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效敏:为师路漫漫

作者:高亚楠来源:本站原创人员机构发布时间:2017-05-30 字号: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为师之道,古人一言以蔽之。选择成为一位老师,便是选择承担起一份责任。于李效敏而言,为师之路漫漫,教书育人是为己任。

  李效敏是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的正教授,同时也是一位高数老师。

种偶然之缘 结必然之果

  1987年,20岁的李效敏考入泰安师范专科学校(泰安学院前身)数学系,从此与教育结缘。但当时的他,并非抱有宏大理想的热血青年,进入师范专业也仅仅是巧合。“成绩刚好够了。”换句话说,他最开始选择当老师只是单纯地为自己谋出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拥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是很多年轻人的理想,李效敏自然也不例外。但渐渐地,进入大学的他发现这种最起码的理想是远远不够的。“只是为了工作而读书是非常平庸的想法,我们在将来走向社会的时候能够发挥出自己的特长,人生才有意义。”他开始思考自己的选择和人生。人年轻的时候难免会感到迷茫无措,但幸运的是,他找到了自己未来应该走的方向。“在大学里,我发现自己很喜欢数学,教书也很适合我,算是歪打正着。”对某种事物感兴趣,需要经过一段过程。在泰安师专的两年,一粒偶然播种的种子,渐渐萌发。

 

硕士毕业

  有了人生的目标,便有了奋斗的动力。1989年春夏之交,李效敏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曲阜师范大学学习,毕业之后回到莱芜一所中学执教。青年时的理想已经实现,他本应就此安定下来,却发现自己并没有脱离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状态,更没有放下自己的专业。一番思虑之后,他决定重新考研,并在三年之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无疑,李效敏热爱数学,然而仅仅成为一个数学老师多少让他有些沮丧。现实没有给他太多的选择,因为当初签订的定向就业协议,硕士毕业后他重新回到莱芜任教。1999年他再次深造,考入山东大学数学系从事复分析理论研究,毕业后应聘到海大,教学与科研工作并行。兜兜转转,他终于还是没有离开讲台。“海大是一块沃土,从过去在中学工作,到现在在大学工作,自己感觉到机会的来之不易,所以平时在教学或科研方面很努力、很勤奋。”偶然结缘站上讲台,却因一步一步的牵绊,爱上这教书匠的工作。

承人之敬称 怎敢忘师德

  “效敏老师是一位非常认真负责的老师。”他的学生这样评价他。每堂课从习题回顾开始,复习上节课所学的知识。然后教授新课内容,引入问题,逐步推导。效敏老师的课堂总是一步一步,耐心而细致,写满了一黑板的字,扑簌簌落下的粉末在晨光里清晰可见。“老师很关心我们的听课效果。”一名学生笑着说,“‘刚才这道题听懂了吗?’、‘你懂了吗?’、‘同学们一定要重视课堂教学’都是他常挂在嘴边的几句话。”

  李效敏专注用心的工作态度是在中学教学时养成的。“基层工作条件差一点,但锤炼出来了我认真的工作态度,来到高校也不自觉的这样做。”在中学的执教经历,送给了他一笔宝贵的人生财富,而后多年,他亦不曾丢弃。

  “我很喜欢效敏老师,觉得他是一个很有趣的老师。”谈起效敏老师,蒋朴莹(2016级生物科学)丝毫不掩饰自己对他的喜爱,“要说不喜欢的地方,就是作业布置的有点多。”她打趣道。关于作业的问题,效敏老师立场很坚定,“作业是必须要做的,数学就得多做题才能会。”老师一脸严肃的说着,但过后却开玩笑道,“我知道同学们都喜欢做题。”

  效敏老师最开心的事就是解决同学们的问题,他享受做老师的那种快乐。“你想知道吗?想知道,想知道我就告诉你。”带着点小得意的语气,神情可爱。不仅在平常有课的日子对课下询问的的同学来者不拒,他每个星期还会特地抽出一个晚上为同学们答疑。这是他的自发行为,从浮山的家赶到鱼山校区,没有报酬他却从不喊累。他来答疑有两重目的,一是排查同学们大面积不会的题,下次上课重点讲解;另一方面,则是确实有一些同学有疑惑需要他来解答。“这其实也是一个责任心,来或不来,学校也没有硬性要求,但是我自己觉得必须要来,毕竟有一些同学在等着我。学生有问题我来解答,这是我的义务。”老一辈的人说起事情来总是一副认真态度。

效敏老师为同学答疑

  老师为学生解惑,并不只局限于学习方面。“同学们有什么事都可以和我说,也欢迎大家来和我谈人生、谈理想。” 除了关注学生在学习上的疑问,李效敏也同样重视学生的思想状态,“在课堂上要传递正能量,说话做事都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

  上课也好,答疑也罢,李效敏所有行为的出发点都是出于对“师德”二字的尊重,他对此的解读很简单,只四个字:教书育人。“一方面要尽自己所能上好每一堂课,这是老师的本分。每上完一堂课,要反思自己的课堂效果。”此之谓教书。“另一方面,老师的言行举止应该做表率,把学生往正路上引。”此之谓育人。教学有两个方面,一是直接传授知识,二是潜移默化思想。每一个已成为或将为老师的人都应铭记并尽力去做。

  “你是老师,你站在讲台上认不认真学生都能看的出来。”师是人予之敬,既已承之,怎可辜负。

师者之心 比之父母

  常言道“医者父母心”,然师者之心,亦是如此。

  因为自己青年时期的经历,李效敏始终认为学习在大学是十分重要的事。“青年人要学会珍惜时间,趁着年轻努力,五十岁之后再想做一些事就晚了。”在老师心里,这一代年轻人智力、技能各方面都很不错,但缺少勤奋学习的精神。“在我们那个时代,学生没有周末,每天就是三点一线,学习看书。你们中学时也很努力,但现在却有少部分同学丧失了当时的斗志,这是很不好的一种现象。”责任感的驱使,他对学生敦敦教导。

年轻的时候

  “老师总是拿一个考研的学长的例子告诉我们课堂学习的重要性,还告诉我们不听课期末是要挂的,特别是强调成绩好的同学往往都是那些上课认真听、作业认真做的同学。”听了很多遍,很多人都可以吧老师的原话复述下来。“同学们上课一定要认真听”,不厌其烦的重复里,寄予的是一个老师最单纯的心愿。

  “我家的小孩现在在上初三。”身为人父,李效敏非常理解学生父母的想法,他对学生的关怀将心比心,真诚自然。“青年人一定要学会化解矛盾,面对现实。”看见过很多高校关于学生自杀的新闻,作为老师难免痛心。“这对当事人来说或许是种解脱,但对于父母来说却是不可磨灭的打击。”度过半生年华,老师想把自己懂得的都教给学生,“人处在社会中,时时处处都会遇到挫折,有时间就多出去走走,磨练自己的意志。经历过大风大浪的考验,才能自强不息。”

  执教20 年,李效敏未敢有一刻懈怠、遗忘师德,是以过往无愧而心安然。为师路漫漫,效敏老师于此间天地行走,传道授业解惑,听心顺意,不亦乐乎?

记者:高亚楠 2016级生物科学本科生  图:高亚楠 部分来源于受访者

效敏老师在教学楼前

编辑:系统管理员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回澜阁

>

要闻