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人们可能只会在意蒸馒头和煎馒头、煮花生和炒花生口感和外形上的不同,但是在中国海洋大学一位老师的课堂上,这些散发着香气的食品就是他打通学术小白们“任督二脉”的“绝招”:在讲到食品香气成分章节时,他并不平铺直叙讲专业术语,而是举例发问和学生探讨,为什么香气不同?其成分差别在哪?这些差别是怎么形成的等问题,启发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讨论探究归纳,再加上老师的点拨,一堂课下来,教学相长、其乐融融。

大学应该教什么?教给学生什么?即便四季耕耘三尺讲坛,培育桃李遍乎天下,这个问题还是时常萦绕心间,并时时警醒自己如何不断精进不负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称号。这位潜心问道、倾心讲台的好老师就是中国海洋大学首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汪东风教授。铁打的学校流水的学生,一切都在变,不变的是他从教的初心,敬重学问、关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在教研一线生动诠释了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的分量。

汪东风(左)在指导学生

一句话改变一生轨迹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带着改变祖孙三代农民命运的希冀,此前高中毕业一直在公社务农的汪东风毫不犹豫地填报了名校清华和北大的志愿。“心高气傲也罢年少轻狂也罢,那时想要考就考最好的学校”。但最后他等来的却是原安徽劳动大学茶叶专业的录取通知书,彼时他对这个专业一无所知。成为百里挑一的77级大学生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啊,还管什么专业?!但深知他志向的高中老师劝他复读并为他量身定做了瞒过家人半工半读的精密计划,可孝顺的汪东风不敢辜负家人上大学拿到城市户口、吃上“皇粮”的热切期望,1978年2月他准时报到入学,开始了和同龄人争分夺秒的学习生活。

在老一辈茶学茶业教育家的悉心栽培下,经过四年系统专业训练学业有成的他被分配到了安庆老家的县政府。作为高中班里唯一的大学毕业生,他要“当官”的消息很快传开了,同学和村里人比他还高兴。然而老师严洁教授的一席话让他陷入沉思并最终改变了他的毕业去向乃至人生轨迹。老师说“你为人太实在了,又喜欢读书,不适合从政倒适合教书”。对老师的这个判断他深信不疑,现在回想起来他也由衷地感激老师让自己找到了愿意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为什么要当老师呢?这与在政府部门工作待遇差了去了。“我当时就想着:中国人讲师道尊严,把老师的地位看得很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再伟大的个人也要上学受教。做一名教师多光荣呀!”

主意打定,他提出留校当老师的申请。那个年代毕业后工作是国家分配,改派可不是一件小事,经过学校的多方努力、省教育厅的审批和跟家人同学的耐心解释,毕业前夕他终于如愿留校,开始了30多年的教师生涯。

汪东风博士毕业留影

一份报纸促成一段机缘

从教的汪东风没有停下攀登的脚步,在随后的17年间他又继续攻读了原浙江农业大学(今浙江大学)的硕士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博士,专业方向也拓展到了分析化学和生物化学领域。2000年10月在东京大学化学系高访期间,《人民日报海外版》上一篇介绍青岛海洋大学的报道引起了他的注意,学校正在进行的研究让他眼前一亮,他迫切地想要深入了解这所大学。很快他就想办法与当时的食品工程系主任林洪教授取得了联系,隔着海洋两个陌生人因为共同的学术追求成为了意气相投的“网友”。晚上没事的时候汪东风偶尔会和林洪打越洋电话,北京时间都晚上9点多了这个老师依然在办公室?汪东风“耍了个心眼”投石问路,特意再挑晚上时间打过去,林洪还是在办公室。“我想,一个单位有这样的领导,这个单位肯定不错!”次年,通过了大半年隔空“考验”的林洪主任迎来了同道的加盟,并开始了他们长达近20年的并肩协作。

汪东风(左四)和实验室团队合影

一张蓝图撑起一片天地

在汪东风的电脑收藏夹里,教育部官网排在第一个。紧跟国家需要,与时代同频共振已经成为他多年的自觉追求。响应国家海洋强国的号召,2010年教育部发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专业的征集令,汪东风敏锐地抓住了先机,“抢占制高点要快人一步,我们学校有这个基础”。着眼于为海洋资源可持续发展培养具有前瞻性、大视野,适应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统筹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经过反复的研讨论证、学科梳理、团队协作,他牵头申报的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获批增设并于次年招生,之后这个专业获批该领域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特色专业。荣誉就是责任,面对国家的期许,汪东风带领团队更加积极地进行了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运行机制的改革和创新。这个新办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及专业建设等成为后来者的参照范本,引领了该专业建设。在科教评价网版和校友会版的最新专业排名中,中国海大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名列榜首,获5星好评。

从无到有,从摸着石头过河到专业标准的制定者、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人才培养的领跑者,赢得先机的永远都是有准备、有实力的人们。

汪东风(前排左四)与毕业研究生合影

一份承诺铸就一代名师

2001年6月汪东风作为学科带头人被引进青岛海洋大学,进入管华诗院士领衔的海洋药物与食品研究所开展工作。管华诗院士是时任校长,特别忙,说好听30分钟汇报,管校长竟在百忙中抽时间给他指导了90分钟。汪东风经常说,“管校长90分钟指导,为我在中国海大的教学科研指明了方向,他的指点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成长道路上,有名师指点多么幸运,有老师关心多么幸福!

说起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他还深深记得读博士期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系赵贵文教授对自己的关怀和帮助。“我非常推崇我的老师,她没有直接教给我多少专业知识,但她给我指明了大方向,并教我做人的方法,让我分享了她自主学习的经验:一是要养成不懂就问的习惯。在一所综合性大学里到处都是良师益友,只要珍惜这些难得的机会,大胆发问,经常切磋,就能学到最有用的知识和方法,这是最快最好的学习途径;二是要学会利用图书馆。习惯于查找书籍和文献,以便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和研究成果,避免做一些重复的无用的研究。”生活中赵老师对学生也是慈母般的关爱,师恩深重,想起当年76岁高龄的老太太到实验室探望他们并带他们回家吃饺子的一幕,汪东风一度哽咽落泪。这种宝贵的师承,让他从教以来就暗下决心,要以恩师为榜样对标自己的言行,尽自己最大努力把学生培养成人、成才。

离上课还有一刻钟,汪东风准时走进教室,随身标配是手提包、茶叶筒和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塑料提手水杯。有人不解:茶学出身的这么不讲究?!然而了解他的人都知道,他虽爱茶但更爱学生。

生活上不讲究工作上不将就。即便在遭遇车祸眼伤未愈的情况下,汪东风仍然带着青年教师远赴南京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与工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升”研讨会并调研兄弟高校,眼睛留下了永远的残疾也没有抱怨一声。2014年底再次遭遇车祸右脚骨折,他打着石膏拄着拐杖一节课都没落下,2012级本科生王泳超对大三时的这一幕印象异常深刻。

汪东风主编的《食品化学》教材

汪东风常年主讲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食品化学》,这门守护舌尖安全的学问因为知识太过抽象枯燥,往往会让初学者望而生畏。“民以食为天。汪老师从‘食品’这个两汉字讲起,指出‘食’表示对人友好,‘品’是由安全、营养、享受这三‘口’组成,它是食品的三大属性,并强调无论居家过日子还是从事食品行业,食品无疑深深影响着国计民生……再将这些与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结合起来加以详细介绍,就很容易能吸引大家的注意力和兴趣。”“让知识回归到它产生的情景中去,知识才会鲜活起来;把具体的事物与抽象的文字符号结合在一起,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的意义,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学生也才会爱上学习。”汪东风说,同时结合行业发展和科研实践,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思维。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改革实践的背后无不折射着教师对新时代教育的深刻认知和追求卓越的教学文化自觉。汪东风是“互联网+教材”教学方式的提倡者和推动者,早在2003年他就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建有《食品化学》网页,中国大学资源共享课、智慧树在线教育平台和大学MOOC网站都是他常用的平台,面向全国师生制作课件、知识点录像、章节自测题等,每年选课学习的学生多达5000多人。“汪老师的《食品化学》是我们学院最早的慕课之一。他讲课非常生动,ppt上文字很少,基本都是图片和动画帮助大家理解。”前不久刚刚获得国家公派资格留美攻读博士的2016级食品工程硕士生常柳依回想起大二时初见食品化学慕课,“对于我们自学太方便了”。进入中国海大网络教学平台《食品化学》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只见课程教学大纲、考评方式与标准、各章教学课件、课堂录像、资源库等内容分门别类、一目了然。他常说,知识会过时也会被遗忘,但追求先进的理念必须从细节开始。

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中国海大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课讲的好、教材编的好、专业建设的好,让汪东风成为中国海大及业界远近闻名的“三好”老师。他先后主讲《食品化学》等课程9门,获评山东省教学名师;《食品化学》囊括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精品资源共享课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主编2部“十一五”“十二五”国家规划教材,《食品化学》教材一版再版累计印刷14次;主持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及综合改革试点等项目22项,构建实施的具有水产品特色的食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成为业内示范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带领团队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实至名归的认可和沉甸甸的荣誉背后,有多少人知道他和团队付出了多少!面对这些,他一如既往地轻描淡写:“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是很幸福的,能够与志同道合积极向上的同事共处是很难得的,我只是习惯于努力去花更多的时间做好教学本职。”

严慈并行,刚柔相济。在学生眼里,汪东风既是严师又是慈父。在他的课上,课堂纪律、考试方式、小论文甚至参考文献都是敲黑板划重点的内容。他常说,课堂是学习的圣殿,遵守课堂纪律就是尊重知识、尊敬老师和珍爱自己的体现,如果有人不遵守课堂纪律比如课上打瞌睡,他会毫不留情地指出不要浪费大好时光,直言不讳但点到即止;关于考试方式他会反复强调引起足够重视,因为作为未来从业者,学习成果是证明专业能力最为有力和直接的证据;关于小论文,必须注明参考文献因为这涉及知识产权和诚信品格问题……现在已经留校任教的刘炳杰对此深有体会,“他的严格一度让我们怕他,老远看见他要绕着走”,工作以后他才体会到严师的良苦用心。但是,学生成绩下滑他能够体察入微及时帮扶;学生对前途迷茫他必定抽出时间释疑解惑。得知2013级一名同学的母亲不幸去世,他思前想后安排她做了食品化学慕课建设助教,不着痕迹地鼓励她尽快走出痛失至亲的阴霾,感受到善意的学生化悲痛为动力最终考取了加拿大麦吉尔大学……教育要符合规律、常理和人性,说易行难,但汪东风做到了。为人师表就要有仁爱之心和扎实学识,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尊其师,奉其教;敬其师,效其行”,这是他从教的执念。

深得茶的俭清和静文化精髓的汪东风对待教学是出了名的刚:“培养出一名优秀的学生远比一篇SCI论文重要,培养出一班优秀的学生远比一项科研成果重要!”他深有感受,也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出,希望学校、政府能在政策上鼓励老师把精力更多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他呼吁大教授们多为学生办讲座,多给年轻老师上课,多给学生传授人生经验,多近距离地接触了解学生、熏陶和影响学生……这是年青学子的期盼,也是大学教师的立身之本。

师承延继,教研相长。作为我国水产品贮藏与加工学科的诞生地,早在1946年学校就面向全国招收了第一届水产品贮藏与加工专业的本科生,培养出我国第一位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博士和博士后,可谓名师荟萃,师承深远。几十年来,食品科学与工程教师团队成员均坚持给本科生上课,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探索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汪东风来到中国海大后,也自觉将梯队建设的重任扛在肩上。他坚持随堂听课、讲评,对青年教师进行传帮带。先后指导了16名青年教师,他们或是出国深造、继续研究,或是成为教学骨干,承担的《食品化学》《生物化学》等课程,不乏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

如果说在大学搞科研能够获得国家科技奖励的寥若晨星,那么搞教学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的更是屈指可数。一流大学的老师不可能仅仅从事教学,汪东风不是不知道这一点,也不是做不到。近10年来,他主持参加科研课题2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受理国家发明专利20多项,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只不过,他更看重的是教学。以教学带动科研、用科研反哺教学,这是他的路径。他投入大量时间精力把学科前沿和行业需求及时融入课堂编进教材,使教学内容达到国际同类课程先进水平,《食品化学》教材受到国际同行欢迎,英文版已在美国出版;他主持建设的中国海大-泰祥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作为学校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之一,吸引了全国相关专业的300名大学生实践和实习……

航程壮阔岁月遒,星斗磊落照海流。以良知、理性、仁爱为经,以知识、科技、创新为纬,造就面向未来的海洋人才,这是汪东风一辈子都在编织的教育梦,他乐此不疲,无怨无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