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夏,在江西高安市的一个农村里,一个男孩儿把大学录取通知书扔在地上,他的建筑梦破碎了。在农田干活的父亲闻讯,拔腿带泥地赶回家,激动地捡起录取通知书,对男孩儿说道:“你们课本上不是讲李四光的故事吗?这个学校就是他创办的。你可是咱十里八乡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就去上他的学校吧。”

2021年秋,在北京李四光地质科学奖颁奖大会上,53岁的李三忠获得第十七次李四光地质科学奖科研奖,成为中国海大历史上首位获此奖励的科学家。

时光流转,最初那个志在建筑、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农村的李三忠,以拓荒牛、孺子牛和老黄牛式干劲,描摹了自己的地质年轮。

李三忠教授展示岩石样本(摄影:刘邦华)

拓荒牛:仰望天穹 俯察深渊

1986年,带着对“地质学”的迷茫与好奇,李三忠来到了长春地质学院,开启了十年求学之旅。师从杨振升,他在大学里展现了非凡的素描和绘图天分。

“那时候师兄们去野外都喜欢带着他,他能吃苦,野外地质素描画得非常漂亮。”海洋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刘永江是李三忠的师兄兼硕士生导师,见证着他一路走遍全中国的山川大河。长期的野外训练,锻炼了李三忠敏锐的观察力;对石头的颜色差异、角度变化、厚薄异同和比例大小,他不仅把握准,而且画得快,形成了宏观写意、微观工笔的地质素描风格。

“如果把地球比作一种动物的话,那我们地学人就是一名兽医,通过分析其症状、病史和病理,确保其健康发展;同时,面向浩渺宇宙寻找第二个宜居行星,探索人类未来命运和星际文明互鉴。”李三忠对比研究过火星、金星和欧罗巴星的地质条件,也分析过一块石头的元素含量、同位素组成和地质年龄,关注过宇宙大爆炸、两洋一海和板块构造,也联合中海油等企业开展过南海、东海的深水能源勘探。

2009年,李三忠作为40年来中国首位构造专家参与在西北太平洋IODP324航次的大洋钻探计划,那时他刚开始深海海底构造研究,在离家万里的钻探船上忘我工作,全然不知母亲正在大洋彼岸的另一端遭受开颅手术,意外离世。三年后,他才接受这个事实,平静地说道:“我只有拼命地努力工作才能忘记这个事实,我唯有继续努力工作才对得起她。”

他发表了600多篇论文,其中SCI收录340多篇,多次入选全球地球科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名录;2013年成功申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014年与香港大学学者合作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同事们笑称他是“时时刻刻拧紧的发条。”

21世纪以来,众多学科开始推行“宜居地球”“地球2.0”的探索理念,地球系统科学得到广泛倡导。2016年以来,李三忠和团队一起利用超算、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技术方法,大力发展智能勘探技术,开发相关数值和物理模拟技术,进而研究多圈层相互作用和耦合过程,开启了跨海陆、跨圈层、跨相态、跨时长的地球系统研究的技术体系探索。

2018年,李三忠系统提出了“微板块理论”框架。业界公认20世纪“板块构造理论”有三朵乌云,即它无法解释板块起源、板内变形和板块动力的问题;于是,他通过大量观察、积累和思考,将全球板块划分为1000多块微陆块、微洋块和微幔块。“这是一项具有创新性、挑战性的工作,必将使得全球构造研究面貌一新。”英国杜伦大学Foulger院士向李三忠表达了敬意。

“宇宙无垠、技术无边、创新无限”,在仰望天穹、俯察深渊的地质实践中,李三忠以攻坚克难、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一步步逼近地球演化和海底科学的真相。

李三忠教授给学生讲解俯冲带的结构构造及数值模拟(摄影:刘邦华)

孺子牛:立功立言 身正为范

2016年,《“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提出要加强深海、深地、深空、深蓝四个领域的战略高技术部署,在海洋、陆地、太空、信息领域实现纵深拓展。而早在2010年,在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和麻省理工学院交流访学的李三忠,便在《新世纪构造地质学的纵深发展:深海、深部、深空、深时四领域成就及关键技术》一文中提出了“四深”的雏形,在新世纪地质学纵深发展方向的探索中,与国家战略规划遥相呼应。

“在哈佛大学等高校考察时,我发现他们研究的出发点是人类命运和前途,这样的格局给人以激励。”因此,李三忠只要看到国际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便会主动联系相关学者和高校进行访学,尝试建立交流合作关系。“GPlates就是他去澳大利亚交流完后,在国内推行的板块重建软件,当时国内没有几个人会用,他回国后立马派学生去澳大利亚学习。”刘永江说,单位的很多先进技术经验都是李三忠亲身学习、实践得来的。

2016年,李三忠开始担任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在人才引进与培养、研究的创新和范式变革等方面下了不小功夫。近三年,他引进了十几名国内有建树的海洋地质人才,通过例会、年终总结等形式督促他们多产出。实验室长期坚持并逐步形成了涵海溯源、守正创新的学风,在海底可视化电视抓斗、海洋大地电磁探测系统、大型地震处理软件研发领域填补了多项国内技术空白,围绕“两洋一海”基础海底科学问题取得了有国际影响的成果。

自2017年开始,李三忠主编的“海底科学与技术”丛书陆续出版了10本,最后一本预计明年付梓。“这套丛书是我们团队20年教学实践的结晶,内容和印刷质量接轨国际,图是学生亲笔彩绘的。”李三忠的电脑桌面铺满了密密麻麻的书稿,第11本《洋底动力学》(系统篇)已有90多个版本,页数达1600余页,每打开一份都要卡顿很长时间。

“广阔的视野和深厚的理论基础能帮年轻人更好地服务国家四个面向。”2020年,李三忠为本科生开设海洋大历史通识课,为的是让他们尽早拓宽视野,养成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李三忠的博士后周洁是这门课的助教,她回忆道:“李老师有一天走进办公室,满面愁容,说自己一宿没睡,一直在想怎么给本科生上课、应该讲什么,去年直到大年三十,他还在办公室做课件。”

对周洁来说,成为李老师的博士后是一件非常幸运的事情。“第一次写英文论文时全无章法,是李老师用了一整天,一词一句边教边帮我改;划分全球微板块边界的时候,他一天站8个小时,站了三天,徒手画了一幅全球微板块分布图。”这张图后来经地球物理证据检验,所有板块边界神奇般吻合。李三忠每个周末都会到实验室“查岗”,经常提问学生“你今天有没有创新”,周洁说,“李老师的学生都产出很多,因为这种督促像一双有力的大手,推着我们去思考、去进步。”

李三忠对学生的“创新拷问”是有师承的。从他做博士后到现在,张国伟院士一直操着河南口音问他“这里的关键科学问题是啥子”。李三忠坦言,“直到现在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它逼着我不断深入去思考。”接下来,他想对接国家“双碳”战略,构建地球无机碳循环与构造的关联,以地球系统科学理念创新发展“碳构造”,带领团队攻克新的科研堡垒。

“盛世太平生我辈,勤耕文苑育英才。”在科教之路上,李三忠以孺子牛的精神自勉,立言传道,立功于民。

李三忠教授和学生一起观察实验结果(摄影:刘邦华)

老黄牛:日耕不辍 嗜书如命

李三忠“拼命三郎”的形象在单位是出了名的。

“李老师可以一天不出办公室的门,没有人提醒他,他连喝水吃饭都会忘记。”索艳慧从研究生开始一直跟着李三忠学习,现在已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副教授,谈起恩师的“废寝忘食”,她既钦佩又无奈,“我们放假前会给李老师买一箱泡面,因为他假期也一直在办公室,泡面就是他的午餐。”

2013年,45岁的李三忠成功申请国家杰青项目,这是他第7次申请。“当时我们和李老师一起熬夜写材料,从晚上八点到第二天早上八点,只有他一个人脑袋一直在高速运转,边逐字修改边跟我们交流,我们早就困得横七竖八了。”索艳慧对这个场景记忆犹新。对这一场磨炼,李三忠欣然接受,“申请之前和之后的我是不一样的,这个过程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对痛苦的忍受能力,自他开始野外实习时,便逐渐养成了。走遍大江大河的旅途里,李三忠经历过多次九死一生的瞬间。他曾与同行从秦岭的一条山路上翻到陡崖下的河沟里;也曾从山坡滑倒,一根手指粗的树垛尖刺穿了他的手背;东北原始森林的“草爬子”也给他留下了伴随终生的毒素。大大小小6次手术,让他逐渐意识到喝水和午休10分钟的重要性,也让他苦笑地说着:“做学问比干农活累多了,干农活有黑夜可以休息,而做学问是没日没夜的。”

李三忠的“书虫”形象在单位也是人尽皆知的。

为了出版“海底科学与技术”系列丛书,他参考了2000多本国内外专著,翻阅过国际最新的专业书籍,“他的办公室几天不收拾就全是书,桌子和地上到处都是”。刘永江说:“他不管走到哪里都背着书包,里面装着电脑和他最近在看的书,不背就不踏实;他的电脑上有一个‘天地书’文件夹,全是《宇宙起源》《宇宙大全》等稀缺珍贵的电子书。”

单位公共场所的书基本都是李三忠买的,所有在图书馆找不到的专业书都能在他那里找到。“有一次,李老师送了我一套《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可把我高兴坏了,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书,非常难买。”周洁笑着说,只要李老师出差,就一定会去当地书店打卡,更有甚者,流亭机场中信书店的营业员都认识了李三忠,在他买书太多的时候,还会帮他把一部分书送到出站口的分店,方便他回家直接带走。

除了读书,李三忠业余时间也会写诗。他写过“深林市井远,清心僧侣同”寄情高远,也撰过“晨光初上湖飞雁,黛峦云开雾远滩”醉心山水,还吟过“一声嘶哑锣,双泪落坟前”倾诉哀思。读本科时,他参加过绘画比赛,临摹达·芬奇的画作;研究生阶段,他在校运会的长跑比赛中力压体育系运动员,夺得冠军。“为了保持我的巅峰,之后我就‘挂靴’了。”说这话时,李三忠脸上挂着朴实的大笑,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意气风发的年纪。写诗、绘画和长跑于他只是人生中的一朵浪花,学海无涯苦作舟,他最想坚持的依然是学术创新。

索艳慧至今还记得多年前跟李老师出野外时,他对早市卖菜的农民脱口而出的“价格几何”。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冷板凳,他一坐就是35年,如老黄牛一般在海底科学的广袤疆界中日耕不辍,毫无怨言。

获得李四光地质科学奖后,他把喜讯告诉了年近80岁的父亲,父亲对他说:“你和李四光虽从未谋面,却一路受他鼓舞。”李三忠不仅就读于李四光创办的学校、成为他的师门子弟,还持之以恒地践行李四光精神,最终获得为纪念他而设立的奖项。一路走来,李三忠只有一句“希望再为国家贡献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