵打趣道。

支部经常性安排党性教育实践学习活动,一次又一次党性教育活动让大家接受了一场又一场精神洗礼。“通过支委一班人精心谋划、创新举措,系统性策划支部建设系列活动,支部凝聚力激发了,战斗力增强了,吸引力也提升了。这不,前些日子系里一位海归学术骨干教师递交了入党申请书!”说起自己的支部,弓联兵如数家珍,满是自豪。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同时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新时代催人奋进 , 新征程要谱新篇。”弓联兵坦言,支部将依托教育部“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努力把支部建设成为全国样板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助推专业学科建设开好局、起好步,在中国海大这片蓝色沃土勤耕不辍,不负春光。

作者:金松 王雨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