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28载隐姓埋名,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为了国家需要,又转而从事氢弹理论研究,为我国氢弹突破发挥了关键作用。
申纪兰是一位普通的农家妇女,也是唯一连任十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几十年来,她初心不变,奋斗不止,为当地脱贫和建设作出巨大贡献。用她自己的话说,“按照党的要求干,就没有什么干不成的事。”
今年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实现一次次的飞跃作出了巨大贡献。孙家栋说,对于航天人来说,爱国就是爱航天事业,就是多为国家作贡献。
延年是原54251部队副政治委员、广西军区南宁第三离职干部休养所离休干部。他先后参加过解放战争、湘西剿匪和抗美援朝战争,为建立新中国、保卫新中国作出重大贡献。离休后,他坚持走进学校、深入部队,积极弘扬革命优良传统,传承红色精神,践行初心和使命。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研究、应用与推广,创建了超级杂交稻技术体系,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杰出贡献,也让我国的杂交水稻技术,一直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
上世纪50年代,面对西方大国不断加压的核威慑,中国决定研制自己的核潜艇,黄旭华是研制队伍中最早的29人之一。在西方严密的科技封锁下,黄旭华和同事们边研究、边试验、边设计、边基建、边生产。成千上万的核心数据,他们只能靠算盘、计算尺来计算。
屠呦呦从本草研究入手,编撰了载有640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等资料,并先后进行300余次筛选实验,确定了以中药青蒿为主的研究方向。功夫不负有心人,项目组终于得到了对疟疾抑制率达100%的青蒿乙醚中性提取物。为了能尽快把乙醚中性提取物拿到当时国内的疟疾疫区试用,屠呦呦和研究组的成员甚至“以身试药”,成为第一批志愿者。
甘祖昌(1905—1986),江西莲花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经受了严峻考验。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历任三五九旅供给部部长、西北野战军第二纵队后勤部部长等职务。新中国成立后,任新疆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57年,主动带着全家回家乡莲花县洋桥乡务农。在农村的二十九年里,他深入实际,调查研究,与群众同甘共苦,为促进家乡的经济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