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海洋大学,有这样一群“80后”的年轻人,已步入或者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他们,在课堂上,是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于倾听交流中探索着教学相长的新路径;在实验室里,是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于孜孜以求中续写着后浪推前浪的新篇章。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精彩,“80后”的他们正奔跑在梦想与责任的路上。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聆听四位“80后”青年教师在教学、科研中不断成长的故事。

毛相朝教授(右二)和学生在一起交流

毛相朝:探寻学科交叉的创新魅力

给我一个舞台,还你一份精彩。用这句话来形容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毛相朝教授加盟中国海洋大学五年来的成长之路,既真实,又贴切。五年前,初入海大,他曾因在科研上找不到与海洋学科的结合点而迷茫、困惑;五年后,他不仅实现了生化工程技术和海洋生物资源开发的学科交叉,建立了海洋生化工程研究方向,还在这一领域不断演绎创造着精彩与惊喜。仔细梳理这位“80后”青年学者的成长之路,他的成才是内在动力和外界环境的完美结合。

1981年6月,毛相朝出生在青岛即墨一户普通的农村家庭,自小喜欢读书,父母也竭尽所能为他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1999年考大学时,正值“计算机热”大行其道,毛相朝第一志愿报考了山东大学的计算机专业,因4分之差没能如愿,被调剂到了生命科学学院新成立的生物制药工程专业。山大四年,本着“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真诚对待每一个人”的人生信条,毛相朝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不仅在专业学习和社会实践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而且在山东大学微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科研训练的经历让他喜欢上了生物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作。2003年大学毕业时,获得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的毛相朝,怀着对生物工程研究的憧憬选择了到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跟随我国生物化工领域知名专家魏东芝教授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

在上海学习的五年间,实验室良好的科研条件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加之导师也敢于放手让学生去自由探索和发挥,毛相朝的科研技能和水平得以快速提升。这期间,他还有幸前往上海交通大学邓子新院士领衔的微生物代谢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合作研究。两位导师的谆谆教导和两所实验室的文化熏陶,使其具备了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应有的素质。

2007年父亲因病去世,承受巨大悲痛的毛相朝婉拒了导师想把他留在华东理工大学的提议,决定博士毕业后回青岛工作。“作为家里的独生子,我首先想到的是回家乡工作,方便照顾母亲和年迈的奶奶。”毛相朝说。在为不能把优秀的学生留在身边感到惋惜的同时,魏东芝教授更为毛相朝以亲情为重的孝心感动,他支持学生的决定。上帝在关上门的同时,又打开了一扇窗。2007年6月,魏东芝教授受中科院的邀请,前往青岛筹建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我们又可以在一起工作了,而且还是去你的家乡。”毛相朝依然记得导师与他分享这一消息的喜悦。

经过一番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后,2009年,当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步入正轨之时,魏东芝教授因工作需要调离青岛,返回华东理工大学,他的学生毛相朝为了照顾家庭选择留在了青岛,开始独立面对科研路上的风雨。“这么多年习惯了大学的生活,也十分向往大学的科研环境和人文气息,有机会还是想回到大学去工作。”毛相朝说。

当时正赶上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招聘生物工程方面的人才。毛相朝如愿以偿,于2010年伊始走进了这所和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仅一条马路之隔的大学,他的办公地点却是在鱼山校区。

初进海大的那段日子,毛相朝的内心是复杂的。一方面是到高校工作的愿望实现后的喜悦,另一方面是找不准自己未来科研方向的迷茫。“当时我列了五六个科研题目去和林洪书记、薛长湖院长交流,但都被一一否定,他们说我的想法从科学研究角度看是很好,但没有海洋和水产的特色,不能融入学院的主流学科。”这期间,两位教授也不厌其烦的与毛相朝讨论,在交叉学科的交流中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从而使毛相朝更加坚信自己的生化工程技术在开发海洋生物资源领域肯定大有可为,但具体做什么、怎么做,还有待他的探索与挖掘。

那段时间毛相朝在青岛市区没有住房,爱人又在即墨工作,一家三口与老人共同居住在即墨,他每天都在即墨和鱼山校区之间疲于奔波,每天有三个多小时时间浪费在路上。后来,他为了能够节省出时间用以补习海洋、水产学科的知识,经常在学校加班至深夜,回不了家就住到学生宿舍。这样一来虽然工作效率提高了,但是陪家人的时间越来越少,那段时间他也经常为自己难以尽到家庭的责任而自责和愧疚。

功夫不负有心人,伴随着大量的精力投入到海洋、水产学科的文献阅读当中,以及与学院老教授们的多次交流讨论,使得毛相朝渐渐地找到了能够与学院主流学科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他也清楚地认识到作为应用导向的水产品加工学科,应更贴近生产一线,在林洪教授的引荐下,毛相朝成为泰祥集团的博士后。“当时很多人不理解,都在高校工作了,怎么还去做一个企业的博士后。我需要的是务实,我在乎的是在和企业的接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最终探索自己的生化工程技术在海洋水产品加工领域的用武之地。”毛相朝说,在一边补充水产科学知识,一边跑企业的过程中,他进入海大后的第一个科研课题慢慢做了起来。

对于一个初来乍到的“80后”青年学者,在科研起步阶段,他面临的不仅仅是科研方向对接的困难,还有人力的匮乏、设备的不足、平台的欠缺。面对这些困难,毛相朝再一次感受到了学院和学校对青年教师的关怀与扶持。“当时林洪教授和薛长湖教授从研究生、科研经费和实验设备等多方面给予了支持。薛长湖教授还从自己的科研经费里挤出资金来支持我购买必要的科研设备。”在学校和学院的支持下,目前毛相朝成功建立了以微生物和酶为工具,以海洋生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生物催化、生物转化和发酵工程等生化工程技术开发高端海洋食品的海洋生化工程方向,而且逐渐成为了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的重要分支方向。2011年,他成功入选学校的“青年英才工程”岗位,这为他参加学术交流、承担课题、招收研究生等都创造了很好的机会,也进一步坚定了他的科研信心。五年多来,毛相朝在海洋生化工程研究领域取得了多项创新性成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南海专项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项目3项以及其他课题1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2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19项,已授权8项。

毛相朝刚到海大不久,适逢2009级生物工程班的班主任工作调动,学院安排他接替,他欣然接受。毛相朝说,自己是1999年上大学,11年后,给2009级的学生当班主任,这是一种巧合,也是一种缘分,他总是以兄长的角色面对他们。那段时间,毛相朝正好经常住在学生宿舍,和学生交流起来非常方便,晚上在六二楼加完班,回到宿舍,同学们总是围着他询问专业前景和发展方向。每当这时,毛相朝都会耐心的给予解释,坚定同学们的专业信心,让他们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我的理想是把他们培养成生物工程行业的顶梁柱、领军人才,再过10年、20年成为这个领域的中坚力量。也有人反对我,说我是家长式管理,强迫学生搞科研。”毛相朝笑着说。在班级管理上,毛相朝采用“化被动为主动”的方法,让学生自行安排时间与他主动进行交流,“这种方法与老师通知学生去办公室的传统方式相比,可能会大大减少学生的心理负担,更易于他们敞开心扉。当然还要注重方式方法,让他们喜欢和我交流。为此,研究生经常说我对学弟学妹偏心。”三年的班主任工作,毛相朝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学生每次来青岛,都会特意来学校看望毛老师,还会把自己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遇到的困难与老师分享和探讨。

初登讲台之时,毛相朝主讲的是《生化工程》,属于生物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虽然他研究生期间的专业方向就是这一领域,但是为了讲好这门课,他还是下足了功夫,用他的话说“要让听课的学生有尽可能多的收获”。第一年讲授这门课的时候,如果第二天有课,头一天晚上他肯定不回家,在办公室备课到关门,做好PPT,反复演练,第二天早晨5点起床,再试讲一遍。经过五年的讲授,毛相朝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讲课风格和教学理念,这期间也经常向经验丰富的老师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并倾听同学们的心声。比如,为了让同学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听课效率,毛相朝给每一位同学发一张听课记录表,让同学们把重要的知识点和听课的感受写下来。课下他会就讲课的效果与同学们及时沟通,询问改进的意见和建议。最近,正在上《生化工程》课的2013级学生潘芳收到了毛相朝发来的邮件,“毛老师让我们把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写在课堂作业后面,还鼓励我们努力提高创新实践能力,将来打造一片具有海洋特色的生物工程新天地。”毛相朝说,对于本科生他更多的是引导他们,让他们喜欢这一专业,把基础知识打牢。

最近六二楼正在搞装修,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实验室大部分搬迁到了浮山校区,毛相朝经常两个校区来回跑,教学、科研还有班主任的工作让他总觉得时间不够用。而且由于爱人在即墨工作,夜晚,他经常在辅导完孩子的功课之后,才有时间静下心来阅读文献,至于爬山、打羽毛球这些平时喜欢的运动项目明显比以前少了。在这样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毛相朝始终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在学校和学院为其搭建的舞台上奉献着、探索着,在海洋生化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中继续创造着新的精彩。

李雁宾副教授(右)在和学生交流

李雁宾:寻找海洋中的隐形杀手

汞,是一种基本元素,它天然地存在于地球表面,无论元素汞、无机汞,还是有机汞都对人体有害。有机汞中毒性最大、分布最广的当属甲基汞,它具有神经毒性,极易在食物链中累积放大,人们食用了富含甲基汞的鱼和其它海产品会导致甲基汞中毒。在中国海洋大学却有一位对此剧毒物质怀有浓厚兴趣的“80后”青年学者,并以在海洋中搜寻甲基汞这一隐形杀手为己任,用自己的方式呵护着海洋环境和人类健康。他就是中国海洋大学“青年英才工程”学者、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李雁宾副教授。

栖霞,因盛产苹果,而被称为“中国苹果之乡”,1982年7月,李雁宾即出生在这里。虽然家庭经济状况不好,但父母还是努力供应孩子读书。从小学到中学,李雁宾刻苦攻读、勤奋学习,并于2000年9月考取了青岛海洋大学。

李雁宾入学的2000年恰逢青岛海洋大学在人才培养中推出“本硕连读强化班”这一创新型举措,强化班分“水产班”和“海洋班”两个班,从全校新入学的学生中选拔产生,采取自主报名,考试选拔的方式,李雁宾有幸进入水产班学习。“在海洋大学历史上就搞过两届这种强化班,我们是第一届,面向全校新生,中文、经济、数学、生命等都可以报名参加选拔考试,我们水产班选了23个人,物理海洋班选了30多个人。”李雁宾说,他们是海大历史上前无古人,后面仅有一届来者的班级。强化班实行3年学制,期满考核通过后,可以获得研究生推荐免试资格,通不过者和其他同学一样4年毕业。“当时学习的压力特别大,我们要用3年学完别人4年的课程,最终我们水产班有9人获得了推免资格。以至于我现在填表写简历,别人看见我本科读了3年,都以为是填错了。”李雁宾说。

2003年攻读研究生,选择研究方向时,李雁宾进入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专业,之后硕博连读跟随化学化工学院王修林教授学习。谈及研究生期间的学习,李雁宾说,一方面是实验技能、动手操作能力的掌握,这需要自己去摸索,去练习;另一方面是跟随导师学习科学思维的方式、方法,提升创新研究的水平和能力。“导师工作比较忙,作为研究生,具体实验方法也不能都依靠导师指导,导师更多地是培养我们的科学思维方法,提升我们对学术前沿的把握能力。”经过5年的研究生学习,李雁宾不仅具备了熟练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对海洋化学的创新发展、学术前沿也有了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为进一步开拓视野,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科研理念,2008年,经导师推荐,李雁宾前往美国佛罗里达国际大学(FIU)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加入化学与生物化学系蔡勇教授科研团队专注于水环境痕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金属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应用方面研究。

2012年底,博士后出站时,李雁宾又回到了母校中国海洋大学,他说:“在美国做博士后期间,一直和母校保持密切的联系,学校也通过‘青年英才工程’给我们年轻人提供了非常好的科研条件,就这样我又回到了王修林教授的科研团队。”

回到海大后,李雁宾继续致力于水环境痕量金属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2014年8月,以第二作者身份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刊发了题为“天然水体中碘甲烷熏蒸剂可以导致无机汞的甲基化”的研究文章。该研究不仅突破了经典甲基化机理认知方面的缺陷,发现了新的光化学甲基化途径,而且使人们对碘甲烷新型农药熏蒸剂的使用开始进行广泛、审慎的安全评估。此外,李雁宾在水环境汞循环和重金属环境污染评价方面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他关于水体甲基汞光降解机理及水环境有毒金属来源及环境生态风险评价的研究成果,于2014年7月和2015年8月在国际知名环境学期刊《环境科学与技术》(EST)连续刊发,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关注。

在国外从事科学研究的经历,不仅让李雁宾接触到先进的科研理念和学术思想,而且在实验室管理上也借鉴了许多宝贵经验。在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科研人员进实验室之前需要通过多次考试,在取得十几个合格证后才可以进入实验室学习或者工作,李雁宾通过美国的朋友把他们考试的试题和先进的管理理念引进来,并组织研究生一起研讨学习,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实验室。“以前觉得只要是无毒无害的试验液体、废品,就可以直接倒进水槽或者丢进垃圾箱,进入实验室之后,李老师纠正了我们的观念,并带领我们建立起一套科学严谨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研究生陈路峰告诉记者。

同其他青年教师一样,“80后”的李雁宾也喜欢和“90后”的学生们打成一片,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与他们一起成长。2014年当学院领导就新生班的班主任人选征求他的意见的时候,他很爽快的接受了这一任务。崔馨匀是2014级化学1班的学生,进入大学一年多来,班主任李雁宾老师给他感触最深的是对学生的体贴和细心。“有时候李老师出差回来,会给我们带些好吃的东西。国庆节、中秋节放假,不能回家的同学,他就喊大家去他家吃饭。”谈起这些美好的记忆,崔馨匀脸上写满笑容。2014级化学1班的同学住在东海苑,李雁宾住在一路之隔的龙泽书苑小区,他会时不时地去男生宿舍转转,了解学生的生活、学习情况,询问大家有无需要解决的困难。对于那些宅在宿舍打游戏的学生,他也会进行批评教育。为了让学生尽早接触、了解科学研究,他把自己的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以学校的SRDP项目和他自己的科研项目为载体指导、训练本科生的试验技能和科研素养。

在教学上,李雁宾负责《生态学基础》、《海水分析化学实验》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为了讲好这两门课,他除了认真查阅资料、积极备课以外,还不断听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改善教学方式和方法。“在《生态学基础》的课堂上,李老师让我们模拟项目申请,文献阅读、报告书写、申请答辩……整个流程走下来,确实学到了很多东西,他还让我们学生自己当评委,互相评判打分。”2012级化学专业的杨宗霖说。为了让课程更贴合学生的需求,学期末的最后一节课,李雁宾会请班上的每一位同学提出课程改进的意见和建议,并认真消化吸收,融入到下一学期的教学中。

学生说,李雁宾是一个时间观念很强的人,出差参会,坐火车、等飞机的时间他也会用来修改PPT,对着演讲稿反复的练习。李雁宾说,是人就有惰性,他也不能幸免,有时候他也会一两天捧着一本玄幻小说看。李雁宾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仅做得一手好菜,还喜欢打羽毛球,有时也会去健身房运动一下。他说,虽然没有运动天分,但都想尝试下,锻炼身体为主。

李德海教授和学生在交流

李德海:从普通青年到有为教授

“青年英才工程”是中国海洋大学为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培养优秀中青年教师而推出的人才引进与培养举措。多年来,有许多青年才俊和科研新秀通过这一渠道加盟中国海洋大学,并在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医药学院的李德海教授便是中国海大通过这一工程引进,并迅速成长起来的首批青年英才之一。

谈到“80后”,李德海说,现在“90后”都开始崭露头角了,“80后”已不再年轻,我都35岁了。话语间透着惯有的谦和与风趣。

“大葱之乡”章丘是李德海的故乡,在农村长大的他,不仅熟练掌握农田的各种劳作技能,而且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20世纪90年代,为尽早参加工作,大多数初中毕业生选择上中专,读高中考大学却并不受大家的追捧。1995年,李德海初中毕业,本想考中专的他,受表哥考取复旦大学的鼓舞,决定参加高考读大学,并免试进入当地最好的高中——章丘四中学习。

从初中,到高中,李德海的生物学成绩一直很好,他的理想是成为一名医生。1998年高考,填志愿时他选择了山东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专业。在那个“医学热”的年代,他却没能如愿,被调剂到了药学专业。按照他的话讲“从此才知道原来还有药学学科”,抱着“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李德海在药学专业刻苦学习了四年,发现药学“也蛮有意思”。临近毕业之际,他从辅导员处得知当时青岛海洋大学的药学专业,并与其他同学专程到青岛考察,参观了由海洋药物学科“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崔承彬领衔的天然药物实验室。实验室先进的科研理念、融洽的师生关系以及青岛美丽的自然环境深深吸引了各位同学,回济南后他立即开始准备青岛海洋大学的研究生考试。“考完研之后,我的毕业设计也是来青岛,在崔承彬、顾谦群教授的课题组做的。”李德海说。

在学术成长上,李德海的科研之路充满了太多的转折与不可思议。在大四毕业实习的时候,李德海已经基本完成了实验室硕士一年级的海洋微生物分离任务,获得了活性菌株,马上可以开始主流研究方向——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的化学工作。2002年,他正式考入海大后,崔承彬教授、顾谦群教授建议他探索一个超前且全新的科研领域——海洋宏基因组。“95%以上的海洋微生物是不能培养的,我们设法把它的宏基因提取出来,筛选出可以编码代谢产物的基因片段,并导入特定的宿主进行表达,这个理念在现在依然很超前。”李德海说,经过一年半的研究,他发现在当时,这一项目似乎只有一个课题组有过成功的案例,此后很久都没有这方面的后续文献报道。“当时,我就和导师讲,这个课题虽然理论上可以实现,但我觉得现在我们实验室的条件不成熟,短期内恐怕不会有进展。”此时,李德海已经被确定为实验室第一位硕博连读的研究生,但在过去的近两年时间里,他的研究却一直没有重大进展,不得已,他又回到了实验室的主流研究方向(海洋天然药物化学)上来。心思虽然回归了,但是当年获得的活性菌株已经安排其他同学研究了,他已无菌可用,如果从头培养,又要花费半年以上的时间。“做了一年多的课题没有进展,新的课题又没有资源,关键是时间已经过去了两年,一块儿进来的同学已经在考虑毕业问题了,虽然是硕博连读,但是接下来怎么办?”谈起当时抓狂的境况,李德海依然记忆清晰,除了每天疯狂的做试验,“那个期间,看文献的水平意外的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2004年,在一次学术交流中,当时在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工作的肖湘教授向顾谦群教授提起,他们在研究深海细菌时,培养基上意外长出几株真菌。在导师的协调下,李德海得到了这4株来自5千米以下深海的真菌。他如获至宝,采用各种方法培养和摸索,发现其中两株在特定条件下能够产生活性物质,并从此开始了深海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截至目前,他所在的实验室已经获得了近千株深海菌株,但是在当时,深海一度被认为是不可能有真菌存在的,从代谢产物的角度从事深海微生物研究的专家学者更是少之又少,“能找到的文献仅有4篇”。于是,在这一新领域,依托这一前沿课题,李德海最终找准了自己的科研方向——深海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并在剩下的两年多的研究中,获得了100多个小分子结构,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2007年6月,博士毕业后,李德海前往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做了两年博士后,从事海洋天然产物的发现和化学合成研究。2009年博士后出站之际,适逢中国海洋大学实施“青年英才工程”,李德海再一次回到了熟悉的校园和实验室。回校六年来,他聚焦海洋微生物活性次级代谢产物,致力于从中寻找结构新颖的药物先导化合物。任何努力都不会白费,通过近几年的研究他发现,环境中绝大多数微生物不仅不能培养,即使能培养的微生物,绝大多数基因也是沉默不表达的。此时就用到了基因学方面的知识,而研究生期间他从事海洋宏基因组研究的经历与积累,为这方面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当年基因方面的研究背景和基础,为我们挖掘这些潜在的宝库提供了非常有力的工具”李德海说。入职六年间,李德海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部等7项课题,发表SCI收录论文70余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5项。

在学生工作开展中,李德海也是学校和学生公认的“优秀班主任”。回到海大工作的第二年,李德海即成为了2010级药学1班的班主任。为了消除与学生的隔阂,他想了很多“招”,开班会、打篮球、搞聚餐……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老李”、“海老师”。李德海说,在这些“90后”面前,他没有把自己当老师,学生也没有把他当外人。根据计划,2014年3月底,李德海要前往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交流访问一年,此时距离2010级药学1班的学生毕业还有3个月,出国就意味着李德海不能看着自己的学生毕业离开。思考再三,李德海还是放不下朝夕相处了4年的学生,经过沟通,他把访学计划推迟到了8月底。

在同事和学生眼中,这位幽默、随和,很有喜感的“80后”教师,不仅科研做得好,而且勤奋敬业。2014年5月,在一次篮球赛热身时,李德海感觉脚部不适,经医生诊断有一块软骨断裂,手术后,医生叮嘱他要在床上休养1个月才能下地,可不到两星期同事和学生就看见了李德海拄着拐在实验室、教学楼走动的身影。“当时他有一门课在五楼上,看他拄着拐爬楼,确实很感动。”2010级药学专业的杨柳说。依靠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李德海还获得了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青岛市青年科技奖、天泰优秀人才奖等多项荣誉和奖励。

平时工作再忙,李德海也会抽出时间锻炼身体,可自从脚部做了手术之后,他不仅篮球不能打了,连青岛山、八关山也很少爬了。平时不喜欢下水的他,最近开始考虑去游泳。生活中的李德海还喜欢摄影,他说,虽然没有时间去旅游,也可以拍一拍生活中的小细节,记录下身边的感动和美好,令他小有成就的是,还有5幅摄影作品在学校和学院组织的摄影比赛中获了奖。

郑小童副教授(中)和学生在一起交谈

郑小童:海-气交互缠绕的科研情怀

近日,2015年度“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揭晓,20名青年学者获此殊荣,中国海洋大学有两位“80后”青年学者名列其中,海洋气象学系副教授郑小童便是其一。

1982年出生的郑小童,不仅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而且自小就与中国海洋大学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缘分。他在青岛的鱼山支路长大,不仅在同一条路上经常可以见到文圣常等海洋科学界的名师大家,而且鱼山路5号的海大校园也是他常去玩耍的地方。

在青岛海风的吹拂中,在海大文化的熏陶中,这位叫小童的儿童对海洋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憧憬着有一天能在家门口上大学。

18岁那年他如愿以偿,正式成为了一名海大人。“报志愿时,为了求稳,没有报海洋学,而是选择了海洋气象专业。”谈起当年那份对海大的渴望,郑小童记忆犹新。

从童年,到少年,再到青年,从学士,到硕士,再到博士,郑小童一直在海大的庇荫下成长。2010年博士毕业时,他又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留在海大,跟随自己的导师刘秦玉教授、谢尚平教授从事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及全球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

对于许多人来说,听说郑小童这个名字,源于2013年底国际著名期刊Nature Geoscience在其封面上重点推介的那篇题为《印度洋偶极子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的综述性文章。文章的第一作者是中国海洋大学“千人计划”教授蔡文炬,第二作者便是郑小童。“当蔡文炬教授邀请我一起写这篇文章时,我还是有些受宠若惊”谈及当时的情景,郑小童难掩喜悦。在美国夏威夷大学跟随谢尚平教授读博士期间,郑小童先后在气象学期刊Journal of Climate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蔡文炬教授对这位年轻人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当收到Nature Geoscience的约稿请求时,他邀请郑小童与他合作完成文章的撰写,而郑小童也成为来自美国、日本、中国等国的诸位学者中最年轻的作者。也正是这次机会,更加坚定了他的科研信心,为他从事海-气相互作用研究增添了激励和鼓舞。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郑小童便担任了刘秦玉教授的教学助手,并旁听了一学期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课程。从课前准备,到课上讲解,再到课后指导、作业批改,导师授课的一言一行、一点一滴,他都一一记在心里。2011年秋季学期他从导师手中接过了该课程的接力棒,正式登上讲台。在课堂上,他不仅把课程讲的生动形象,引导同学们在脑海中形成一幅幅清晰的图像,而且还会把海洋气象学界最新的研究成果告诉学生。“每一个知识点他都讲的特别细,深入浅出,让外专业的人也能听懂。他还会把Nature、Science上一些前沿的成果与我们分享。”学生吕梁宏如此评价郑小童的课。

郑小童说自己专注力比较好,适合持之以恒的做一件事。他还自嘲说,如同电脑,自己是单核的,不及他人的四核、八核,甚至多核。但2012年他还是担任了大气科学2班的班主任,而且不知不觉已经度过了三年时光,也习惯了学生称呼他“小童老师”而不是“郑老师”。“小童老师很关心我们,入学时就和我们每一个人谈心,询问我们大学四年的规划以及未来的志向,现在临近毕业,他又开始找我们一对一的谈心了。”2012级大气科学的王子祎说。谈及自己的班主任陈亚楠更喜欢他的平易近人:“他呆萌呆萌的,有时候和学生说话还会害羞。”

从2014年的“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到2015年的“海洋领域优秀科技青年”,郑小童说这都是学院和学校的关爱与信任。谈及未来,郑小童希望自己所在的海洋气象学系和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越来越好,自己也将努力为这份美好贡献力量。

郑小童说自己是一个比较古板的人,有不熟悉他的人会和学生说,“你们郑老师总是愁眉不展,心情不好的样子,我都不敢和他说话。”郑小童坦然,自己可能有时因为一些科学问题想不开,而闷闷不乐,但还是一个很好接触的人。生活中的郑小童热爱运动,喜欢读一些历史和介绍风土人情的书籍。

虽然郑小童渴望专心致志的做一件事,但现实中依然有许多角色需要他去承担,教学、科研、班主任、“千人计划”学者谢尚平教授的科研助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太平洋印度洋对全球变暖的响应及其对气候变化的调控作用”的科研秘书……最近,女儿的出生又让他多了一个角色。初为人父,因为要抽出部分精力照顾家庭,他又担心耽搁了研究生的培养,在与学生谈心时,他说:“你们把人生中最好的几年,用来在我这儿学习,我将尽最大努力培养你们,让我们彼此不留遗憾。”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